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公眾安全感調查】 2014年,全省公眾安全感94.55%;人民群眾對法治建設滿意率93.22%,比上年提高0.94個百分點。(參見《法治·公安》)
【平安建設政策法規體系建設】 推動平安建設重點領域地方立法,《江蘇省社區矯正工作條例》經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江蘇省企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出臺,為加強企事業單位綜治工作提供法規依據。省綜治委牽頭組織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關于加強肇事肇禍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實施意見》《關于創新發展社會矛盾糾紛大調解機制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縣(市、區)社會管理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的指導意見》《關于全面推進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的指導意見》《關于完善社會治安形勢分析研判機制的意見》《全省影響社會穩定重大問題專報及督辦制度》等一批政策意見,基本形成具有江蘇特點的平安建設政策法規體系。
【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2014年,制定《關于大力推進立體化現代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關于完善社會治安分析研判機制的意見》,構建全時空、多層次、寬領域、高智能社會治安防控格局。加快推進全省視頻監控系統聯網共享和資源整合,基本完成治安監控系統聯網建設,全省納入聯網的治安監控攝像機達22萬余臺。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群防群治隊伍建設的意見》,推動治安防范專業化、職業化、社會化力量建設,全省專職群防群治隊伍近120萬人,義務巡防力量200余萬人。推行互聯網屬地管理,完善網上網下結合綜合防控體系,構建省市縣三級網絡輿情研判導控服務平臺,健全網絡輿情監測研判體系,形成網上輿論引導響應機制和重大案(事)件快速反應機制,提升依法管網水平。依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開展打黑除惡、治爆緝槍、禁毒等專項斗爭,全省刑事發案同比下降0.7%,命案發案數處于歷史最低點,現行命案、八類案件破案率分別達99.6%、92.2%。堅持破大案與破小案并重,加大對搶劫、搶奪、盜竊等多發性侵財案件打擊力度,開展打擊防范電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加強對社會治安重點地區、部位、場所排查整治,全省“兩搶一盜”案件同比分別下降15.3%、31.3%、3.7%。開展社會治安重點地區排查整治行動,全省排查治安重點地區1820個,整治到位1801個。
【社會矛盾預防化解】 健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2014年全省實施穩評項目8500余件,暫緩或不予實施70項,減少因決策不當引發的不穩定事端。創新發展大調解機制,研究制定《創新發展社會矛盾糾紛大調解機制的指導意見》,全省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98%以上。拓展訪調、訴調、檢調、公調等對接工作深度和廣度,建成醫患糾紛、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勞動爭議等調解機構近600個,提升調解工作專業化水平。
南京市鼓樓區寧海路街道蘇州路社區通過設立“黨員調解服務站”等形式,及時幫助居民調解家庭、鄰里矛盾和糾紛,共創和諧社區。圖為5月18日,社區工作人員熱情地向義務調解員介紹調解的相關法律依據。 孫軍 李萍/視覺江蘇網
【人口服務管理創新】 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開展流動人口居住證試點工作,共發放流動人口居住證1100余萬張。推進“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區(村)”創建活動和“重點青少年成長護航工程”。制定《加強肇事肇禍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實施意見》,在全國率先推行肇事肇禍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免費救治,指定5所定點醫療機構承擔強制醫療職能,填補江蘇在強制醫療方面空白。召開全省社區矯正工作會議,深化社區矯正工作,刑滿釋放和社區服刑人員重新犯罪率處全國較低水平。
(萬勁松 張啟兵 唐 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