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萍 黃耀華 夏帆
(江蘇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江蘇南京 210029)
GB 4706.8-2008標準第15.101條規定:“去除可拆卸的部件后將柔性部件浸入含有大約1%NaCl的水中,水溫介于20℃±5℃之間。除下述部件外,所有的柔性部件均要浸入。
——器具輸入插口;
——軟線的入口點,除非是防潮型器具;
——發熱元件或內部布線與器具輸入插口的連接處。
然后使器具經受16.3的電氣強度試驗”。
在進行GB 4706.8-2008標準15.101條試驗時,所有電熱毯柔性部件均要浸入含有大約1%NaCl的水中,但是有些部件不能浸入,即采用耦合器連接的器具輸入插口及內部布線與其連接處,以及防潮型器具的軟線入口點。耐潮濕試驗時以上部位是否浸入水中,是對之后進行電氣強度試驗是否擊穿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另外,浸入1%NaCl水中的時間長短也會對試驗結果產生影響。GB 4706.8-2008標準15.101條并未規定在浸入1%NaCl水中之后多長時間內完成電氣強度試驗,僅規定“然后使器具經受16.3的電氣強度試驗”。理論上,在1%NaCl水中浸泡的時間越長,電氣強度試驗越容易擊穿。
大批量的電熱毯試驗結果表明,防潮型電熱毯耐潮濕試驗不通過率較高,表現為電熱毯耐潮濕試驗時電氣強度試驗發生絕緣擊穿現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生產企業將電熱毯設計成防潮型,但在生產時發熱元件或內部布線與電源軟線的連接處采取的絕緣措施不過關,不能確保在軟線的入口點和柔性部件均浸入含有大約1%NaCl的水中時,能經受住規定的電氣強度試驗,因此不能滿足GB 4706.8-2008標準15.101條對“防潮型器具”的要求。耐潮濕試驗不符合標準的案例如圖1、圖2所示。二是生產企業未打算設計成防潮型,但標注成防潮型,生產工藝并未做特殊控制,按照防潮型器具進行耐潮濕試驗很難通過。
圖1為標注為防潮型的電熱毯內部布線與電源軟線接線盒的結構照片,采用灌膠法提供電氣連接處的絕緣。從圖1a可以看出,電氣連接處的銅導體未完全被絕緣膠覆蓋,而圖1b的內部布線與電源軟線連接處銅導體的下表面并未完全被絕緣膠覆蓋,有一部分導體暴露在空氣中。圖2為采用熱合法提供接線端連接導體的絕緣示例。從圖2中可以看出,絕緣套管與電源軟線絕緣之間有明顯的空隙。
帶有這種結構的電熱毯如果標注為防潮型,按照GB 4706.8-2008標準15.101條對“防潮型器具”的要求進行耐潮濕試驗,帶電銅導體就會直接與含有NaCl的水接觸,在進行16.3的電氣強度試驗時,其絕緣被擊穿是毫無疑問的。筆者建議電熱毯生產企業,如果工藝上不能做到絕大多數產品都能滿足GB 4706.8-2008標準15.101條對“防潮型器具”的要求,就不要標注防潮型。
事實描述:標注為“耐潮型”的電熱毯,在進行GB 4706.8-2008標準第15.101條耐潮濕試驗時,按照防潮型器具的要求,將軟線的入口點浸入含有大約1%NaCl的水中。然后進行16.3的電氣強度試驗時擊穿,判定該電熱毯不符合GB 4706.8-2008標準。
標注為“耐潮型”的電熱毯按照“防潮型器具”來考核的理由如下:
我國電熱毯現行有效的國家標準G B 4706.8-2008第15.101條規定如前文1.1所述,此處不再贅述。GB 4706.8-2008標準等同采用的國際標準IEC 60335-2-17:2006 第15.101條原文如下:
The flexible part is then immersed for 1h in water containing approximately 1%NaCl at a temperature of 20℃±5℃ after removing detachable parts. All of the flexible part is immersed except
-appliance inlets';
-the point of entry of the flexible cord,unless it is a moisture-proof appliance;
-the connections of the heating element or internal wiring to the appliance inlet.
比較GB 4706.8-2008標準和IEC 60335-2-17:2006標準的中英文內容可知,GB 4706.8-2008標準將“unless it is a moisture-proof appliance”翻譯成“除非是防潮型器具”。

圖1 采用灌膠法提供電氣連接處的絕緣
作為被GB 4706.8-2008標準替代的GB 4706.8-2003標準第15.101條規定:“在去除可拆卸的部件后將柔性部件浸人含有大約1%NaCl的水中lh,水溫介于20℃±5℃之間。除器具插線口外,所有的柔性部件都要浸沒。除非是耐潮型器具,軟線的人口點不浸人。”
GB 4706.8-2003標準等同采用的國際標準IEC 60335-2-17:1998標準15.101條原文如下:
The flexible part is then immersed for 1h in water containing approximately 1%NaCl at a temperature of 20℃±5℃ after removing detachable parts. All of the flexible part is immersed except appliance inlets. The point of entry of the flexible cord if not immersed unless it is a moisture-proof appliance.
比較GB 4706.8-2003標準和IEC 60335-2-17:1998標準的中英文內容可知,GB 4706.8-2003標準將“unless it is a moisture-proof appliance”翻譯成“除非是耐潮型器具”。
通過比較可知,IEC 60335-2-17:1998標準15.101條和IEC 60335-2-17:2006標準15.101條的兩個版本英文完全相同的一句話“unless it is a moisture-proof appliance”,翻譯成中文后有兩個不同的版本,GB 4706.8-2003標準翻譯成“除非是耐潮型器具”,而GB 4706.8-2008標準翻譯成“除非是防潮型器具”。
綜上所述,通過比較我國國家標準GB 4706.8-2003、GB 4706.8-2008及其等同采用的國際標準IEC 60335-2-17:1998、IEC 60335-2-17:2006標準,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GB 4706.8-2008標準框架下,“耐潮型”和“防潮型”為不同人員習慣性說法不同,表達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即,防潮型器具的定義中給出的“可在潮濕環境下使用的”。基于此,筆者認為,標注為“耐潮型”電熱毯應該按照GB 4706.8-2008標準規定的“防潮型”電熱毯的要求來考核。更何況,電熱毯標準GB 4706.8-2008中沒有“耐潮型”的定義,對防潮型器具的定義中對“防潮型”的解釋為“可在潮濕環境下使用”,如果標注為“耐潮型”的電熱毯不能滿足“可在潮濕環境下使用”的要求,生產企業將其產品標注成“耐潮型”要達到什么目的呢?想向消費者傳遞怎樣的信息呢?

圖2 采用熱合法提供接線端連接導體的絕緣
[1] GB 4706.8-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電熱毯、電熱墊及類似柔性發熱器具的特殊要求》
[2] GB 4706.8-2003《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電熱毯、電熱墊及類似柔性發熱器具的特殊要求》
[3] IEC 60335-2-17:2006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Safety-Part 2-17: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blankets,pads and similar flexible heating appliances
[4] IEC 60335-2-17:1998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Safety-Part 2-17: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blankets,pads and similar flexible heating applia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