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清
天然氣儲備與消耗及應對措施
江華清

江華清
深圳市燃氣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斷提高,尤其是當下,人們越來越注重氣候變化和環境變化,而且隨著清潔和低碳能源的使用已成為大勢所趨,讓世界各國早已對石油天然氣資源進行大力開采,特別是天然氣的開采。本文對世界天然氣儲備以及消耗總量情況進行概括,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提出相應天然氣儲備與消耗的應對措施。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能源的消耗逐年增長,世界各個國家不得不對能源進行大力開采,尤其是作為清潔低碳的天然氣資源,其消耗量更是逐年增長。因此有必要進行天然氣的儲備與消耗及應對措施的分析和研究,這樣才能為國家的發展提供有力的基礎。我國為了積極適應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也逐漸開展了天然氣業務,為國內部分城市提供了清潔的天然氣能源,同時也在積極建設相關天然氣的儲備。
天然氣儲備能力是一個國家天然氣市場成熟度的重要指標,很多國家在此方面都已有成熟的經驗,而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天然氣供應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我國亟需將天然氣儲備建設問題納入天然氣市場戰略體系建設進行統籌思考。在我國,儲氣庫發展卻被快跑的天然氣需求遠遠甩在后面。隨著天然氣業務的快速發展,調峰需求逐年增加,作為供應國內市場70%以上天然氣資源的中國石油,調峰需求從2007年的33.7億m3一路飆升到2012年的128.3億m3,6年時間翻了近4倍。但由于儲氣庫調峰能力不足,中國石油冬季調峰依然不得不主要依賴氣田調峰和壓減市場等剛性措施。我國的喇嘛甸油田地下儲氣庫的建立時間是1975年,在2010年將其擴建成具有13×108m3儲氣能力的儲氣庫,而且大慶油田的喇嘛甸地下儲氣庫和天然氣分公司輸氣管網所形成的天然氣供氣調峰輸配系統也較為完善。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地下儲氣庫總共有8座在役的,其中金壇儲氣庫具有7.5×108m3的儲氣能力,今年港華金壇鹽穴儲氣庫項目正式開工,分二期實施,預期將于2020年建成后,10口井年總儲氣量3.785億m3,其中工作氣量2.175億m3。劉莊儲氣庫具有2.4×108m3的儲氣能力,這兩座地下儲氣庫都會進行進一步的擴容,預計在2020年,其儲氣總容量將會達到20×108m3。儲氣庫儲備的有效工作氣量為30×108m3,雖然大致占全國天然氣總消耗量的6%,但與世界平均水平14%還相差甚遠。由此就可以看出,當前我國的天然氣儲備形勢還是十分的嚴峻,需要采取相應的有效手段和措施進行天然氣應急準備的應急。
在美國一次能源中,天然氣消費量大約占有的百分比是25%。美國的天然氣產量在2007年的時候是5459×108m3,其消費量為6529×108m3,具有16%的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進口氣中15%是從加拿大進口的管道氣,另外的1%則是進口LNG。在用氣的高峰時,就利用從儲氣庫中進行大量天然氣的抽取,以此對負荷不均性加以平抑。同時,LNG多被地方配氣公司用以日尖峰用氣需求的滿足,每年的11月份,就是美國大致準備進行天然氣的儲備,因為在冬季會因為取暖導致天然氣的儲備水平開始下降到低位,來年的3、4月份則會降低到谷底,直到5月份再開始回升,直至11月份又達到高峰。由此可以看出,美國是根據用氣負荷進行工作氣量的調整,當用氣負荷較高,那么就從儲備中調取一定的工作氣量加以調峰,進而實現用氣需求供應的滿足,增加儲備。美國的大多數LNG儲備都用于進行日調峰,雖然在天然氣總儲存量中LNG所占的比例僅為2%,但是在日調峰階段,其日供應能力上平均上升到13%左右,因為相對于地下儲氣庫,LNG所具有的便利性,更加體現了其不可取代的作用。而日本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就已經開始選用天然氣來替代石油,并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直至80年代的時候,已經將城市燃氣領域中天然氣轉換得以完成,到2000年其天然氣轉換已經在工業和電力領域中得以實現。其中日本天然氣消耗絕大部分都出自于進口LNG,2008年的時候日本大約消耗了987×108m3的天然氣,其中921×108m3的消耗量都是來自于進口的LNG,所占的百分比高達93%。在進口LNG的消費中,大約60%也就是有550×108m3用于發電,剩余的40%左右主要是作用于城市燃氣。日本主要通過對燃氣空調進行發展來進行負荷平抑的方式對待季度和月用氣不均衡性,調節負荷主要是通過LNG接收站的儲罐。由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的《關于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的通知》,根據計劃,中國將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到2020年,城鎮居民將基本用上天然氣,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進行地下儲氣庫的大力發展,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適合地下儲氣庫建造的地質條件庫址的選擇,通常情況下會對枯竭的油氣藏進行首先考慮,LNG業務需要在沿海大力發展,因為LNG接收站不僅僅可以在短期進行天然氣負荷應急,還能成為國家天然氣戰略儲備。但是因為我國具有不均衡的地質構造,往往在天然氣用氣負荷較大的城市地帶中不具備地下儲氣條件,介于這樣的事實,應該結合城市的自身的條件特點等,采取多方結合的方式,其中包括LNG、LGP、天然氣濕柜、球形儲氣罐、地下儲氣庫以及城市管網末端等,以此確保用氣穩定安全,同時確保天然氣的儲備量。
綜上所述,地下儲氣罐和LNG雖然是天然氣主要儲備措施,但是還需要根據自身國情進行天然氣儲備方式的選擇,按照西氣東輸、北氣南下、海氣登陸的供氣格局,加快天然氣管道及儲氣設施建設,形成進口通道、主要生產區和消費區相連接的全國天然氣主干管網,促進天然氣產業的發展。
10.3969/j.issn.1001-8972.2015.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