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剛
智慧型公共服務平臺
李文剛

李文剛
湖南省經濟研究信息中心
李文剛(1978-)男,漢族,大學本科,理學學士,工作單位:湖南省經濟研究信息中心,職稱: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子政務、管理信息系統、信息工程。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政務也在不斷創新,由政府主導的公共服務平臺已成為當前電子政務發展的重點。本文首先對湖南省電子政務發展現狀進行概括,然后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最后提出智慧型公共服務平臺的總體目標和基本框架,探索了一條發展智慧型公共服務平臺的新模式,為各級政府發展公共服務平臺提供借鑒。
我國電子政務建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1985年中央政府進行辦公自動化系統建設,之后國家發改委、農業部等部委開始如火如荼建設國家級“十二金工程”(即金宏工程、金農工程、金稅工程等),1999年隨著40多個部委(局、辦)共同倡議發起“政府上網工程”,全國各級政府掀起一輪電子政務建設熱潮。經過將近30年的飛速發展,我們國家已經基本建成一個覆蓋全國、結構合理、互聯互通的“信息高速公路”(電子政務網絡),國家、省、市、縣四級政府部門內部初步形成了信息共享、協同工作機制,面向公眾和企業的各級政府網站成為了為民服務的重要窗口,我國電子政務已經從最初期的起步階段,發展到提供公共服務的雙向互動階段。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大力推進簡政放權,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出建設服務型政府、陽光政府。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建立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繼續完善各級政府及部門的‘政務大廳’,推行‘一站式服務’,提高政府透明度,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因此,建設智慧型公共服務平臺,不斷提高各級政府的公共服務水平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2008年11月,IBM提出了讓人耳目一新的理念:“智慧地球”,自此全世界有50多個國家的政府開始重視使用“智慧”理念、利用“智慧”技術來發展交通、教育、城市、能源、旅游等公共領域。“智慧型公共服務平臺”是在“智慧城市”基礎上提出的一個概念,目前,國內外還沒有對此形成統一的定義。我們認為,“智慧型公共服務平臺”中的“智”體現的是技術智能,“慧”體現的是人的聰慧,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發揮用戶創新、技術創新,充分實現信息共享、工作協同、全面服務,提升各級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近年來,湖南省電子政務建設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在網絡基礎設施、應用系統、信息資源、政府網站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為建設智慧型公共服務平臺提供了扎實基礎:1)外網網絡覆蓋面廣:湖南省電子政務外網在2005年初步建成,經過多年發展,外網網絡已經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建設目標,網絡向上聯通了國家外網平臺,向下聯通了14個市州、123個縣市區,橫向連接112家省直單位。2)政府網站名列前茅:湖南省政府門戶網站突出政務公開、網上服務、政民互動三大功能,每天定期發布政務信息,提供9000多條公共服務信息,涵蓋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3)應用系統產生良好效益:依托省電子政務外網平臺建設的全省網上政務服務和電子監察系統、省長信箱系統、省信用信息系統等應用系統產生了良好社會效果。尤其是全省網上政務服務和電子監察系統,該系統在全國首次采用全省大集中模式(軟件、數據全部集中在省級),具備網上服務大廳、在線審批、電子監察等功能,較好解決了企業和公民“辦事難、難辦事”問題。
湖南省在電子政務上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產生了良好社會效果,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1)基層電子政務發展較慢:省、市兩級電子政務的管理體制、工作機制完善、基礎設施完備,但是縣、鄉(鎮)級基層電子政務受到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制約,在資金、人力、設備等方面投入不足,存在發展不平衡問題。2)互動交流不足:部分政府網站過于重視信息發布,片面強調政務信息的數量,而那些有利于政府與公眾互動的獻計獻策、網民投訴、公眾論壇等欄目的內容太少,沒有真正讓政府網站“活起來”。3)“信息孤島”仍然存在:經過多年發展,各級政府部門都建立了屬于自己的業務系統,這些專屬系統由各部門獨立規劃、獨立建設、獨立管理,相互之間沒有進行信息共享、業務協同,成為“信息孤島”。
總體框架
湖南省智慧型公共服務平臺的總體框架可以概括為“1233”,即:一個門戶、兩個整合、三個服務、三個渠道。一個門戶就是統一政府門戶網站,企業、公眾都通過一個統一的訪問門戶接入公共服務平臺。兩個整合就是全面整合各級政府部門的基礎設施,整合各自建系統的業務數據。三個服務就是面向公民的服務系統、面向企業的服務系統、面向政府內部的服務系統。三個渠道就是通過電腦、手機、電視等多種渠道來訪問公共服務平臺。
智慧型公共服務平臺的主要內容
一個門戶:智慧型公共服務平臺以省政府門戶網站為唯一的門戶,所有用戶(企業、公民、政府工作人員)均通過門戶進行訪問,實現“單點登錄、安全認證、個性服務”功能,平臺將根據訪問對象的角色、權限、年齡,智能地展現出不同用戶界面。如果是企業用戶,平臺將自動展示稅務、工商、質監等信息,方便企業根據需求獲得服務。如果是應屆大學畢業生,平臺就會根據這名學生的所學專業、興趣顯示有關招聘、教育等方面的服務。
兩個整合:①全面整合各部門的網絡資源:將各部門已經建成的網絡、服務器、數據庫、存儲設備進行全面整合,在全省形成一個“政務云”,充分發揮云計算的優勢,實現資源按需提供,發揮資源規模效益。②全面整合各個業務系統的數據資源,形成一個邏輯集中、物理分散的全省統一政務數據庫,對存儲在其中的數據采用數據挖掘、數據分析技術進行整理、加工,為公共服務、領導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三個服務:①面向公民的服務系統就是專門面向個人的智能系統,系統將顯示與個人有關的各種服務,如交通、社區、城管、教育、公安、旅游等。②面向企業的服務系統為企業量身定制各種公共服務,根據企業的類別、發展方向提供融資、咨詢、技術、工商、稅務等服務。③面向政府內部服務系統則是根據政府部門組成,提供并聯審批、多級聯動審批等協同服務,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調,提高政府辦事效率。
三個渠道:平臺提供電腦(PC)、手機(APP)、電視(TV)等多種渠道的智能訪問,實現全天候、全地域、全時段服務。
結束語
湖南省智慧型公共服務平臺將突出“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全面整合各級政府的網絡基礎設施,整合各系統的業務數據,采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來全方位、全角度、全生命周期的提供政府公共服務,體現了“平臺上移,服務下移”的建設思路。通過建設統一的公共服務平臺,將技術智能和人的聰慧進行結合,實現政務信息的資源共享、業務系統、智能服務,在政府與公眾之間搭起一座“智慧之橋”。
10.3969/j.issn.1001-8972.2015.0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