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廣
十年走過萬里路
劉漢廣
“讀破萬卷書,走過萬里路。”帶著一身細碎的黃沙,風塵仆仆從內蒙古庫布其沙漠回到家中,坐在窗前,抬頭就看見了書架上的這條橫幅。不經意間,我已有十年旅游經歷。“十年一覺”,讀破萬卷書固然是更遙遠的夢想,但從距離來說卻早已“走過萬里路”。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跟隨父母旅游,杏花春雨的江南,明駝黃沙的大漠,榆柳掩映的古鎮,殘陽落照的塞外,巨濤拍岸的海邊,云生蓮花的高原,都曾留下我的足跡。我喜愛在神州大地上行走,頂驕陽冒酷暑,斗嚴寒戰冰雪,樂此不疲,這是什么原因呢?
因為我喜愛行走時“快意江湖”的感覺。傳統中國夢,總離不開“少年游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李白少年時,有過一段游俠生涯,“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何等令人神往;韋莊回憶“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何等浪漫飛揚。有人開玩笑說,旅游就是離開自己呆膩了的地方,出去到別人呆膩了的地方看看,雖然是笑話,但這種出去和離開,何等重要。朝辭白帝,暮抵江陵;今日江南,明天塞北,距離的飛躍,景色的轉換,是斗轉星移的感覺,何等美妙。如今,飛機、火車、汽車,讓出行變得更加方便快捷,遺憾的是,缺少了那種細雨騎驢、策馬江湖的古典韻味,所以,在洱海蒼山,在五臺山的黛螺頂,在茶馬古道,在蒼莽的希拉穆仁草原,我要騎馬緩轡、縱馬狂奔,發泄一番江湖兒女的豪情。我對“背包客”充滿敬意,尤其是那些天涯孤旅的獨行人,滿面風塵,行囊破舊,住最便宜的客棧,吃最簡單的飯菜,在大街小巷、漫漫長路上與我們擦肩而過。有時候我會想,這些獨行人會不會是從古代“穿越”過來的“俠客”?真正的江湖其實是屬于這些用腳板丈量山水的背包客的,他們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建功立業,但得閑暇,就會背負行囊,桃李春風,江湖夜雨,在行走中實現“快意江湖”的夢想。
因為我喜愛行走時遇到的不同的人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行走時總會遇到不同的人們,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風俗,喜怒哀樂都是歌,最終都會沉淀為美好的回憶。許多地方都有“幾大怪”的順口溜,比如云南十八怪:雞蛋用草串著買,粑粑餅子叫餌塊,三只蚊子炒盤菜,石頭長到云天外,摘下草帽當鍋蓋,四季衣服同穿戴,種田能手多老太,竹筒能做水煙袋,袖珍小馬有能耐,螞蚱能做下酒菜,四季都出好瓜菜,好煙見抽不見賣,茅草暢銷海內外,新鞋后面補一塊,火車沒有汽車快,娃娃出門男人帶,過橋米線人人愛,鮮花四季開不敗。又如陜西八大怪:面條像腰帶,鍋盔像鍋蓋,辣子是道菜,碗盆難分開,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唱戲吼起來,等等,形象生動,充滿民間幽默詼諧的趣味。我喜歡祖國各地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每到一地都會租借服裝,擺足“POSE”,身后是好山好水,留下“倩影”;我喜歡體驗當地人的生活,每到一處都會住進民居或者本地人開設的客棧,花上數天時間走遍每一條尋常巷陌,呼吸當地人最日常的人間煙火。納西火把節照徹黑夜的松脂燈,蒙古那達慕大會上震天動地的馬蹄聲,香格里拉篝火晚會上能歌善舞的藏族姑娘,清晨薄霧中圍繞經幡飄飛的瑪尼堆手搖轉經筒的老婦,紹興小河中搖櫓駕著一船青翠翠蔬菜香噴噴水果進城來賣的戴著氈帽的老農,茶馬古道上披星戴月趕路留下一路鈴聲的馬幫,鳳凰風雨虹橋下彈奏吉它的一群大學生,牯嶺街頭踏月而歌的同齡人是祝賀相逢還是祝福分離已不重要,無垠田野上彎腰勞作的農民,戴著紅領巾上學的小學生……人在旅途,午夜夢回,聽著細雨敲打窗紙,輕風吹拂鐵馬,急雪撲打燈籠,浪濤拍撫海岸,無眠的深宵,內心總會涌動急管繁弦:我愛行走途中遇到的所有的人們!
因為我喜愛行走的這片大地。只要心里有春天,走到哪兒都是陌上繁花,春風十里。更何況神州大地,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涼風秋有月,美景無處不在。香格里拉的普達措,濃霧擁抱湖面,湖水平靜清澈,像年輕多情姑娘盛滿笑意的眼神,這是世界上最純凈的湖水,陽光照耀下,燦若鉆石,美得絢目。瀘沽湖就是一汪眼淚,多情旖旎。夏天蒙古草原的風,獵獵不息,接近于無限透明的藍天上,白云飄浮,像要掉下來似的,仰望正在云層中穿行的飛機,如淺溪中的魚蝦,纖毫畢現。青藏高原的夏夜,繁星閃爍,大而明亮,一切美得不像真實,抬手就可摘下星辰。壺口瀑布,飛流直下,氣勢恢弘。青山嫵媚,秋水長天。皓皓明月,蒼茫云海。……歷史悠久的神州大地,人文景觀更是美不勝收。朱雀橋邊的野草,烏衣巷口的斜陽,氣吞山河、龍盤虎踞的長城,金碧輝煌、富麗堂皇的故宮,大江東去、驚濤拍岸的赤壁,碧血丹心、壯懷激烈的岳王廟,湖水瀠回、花樹滿山的頤和園,巍巍鐘山、青松翠柏的中山陵,臨江危坐、莊嚴肅穆的樂山大佛,粉墻黛瓦、曲徑通幽的蘇州園林,千年禮樂、萬古衣冠的曲阜三孔,鱗次櫛比、雄渾巍峨的敦煌莫高窟……說起來,自然山水之美無非是風花雪月,人文地理之妙無非是愛恨情仇,但其表現形態各異,千姿百態,琳瑯滿目,美輪美奐,引人流連低徊。行走在神州的錦繡河山之間,常常讓我心生萬丈豪情,一寸山河一寸血,鮮血澆灌的這片肥沃土地,豈能容忍外寇和內賊的侮辱?但有召喚,必會拔劍起蒿萊,萬里馳驅,為國效命,相信這是所有愛國人士的集體行為。
“一為滄波客,十見紅蕖秋”。十年行走,感慨很多。其實,閱讀就是精神的行走,行走就是對大地的閱讀。前面還有無窮的遠方,無窮的人們,等待著我,無論是行走,還是閱讀,路正漫長,我心飛揚。
責任編輯: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