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東
慢樂
文曉東
是的,我想了又想,想了又想……最后,還是決定一提筆就開門見山干干脆脆地告訴你——我在這里所說的“慢樂”,就是我針對“快樂”一詞而自作聰明地發明出來的。不,應該說也不是我發明出來,而是它自己像一個精靈一般,突然于今天就從我的腦子里蹦跶出來的一個詞語。我想,這個詞語暫時就像一個不被他人正視的私生子一樣,是屬于我一個人的。不過我非常希望它能慢慢地走出我的世界,而成長為更多人喜愛的孩子,并最終成為屬于我們全人類的寶貝!真的,在這里,我無意嘩眾取寵地標新立異和故弄玄虛,更無意要去顛覆什么,我只是偶然靈光一閃,讓它就像一根火柴似的,點燃了我的良多感觸,從而迫切地想與人溝通和分享一番罷了。不過,我也理解你或你們對一個生僻詞的造訪所持有的暫時性排斥,也承認相對于那個充滿激情的“快樂”而言,我的“慢樂”就顯得是那么的孤獨、卑微和乏力。我想,如果說“快樂”是春日艷陽下怒放的花朵,那我的“慢樂”就是秋日那水霧氤氳的山野中的無名植株,它在屬于自己的小天地里靜心吸納天地靈氣,并怡然自得地生長和面向廣淵宇宙而同樣靜靜地開出自我最為滿意的,渺小而清雅,低微而高貴的花來。
應該說,近些年來,隨歲月的增長,“慢樂”便在我的心目中以最為優雅可人的樣子而越發清晰和茁壯,以至于當它猛然從我的腦子里蹦跶出來后,我也并不覺得有多少突兀,因為我感覺自己就像一位母親通過十月懷胎才產下一個嬰兒一樣,“慢樂”就是我這些年來于紅塵俗世中觀察、分析、思考和提煉出來的,帶著我的氣息、質感、體溫與血脈的詞語。不過,當它作為一個新生的鮮活個體展現在我面前時,我仍然有些驚異于它那種無以言表的活力與魅力。同時,我也越發深信:只有“慢樂”,才是真正表達美好之意的最為準確與貼切的詞語。
興許是一種巧合吧,今天是我的生日,而我恰好又無意識地在今天申請了一個QQ號,然后就加了不少的好友,再然后,我就收到了許多朋友的祝福,他們都祝我“生日快樂”!為此,我自然很是高興。可就在這短暫的高興過后,我又覺得似乎有點兒不對勁兒:
生日是什么?生日為什么要快樂?
我想,生日應該就是一個生命的誕生之日,后來為了紀念這個日子就又將它泛指每一年的這一天。這個日子是很特殊的。但特殊并不一定就能代表快樂呀?我們每個人都哭著來到這個世界,每過一個生日就標志著自己又老去了一歲,何況生日又是母親在死亡線上掙扎受難日,有什么好“快樂”的?更為關鍵的,是一提到“快樂”這個詞語,我就總覺得很不對勁兒,總覺得這個詞語有問題。甚至,我還懷疑很多年前,那些編寫詞典的人在將“快”和“樂”組合到一起時,究竟是怎么想的?我想,如若不是我們這些后人對這個詞語產生了某種誤讀,讓這個詞語本身蘊含的魅力與最終達到的效果形成本末倒置的反差,從而造就一個有史以來讓人最難以想通的天大的誤會!那就是編寫詞典的前人居心不良,有意暗示后人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上漸次迷失自我,和最終走向這個詞語想要表達的反面。
也許,前人在締造這個詞語時也沒想太多,更無惡意去用一個原本無比美妙的詞語來傷害自己的后代,他們只是在無意間犯了一個本不應該犯的,或自己根本不曾料想到多年以后會害人至深的錯誤。
寫到此處,我猜想你定會認為我這人太敏感,把這個在你看來根本就不是問題的問題說得太嚴重過頭了。當然,作為一個活在當下的現實中人,你的質疑貌似完全正確。但我既然敢于說出這一番話來,那也自然有我的看法和見解。至于我們的觀點孰是孰非?和我們的分歧最終能否在某一個點上達成一致?我暫時也不抱太大的希望。但不管怎樣,我都希望你平心靜氣地聽我把話給你慢慢道來:
是的,“快樂”。也許,在我還沒開口之前,你就會問我——“快樂”怎么了?這么一個洋溢著青春活力的詞語,怎么會有問題呢?
我說:怎么就一定不會有問題呢?何況它的問題是它本身就存在的,不是你我在此爭論出來的。我們要想弄個究竟,那還得從這個詞語本身的構成說起:
快。樂。快樂?;颉翱臁奔印皹贰钡扔凇翱鞓贰保??
“什么意思”?或者說,“快樂”是什么?
——哦,或許,就是因為“快”,所以“樂”!
那“快”又是什么?
我打開字典,慢慢地,慢慢地查找到那上面關于“快”的解釋:
1、一種時間最快的速度,跟“慢”相對;2、從速,趕緊;3、一種銳利的鋒芒,跟“鈍”相對;4、副詞,將,就要,表示接近;5、敏捷;6、高興、舒服!
呵呵,看來最后這一種解釋最貼近“快樂”的意思。但,我并不認可它的這種解釋。想想:“快”真的就“樂”嗎?
我們暫且不說這里的高興與舒服是不是名副其實,不說鋒芒畢露的自負與淺薄,也不說將要接近的欲速不達之感,就說那種“時間最快的速度”和“從速趕緊”還有“敏捷”(其實,我認為:這三種解釋的大意也都只是一種。)就非常的經不起推敲。
不信且看:
今天,在這個浮躁與喧嘩已成為時尚的社會里,很多人都在著急忙慌地趕快。有些人吃飯不是吃而是灌,穿衣不是穿而是套,說話不是說而是吐,走路不是走而是跑。現在工作講高效率,生活講快節奏。人們都在不停地趕路趕車趕工期趕時間趕生命!食物來不及細嚼慢咽,衣物來不及穿戴整齊,甚至連撒泡尿都來不及讓它滴干。仿佛身后有個催命鬼在不停地推著你前進,使你不能也不想停留一下。快快快!趕趕趕!其目的就是將生命盡可能地縮到最短。其追趕的終極結果就是一個“死”字罷了!
我不知自己是在哪一本書上記下了這么一句話:匆忙是這個世界上是最為嚴重的疾??!但很久以來,我一直都對這句話深以為然。真的,作為一個人,一個自然界普普通通的生命,我想: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人生在世的時間都是極其短暫的?!耙淮绻怅幰淮缃稹?,一代又一代的老人們都愛對一代又一代的晚輩用此言來作惜時的教誨。本來,那些長者是在提醒我們要學會珍愛生命、學會保養身體和學會享受生活,可如今,這警示性的名句卻很可悲地被世人誤讀,認為那是前人要我們抓緊時間去忙碌奔波。尤其是在大城市里,人們都各自忙著去這里去那里,去做這樣或那樣的事情,人們沒有閑暇思考自己正在匆忙追趕的事物于自己的人生究竟有多少價值?思考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是否正是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也來不及觀察和關注自己的身體和生活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如果你真的想清楚和看真切些,我相信你能深刻地體會“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話的真正內涵。是的,這也就是如何對待屬于自己的時間?珍惜或浪費?做它的主人還是做它的奴隸?是否享受其中讓生活更加愜意,還是奔忙于其中讓自己被這極為有限的時間所綁架和圍剿?是的,我承認人活著就必須要做事,要工作,但除了正常工作,我們往往都還在加班、加班、再加班!待我們忙完手頭繁瑣的事務再回到家中,將自己的身體像扔一件很不值錢的東西(甚或垃圾)一樣往沙發上重重地一扔,就什么都不想干也不想想了,除了疲憊還是疲憊。試想,這樣的狀態,哪里還有精力去陪我們那親愛的他(她)?哪里還有心思去慢慢地審視自己或聆聽他人,更別淡像荷爾德林所說的那樣——讓人類在這個地球上詩意地棲居!
也許是因為我們出生以來就一直被“快”牽引著,以至于我們與生俱來就習慣了心浮氣躁和心不在焉,習慣了緊張兮兮和憂心忡忡,習慣了忙忙碌碌地東奔西走,習慣了沒有閑心、細心、耐心、甚至真心的生活方式,習慣了追逐,習慣了競爭,習慣了連綿不斷的任務和壓力!如果自己哪一天真的閑下來了、心靜下來了、腳步慢下來了,那定然會感到一種異樣和別扭。也許,你是想證明自己的能干;也許你是想博得他人的認可、賞識、恭維與羨慕的目光;也許你是有了還想有,多了還想更多的貪婪,使你在快速前進的路上根本慢不下來!但若,當死神不期而至地來到你面前,要你用年輕的生命去為自己這種片面求快的急功近利的貪欲所埋單時,你也許會幡然醒悟,但彼時,一切的悔恨都無法挽回你過快和過早地透支了的生命。到那時,盡管你用匆忙換來再多的金錢、別墅、豪車或權力和名譽,你都再也沒有可能去享受它們了。這一來,在你有條件去享受它們時,你因習慣了匆忙而沒有自由自在的時間和心情去享受它們,等到你幡然悔悟,想去擁抱這份“慢樂”的時候,死神卻告訴你:你已經沒有機會了,因為這樣的結果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
誠然,在危情時刻,有些必要的匆忙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救火,比如救護車接送病人去醫院,像這樣的時刻就絕對要快,越快越好!但這樣的緊急時刻在我們的生活中畢竟是極少出現的,如果你對待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如此這般,那肯定就是不正常,不合理、不科學、不人性化和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任的。因為這樣,你不被累死,都要被累得半死!
不過,仔細地想來,這依然與現代人的盲目求快有著很大一種無可推卸的關聯。不信你看:
本來要一年才能出槽的豬兩三個月就催肥了;本來要半年才下蛋的雞一個月就催下蛋了;本來要一周才能變紅的西柿一天就被催紅了;本來要一個季度才能采摘的水果一個月不到就摘下了;本來要三百年才能開采完的礦產資源,三年不到就被挖空了……還有,本來要三年才能建好的工程不到一年就搞定了;本來要三天才能寫好的論文三分鐘不到就讓人從網上下載好,然后不到三分鐘重新拼湊組合完畢,再不到三秒鐘就投進了編輯的郵箱,半日不到就見報見刊了……我不知這種只求快速而不計后果的行為到底是誰在忽悠誰?誰在坑害誰?還有,人的成長也更是這樣:本來是青年才懂的事情幼年就懂了,本來是成年才能做的事情少年就做了,本來是中年才干的工作青年就干了,本來是老年才走的那條路中年就走了。這不是趕“死”又是趕什么?真搞不懂干嗎非得這樣急?難道真是忙著投胎轉二世?
拋開我們壽命這一話題不說,我們再來看看人們內心的感受吧:當下的人們都迫不及待地追求吹糠見米的利益,誰還有心情去體味和感受一種內心的寧靜與愉悅?誰還有心思去回味與品咂一些過往的人生歷練之點點滴滴?世風日下,世人之心早已火急火燎風馳電掣,哪里還有時間坐下來慢慢地去談談心、讀讀書、聽聽音樂或欣賞一幅畫、或觀察一下大自然了;當然,更沒有時間去走親訪友,沒有功夫去寫信通話,和沒有精力談情說愛了。這就正如米蘭·昆德拉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寫下的——速度與忘卻之間有著某種神秘的關聯。
好吧,我們也不說這些,就說平平常常的干工作吧:干同樣的工作,速度太快了,就自然會影響其質量。這就應了老百姓的一句俗話——是快三分毛!這里的“毛”,就毛躁和毛糙,就是馬馬虎虎敷衍塞責!
我敢斷言:在這類人的眼里,所有的畫面都是一晃而過;在他們耳里,所有的音樂都是稍縱即逝;在他們心里所有的人都是匆匆擦肩。他們的言行均不再安分于瓜熟蒂落的自然規律,而只顧著迫不及待地追求于一種最快最快的速度。而且,最讓我難以理解的,是他們居然為了追求快速和便捷而刻意地大勢推崇閃婚、體外受精、試管嬰兒、剖腹產、代孕等帶著冰雪與炎癥的手段去對待自己和親人的生命。甚至,連做愛這樣的美事,他們也沒時間和沒心情去慢慢享受那種云雨纏綿水乳交融的甜蜜與溫潤,而一味地像被趕上戰場裝甲車,在沒有任何挑逗性的前戲也沒有任何溫存式的后戲的狀態下,上去就“突突突”地長驅而入直奔主題,并以最快的頻率左閃右射,三下兩下就提起褲子完成任務。他們壓根兒就不明白兩性交合時,除了快感還有一份充滿愛意和柔情的重要體驗,一個二個的,居然還真是鋒芒畢露又恬不知恥地宣稱:這是時下最流行的“打飛機”和“吃快餐”!真的,每每聽到這等無知的蠢話,我就很難受,很無語!
所以我說,“快”并不是我們原先以為的那么美好和愉悅。反之,它會導致親情淡薄、友情疏遠、愛情忘卻、激情殆盡和心情恐慌!
我想:若問這類人干嗎非要這么趕快?答案肯定是怕浪費時間。再問省下的時間干什么?答案就是趕緊去做另外一些事??墒郎系氖履敲炊嗾l能做得完?結果呢?結果理所當然——就是事情沒能趕完,自己的生命卻提前完了!
當然,你可以不贊同我的觀點,但以我等山野村夫之愚見:所謂的“快”——就是自命不凡和自以為是地直奔主題、直奔目的,就是不容商量和不留余地地為唯一的“目的”而省略掉一切的過程和細節。因此,這樣的“快”就往往會導致急躁的心理,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巴不得“說到口的就遞到手的”。有了這樣的從速和獨斷心理,就注定你的觀察、分析、體驗和創造都只能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疏忽大意、敷衍塞責、粗制濫造……同樣,有了這樣的心理,你自然就會在不曾具體看清事物原貌和弄清事情原委的前提下,就急于去發聲,去強詞奪理地給身邊的人人事事予以咄咄逼人的蓋棺定論!接下來,你就自然會引起和帶來諸多不必要的誤會、麻煩、爭端和損傷。
我承認,“快”能給人帶來很多便捷。比如很多現代化的機器的發明,大大地加快了工作的速度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按理,這樣的發明創造應該是能把人類從匆忙的勞累中解放出來的,而事實上,人類越來越多地發明了各種機器,不僅沒能讓自己從中解放出來,反而讓自己與各種機器融為一體,最終使自己也成為了一架快速運轉,且根本就停不下來的機器。然而,機器和那些工廠、工地、工業、公司……將你趕往生活的快節奏,讓你不得不以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犧牲自己業余愛好和打亂自己作為一個人(一個大自然的產物)所應存的生物鐘和透支自己的身心健康為代價,讓越來越快的速度帶給自己永無寧日的緊張和焦慮。于是,工作與生活都成了一種快速的追逐,追逐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究竟是為了什么的盲從。從此,你就在這樣的快速與盲從中迷失了自我,沒有心情,也來不及用適當的步調去營造和感受工作過程中本身所具有的某種樂趣和美感。比如高速路、特快列車、動車、飛機……一個更快似一個的交通工具讓旅途越發便捷,我們卻因此而喪失了欣賞沿途風景的機會。因為這是我們自愿搭上的快車,它剝奪了我們自己應該享受這種樂趣的權利。從此,我們的工作已不再是為了生存和生活,因為我們得到的物質滿足早已超出了我們作為一個自然人的生存和生活所必需,我們向著一種職業性的更高、更遠、更強、更多……而遠離了自然生活應有的那份美好。
還有,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每一個生命存在的價值都應該在于自由和自在。但我們環顧一下當下這現實社會中的人呢?似乎每一個人都在越來越快的速度中讓自己與這種自由自在越來越遠,越來越遠……從而,便導致我們的內心與大地疏離,我們的追求與真相背離,我們的人格與自我悖離,我們正經歷著的人情世故也與內心的真實情感在剝離開來!是的,我認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快”而起。所以我說:“快”,終究是不會給人帶來“樂”的,不僅如此,它還可以說是干擾“樂”和取締“樂”的罪魁禍首!所以我堅信:走同一段路程,你乘車行進與徒步的感覺是絕不一樣的;辦同一件事,你借助快捷的機器或機械與自己親自動手的差別肯定是巨大的;表達同樣的意思,你沖口而出信口雌黃與深思熟慮娓娓道來的效果絕對是不一樣的。也許,這樣“快”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容易地達到想要達到的目的。但,目的過于清晰而過程卻非常模糊,時間倒是節約了但沿途上的風景就完全被忽略了,一路走來的那種親切,細膩,準確與富含質感的體驗與感覺也被無情地給刪除了。
試問:如此之“快”的生活與如此之“快”的人生又有何樂趣與意義?
所以我說——
“生日快”是不會有“樂”的。相反,我倒覺得輕、慢、緩、靜才是真正的樂。于是我給自己取了個網名就叫“慢樂”!我想輕清的、慢漫的、靜凈的、細戲的“樂”!而不是像豬八戒吃人參果那樣火速丟進嘴,然后立馬就“咕!”的一聲吞下肚,連那果子是什么味都不曉得。
……
寫到這里,已是下午了。一個人坐在電腦前看著自己心儀的文字從指間走上顯示屏,我禁不住偷偷地樂了;聽著主機電流的嗡鳴和陽光從窗沿上輕輕走過的聲音,我慢慢地樂了。因為我正在將一小時化成六十分,再將一分化成六十秒。我正在一分一秒地活著、一絲一毫地愛著、一點一滴地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