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文兵
“不動”健身
◎ 徐文兵
現代人經常去健身房,可他們是去健身,還是健體?現在,50歲左右的人猝死的很多,為什么呢?《黃帝內經》中說,人到了50歲,氣血不足,沒辦法,只能把氣血收回來,以供應“身”而舍了“體”。現在,我們有了健身房,手腳不靈便的時候,就去鍛煉,強迫氣血從“身”分流到四肢。我們的動作看上去很矯健,可還是有地方“虛”了。哪里“虛”了呢?心虛了——供應心腦的氣血不夠了。
因此,健身房應該叫“健體房”。為什么胳膊腿容易活動呢?因為它們是隨意肌,想怎么動,隨著意識就可以怎么動。可是,身體里的臟腑,它們的“工作流程”能隨你的意嗎?你說,我的心,你跳快一點吧!胃,你蠕動快一點吧!它能聽你的嗎?它是不隨你意的。
臟腑自有另一套系統控制。放棄刻意,達到一種忘我的狀態以后,它就開始工作了。在我們中國,傳統的健身方式不是去健身房玩跑步機那一套,而是站樁——站著,站直了,像個樁子一樣,手腳都不能動。可是,胃腸卻開始蠕動了,這才叫“健身”。
現代人為什么不懂得“健身”呢?因為他們活得太刻意了,不愿放棄后天的那一套,所以道和自然就回不來。這也是我們要強調的一個重要理論:回歸到自然。
(王世全 摘自《〈黃帝內經〉現學現用》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