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光啟
“70后”詩人的明天
榮光啟
上一期的“‘70后’作家評論專欄”我們介紹了詩壇“70后”概念的來源和沈浩波、朵漁、宇向、尹麗川等四位詩人,選擇這四位詩人是因為兩方面:一是沈浩波、朵漁和尹麗川的“性感”路線、“下半身寫作”策略、他們之于既有文學傳統的極端的叛逆性。在“70后詩人”中,他們恐怕是最個性鮮明的人物;二是宇向和尹麗川二位,在70后女詩人中,無論是作品質量還是名聲,都是最突出的。
如果說上述四位代表著當代詩壇的所謂“民間立場”,那么這一期的王敖毫無疑問屬于“知識分子寫作”陣營,這位耶魯的博士,現在美國著名大學任教,詩風怪異,非常值得關注。黃禮孩,不僅自己詩歌寫得不錯,也是“70后”詩人的最大的義務廣告商。而在“70后”的湖北詩人中,哨兵的寫作在國內已有相當的影響,是應當首先介紹的。
當代中國詩壇,在“第三代”和“70后”之間,對一部分1960年代出生的風格獨特、實力明顯也頗有影響但卻因為沒有屬于任何陣營、派別的詩人,比如臧棣、余怒、陳先發、劉潔岷、潘維、周偉馳、桑克、藍藍、沈葦等,有人將之命名為“中間代”。比“70后”年齡略大幾歲的“中間代”們,在詩藝的純熟、風格的個人化以及心靈上的豐富、熱忱與冷靜等方面,是“70后”最近的、最值得學習的對象。這里介紹其中的??耍荚谧屛覀儗Ξ敶袊妷Α?0后”詩人的關注,有一種延續性。我希望他們是“70后”詩人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