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龍



電影《裁縫》根據羅薩萊·哈姆(Rosalie Ham)的同名小說改編,故事講述了發生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一位名叫Myrtle“Tilly” Dunnage(凱特·溫絲萊特飾)的女子,曾因虛假的謀殺指控而在十歲時背井離鄉,時隔多年,作為時裝設計專家的她重返家鄉小鎮照顧病重的母親Molly(朱迪·戴維斯飾),并以時尚的服裝設計改變了當地人,也借此對那些多年前對她做出錯誤指控的人們展開了場報復的故事。
該片由蘇·馬斯林(Sue Maslin)擔任制片,喬斯林·穆爾豪斯(JocelynMoorhouse)擔任導演,除凱特·溫斯萊特外,利亞姆·海姆斯沃斯、雨果·維文以及薩拉·斯諾克等影星也出演了該片。《裁縫》采用了澳人利亞本土的團隊,本土后期制作公司Solindfirrn采用DaVinci Resolve Studio為整部影片調色,存悉尼和墨爾本完成后期調色工作。Soundfirm公司提供了領先的‘一站式音效和圖像后期制作,這是種很先進的調色流程。據悉DaVinci ResolveStudio也被用于影片精剪,這套系統的靈活性使它成為了數字中間片后期流程的核心部分,特別是鑒于制作想從開始到影片的母版制作都使用14K PAM文件提供了便利。
Soundfirm在墨爾本的工作室主要使用DaVinci作為主套底工具使用的,《裁縫》的離線剪輯就是依賴DaVinci完成的,其優勢是可以邊剪輯的同時做套底,因此制作可以在精剪和離線剪輯版本之間來回到進行,直至最終版本確定之前任何細微的剪輯調整都可以反映出來。 Resolve還用來處理所有視覺特效的輸入和輸出,包括制作交付給視覺特效團隊的版本,臨時調色、修改以及將VFX最終版本導入制作精剪版本也能一并進行。
最終套底后的項目文件被發送到Soundfirm在悉尼Fox StUdicos的調色劇院,而且DaVinci Resolve的合并片段工具被用于在不同機構間移動所有媒體和管理過渡。幾個工作室的整合計后期共組人員能以最簡單和最有效的方式來應對工作流程中的復雜性。
調色師Trish介紹,電影《裁縫》的畫面既要真實地體現出干燥地表上的澳大利亞景觀,也要顯得富有層次和色彩。經過初步色彩平衡后,調色師對每 幀的細節進行加強處理,如切掉某幀畫面的頂部或者為片草地的畫面添加些光效等。
在表現凱特·溫絲萊特所飾演的角色Dunnage回憶兒時片段時,調色師為場景做些不同的嘗試,這些場景需要看起來和現實場景產生反差。最后,調色師采用了種低飽和度的灰色系,形成了種充滿憂郁的對比畫面。片中對天空和樹林的剪影都進行了調色、摳像以及降低中間調的處理。
有場白天拍夜景,攝影機被固定在輛向倉庫移動的攝影車上,而特效師在后期要制作出 片星光燦爛的夜空,并目保留攝影機移動效果。所以,調色時使用了Resolve跟蹤器功能,并且用關鍵幀來控制圖像的不同區域后,完美的呈現了這場戲的效果。緊接著下 個鏡頭是兩位主演凝望繁星談論夜空的場景,這個鏡頭需要很多星星,特效師制作了許多略微模糊但十分明亮的單像素窗口,然后把它們分散在各個位置,再隨意地把其中幾個調亮,來表現星空的隨機性,這種制作星空的方法也值得大家學習。
但是在回放這個場景時,隨著攝影機向前滑動,這些星星需要在鏡頭里更加的集中些,好在Resolve的形狀跟蹤器和穩定工具非常棒,所以用穩定工具的默認設置實時演算了次就成功了,將“人造的”星星完美融入夜空中,對攝影車滑動也不產生影響。
DaVinci Resolve Studio的跟蹤器工具在保護演員眼睛與面部的表演和微妙的變化,以及保留電影豐富色調風格時候也很有用。凱特有雙漂亮的藍眼睛,但在暖光條件下有時難以保留原色,這時Resolve自帶的跟蹤器就能派卜用場了,既能在為影片調色時突出這些片段和些經過我們精挑細選的色彩,也保證了畫面整體色彩豐富、生動且充滿魅力。形狀跟蹤器可以讓調色師保持場景的匹配和美感,將觀眾的注意力巧妙地引導到增強影片的瞬間。如果沒有這種智能快速的工具,就可能不得不根據所給的期限按重要程度依次處理,從而耗費多余的工時。
依賴于系統靈活性,達芬奇已經成為全世界調色師的首選,從后期制作室的角度來說,無論是粗剪、精剪、調色及合成,能夠在多個機構之間使用同一系統來處理DI流程上的每個環節就是非常強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