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維莉
渴了來杯溫水最實惠
記者趙維莉
九月秋高氣爽,云淡風輕,可以說是沈陽四季中最舒服的時候了。不過對于站在炎炎烈日下軍訓的同學們來說,“秋老虎”可是讓人高興不起來,要是能在流了一身汗來杯冰涼的飲料,似乎解渴又去熱。不過,冰涼的刺激之后,你真的感覺舒服了嗎?而這樣的“暢快”實際上卻隱藏著健康隱患。


今年三伏天的時候,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條“冬病夏治的的養生法”刷屏,文中寫到“在三伏天期間不吃寒涼食物、拒絕一切冰鎮飲品;不喝酒!每晚熱水泡腳,經絡按摩、盡量按時睡覺,不熬夜!請大家不要喝冰鎮類的飲料和食物,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要想使體內的寒氣排出,請堅持在伏天喝熱水,會把體內多少年深入骨髓的寒氣逼出來。還自己一個好身體,請珍惜這短短15天,珍惜安康”。
這“逼出寒氣”的字眼非常有畫面感,看似武俠小說中的情節,可是這樣的說法靠譜嗎?有科學依據嗎?對此,來自奉天中醫院的李庭馥醫生表示,氣溫升高,人體汗液增多,在中醫角度來說容易出現體內“陽氣匱乏”的現象,如果過度貪涼,對身體健康確實不利,但這條信息所說的“喝熱水逼寒氣”的說法也過于夸張。
李醫生要給大家先說說什么叫“冬病夏治”,這是說對于一些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癥減輕或消失。他表示從中醫角度來說,夏季是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對人體進行治療,益氣溫陽、散寒通絡,從而達到防治冬季易發疾病的目的。而對于朋友圈里這個養生說法,他指出,有點夸張,“文中的方法是有助于養生的,但更需要在長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并且長期堅持,想通過十幾天來排除體內的寒氣是不可信的。”
而且李醫生表示,在炎炎夏日不吃寒涼的食物是對身體有益的,最好吃跟自己體溫接近的食物,不要為了貪圖一時涼快吃一些冰鎮食物,并且可以多喝一些姜茶,有助于散寒發汗,補充陽氣。
雖然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已經過去了,但“秋老虎”余威尚存,尤其是在午間的時候,也會讓人大汗淋漓,那么此時該喝點什么更解渴消暑呢?對此,李醫生建議大家不妨喝點溫開水,而對于正在軍訓、每天大量出汗的人來說,可以在飲用水中適當加些鹽,不但能補充水分,也有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炎熱天氣里,我們會大量出汗,汗液中會帶走身體中的大量鹽分,還有使礦物質流失,大量出汗后如果單純地補充水分,可能會出現越喝越渴的情況。”李醫生表示,人體缺水、缺鹽分之后可能會導致體溫升高,肌肉痙攣,甚至出現昏迷的情況,在醫學上叫做“水中毒”癥狀,因此此時需要喝一些帶有鹽分的水或飲品來補充,“也可以在這些飲品中適當加些糖,還有助于我們補充體內消耗的能量。”
而如果不是大量出汗的話,他建議大家多喝“涼白開”,別小看了這平淡無奇的白開水,它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能夠保證和幫助調節人體內平衡。那么你會喝水嗎?很多人在感到口渴之后,喜歡大口飲水,但這樣的方式卻對健康有害。李醫生表示,大量快速的飲水會使排汗排尿增加,加速我們體內電解質的流失,同時也增加了心血管、腎臟的負擔,容易使人出現心慌、乏力、尿頻等癥狀。水喝得太快太急,容易與空氣一起吞咽,引起打嗝、腹脹。因此,他建議喝水時不妨采用少量、多次、慢飲的方法,尤其是對長期在戶外運動后,不要馬上因為口渴立即飲水,同時也不要一次喝太多。
但是對于很多同學來說,白開水太過乏味,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飲料都不適宜引用呢?李醫生表示,大家可以選擇喝茶飲料和乳酸菌飲料,乳酸菌飲料的含奶量比較低,在總體營養價值上不如酸奶,但喝起來更解渴。其中的活性乳酸菌對人體非常有益,能促進營養的吸收、調節胃腸道功能。有些乳酸菌飲料還添加了人體所需的鈣和維生素,可以起到一定的補充營養作用。清新爽口的茶飲料則具有利尿、防暑降溫的功效,還有抗氧化、抗疲勞的作用,也適合夏天飲用。同時,茶飲料和茶水一樣,其中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E,有助于保護皮膚,減少紫外線輻射的影響。
那么很多人喜歡、喝起來“帶勁兒”的碳酸飲料,李醫生表示其熱量、含糖量都比較高,會引起肥胖,對健康無益。
在水溫上,他則建議大家選擇溫度適宜的溫開水,而且有科學研究證明溫飲能降低皮膚溫度1℃~2℃,而冷飲只能使口腔周圍變冷。與體溫相近的溫水分子能較快排列整齊地進入腸壁,所以能解渴。另外,喝了溫飲出點汗,可帶走體內部分熱量,這樣飲水對身體無害。反之,冷飲要從口腔、腸胃吸收很多熱量,內臟器官驟然遇冷,輕則會影響消化功能,重則引起胃痙攣和腹瀉。
編輯/趙維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