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軼
黃埔軍校辦校之初,前來報,考的大批有志青年中許多人家庭貧困,有的連住宿費、差旅費都拿不出來。鑒于此,很多國民黨元老親自出馬,熱心為那些“不遠千里而來”的青年們提供入學的機會。
按照黃埔軍校招生規定,報考者首先要接受身體檢查。前來報考的胡宗南身高僅1.60米,不符合規定,因而被取消了考試資格。胡宗南聽到被除名的消息,竟然在考場放聲大哭起來。正在考場的廖仲愷見此情景,就寫了一張“國民革命,急需大批人才。只要成績好,身體健康,個子矮一點也是應該錄取的”的字條交給胡宗南。憑著廖仲愷的字條,胡宗南被特許參加了接下來的文化考試。一個月后,黃埔一期學生入學考試發榜,胡宗南被列在備取生一欄中。
王大文也有同樣的幸運:他參加復試時,因成績不好被淘汰。在此情況下,他便跑去找廖仲愷幫忙。廖仲愷告訴王大文說:“黃埔軍校是三分學軍事,七分學政治,理論和實踐結合,數理化差些不要緊。”隨即命令廣州市公安局長吳鐵城設立一所警衛軍講武堂,來安排和收容王大文等未被黃埔軍校錄取的青年。平定商團叛亂后,適逢黃埔軍校第二期招生,廖仲愷決定將這批講武堂的學員全部并入黃埔軍校第二期。這樣,王大文等人便直接成了黃埔軍校的學員。
(若子摘自《人民政協報》2015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