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擴 杜傳迎
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合調整的新常態下,贛榆農商行圍繞轄內小微企業實際,充分發揮機制優勢,加大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截至8月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8.51億元,增幅8.87S,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O.14個百分點,戶數2285戶,較去年同期增加62戶,審貸獲得率82.3%,較去年同期增加0.28個百分點,全面完成小微企業貸款“三個不低于”目標。
備足信貸資金,明確信貸投向。針對小微企業用工成本上升、運營壓力增大、資金流動緊張等實際,該行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圍繞“三個不低于”工作目標,單列信貸計劃4.5億元,占全年新增貸款計劃的50%,用于投放小微企業。同時堅決控制房地產貸款投放,壓縮“兩高一剩”貸款占比,做到3000萬以上貸款堅決不放,2000萬以上貸款基本不再新增,90%貸款用于投放1000萬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客戶。
改進服務方式,延伸服務觸角。為使信貸資金有的放矢,加大金融支持有效性,該行一方面制定《小微企業貸款風險盡職免責管理辦法》,提高客戶經理放貸積極性。另一方面及時調整信貸營銷思路,改變原來等客上門、坐堂放貸的做法,大力推行“走出去,請進來”的上門服務模式,積極拓展轄內小微企業市場。該行班子成員做好表率,分片帶頭走訪客戶,相關部室負責督導支行對轄區內、個體工商戶及小微企業進行走訪,實現走訪全覆蓋,切實掌握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需求,進一步增強與小微企業的關聯度,年初以來走訪小微企業1270家。
深化“陽光信貸”,提高服務效能。為更好地服務小微企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該行實行信貸業務“陽光化”作業,通過公開服務承諾、公開調查論證、公開評議結果、公開授信額度,對守信用企業進行表內、表外綜合授信,其中表內授信包括貸款、項目融資、貼現、透支等,表外授信則包括對外擔保、承兌匯票、保函等,通過對小企業的綜合授信,進一步拓展企業的融資渠道。該行還根據企業融資“短、頻、快”的特點,提高支行授信和審批權限,簡化信貸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間,提高辦貸效率。開通貸款綠色通道,對一些優質企業的應急資金需求,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幫助企業及時抓住商機,促進小微企業快速發展。
職被實施轉續貸,緩解融資壓力。為推動小微企業轉貸方式創新試點工作積極健康發展,該行根據上級管理部門文件精神,結合贛榆區實際,成立了小微企業轉續貸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小微企業轉貸方式創新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生產經營正常、符合產業轉型升級方向、具有較好市場前景、有轉貸需求的小微企業實行名單制管理,約定轉貸額度,加大貸款投放。目前共有123戶小微企業納入名單管理,已對8戶小微企業7925萬元貸款進行了轉續貸,切實有效地緩解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困難。
完善利率定價,降低融資萬x市。該行針對利率市場化加快推進實際,制訂《利率定價管理辦法》(試行),對外綜合考慮企業信用等級、經營情況、以及貸款品種、擔保方式,采取目標利率浮動模式,實行差別化定價,對守信用、貢獻度大的企業實行利率優惠,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目前在該行凡是近三年連續發生業務無不良信用記錄的小微企業均享受優惠利率,執行利率較一般客戶下浮三十個百分點。并通過設立監督電話、公示牌、短信告知等方式,做到服務質價公開、優惠政策公開、效用功能公開,切實做到減費讓利、扶小助弱、應免盡免,切實做到小微企業貸款無收費項目和附加條件。
加快產品創新,破解融資難題。該行抓住上級部門“風險補償資金惠企”政策,聯合財政局、科技局、鼎力擔保公司開辦了“科技型中小企業風險補償資金池項目貸款”,利率上浮不超過人發銀行公布的貸款基準利率的30%,貸款額度為資金池額度10倍,單戶貸款不超過500萬元。目前對25家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10655萬元,支持項目貸款主要涉及苗圃、家具生產及銷售、信息、機械制造、化工等行業,實現了農商行貸款對科技型企業由“輸血”向“造血”功能的轉型,推動了技型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