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樣
不做含羞草
小樣
你是一個害羞的人嗎?害羞有先天性的,即氣質性害羞,生來就有一種膽怯的心理;也有后天形成的,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說話,一見到生人就臉紅。其實,害羞是一種害怕心理的表現,擔心自己的缺點暴露出來,因而不敢表達。這種心理障礙,會阻礙人際關系的正常發展。
下面,我們先看一個例子。
李羽(化名)有一副甜美的面孔,很多人都喜歡她,她卻顯得很孤僻。特別是在舞會上,她經常找一個角落獨自坐下,從來不接受別人的邀請。其實,李羽在心里非常希望能在同學面前跳舞的,因為她以前學過,有這方面的才能。每當有男生來請她跳舞,她總是很緊張,甚至感到了恐懼,所以一直不答應對方。
老師很細心,早就發現了這種情況,就找李羽談心,而每次她都封閉自己,怯怯的樣子,讓人很心疼。后來,老師把這一情況反映給了李羽的家長。原來,李羽的媽媽一直限制女兒與別人交往,她的理由似乎很充分,怕美麗的女兒受到傷害。找到了癥狀后,老師決定邀請李羽的媽媽來參加一次舞會。這一次,李羽依然躲在角落里,看著別人翩翩起舞。媽媽看到女兒孤僻的樣子,顯然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這時,老師走過去,對李羽說:“請你跳一支舞,好嗎?”李羽看著老師,很窘迫地搖著頭。這時,老師又說:“來吧。我知道你會跳舞,為什么不展示一下呢?你看,老師以前也從不跳舞的……”聽了老師的話,李羽硬著頭皮站起來。隨著舞曲,老師帶著李羽,進入五彩繽紛的舞池。沒多久,李羽就適應了舞步,同學們都投來了驚訝的目光。“原來,她也會跳舞呀!”“是呀,你看她跳得多好呀!”“以前,我們怎么沒發現呢?”……同學們小聲議論,也對李羽刮目相看了。
老師跟她跳了兩曲之后,就有男生來請她跳了。李羽先遲疑一下,但還是鼓起勇氣接受了。直到此時,李羽才意識到自己是很討人喜歡的。在媽媽和老師的幫助下,李羽走出了孤僻,克服了羞怯,變得非常自信。她的周圍有很多朋友,而他們總是被她的自信、快樂所吸引。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限制孩子交往并不是為孩子好。恰恰相反,那樣做只會造成孩子的苦悶與孤僻。為了美好的前程,孩子要在生活中養成樂觀的性格,不斷擴大交際圈。
那么,你是一個害羞的人嗎?做下面的小測試吧。
問題:你去一位朋友家玩,可具體地址記不清了,你憑記憶來到一戶人家門前,不確定這就是朋友家,這時你會怎么做呢?A.摁響門鈴,等人開門確認。B.打電話向朋友確認。
C.先在門口觀察一下或向附近的人詢問。
結果:選擇A項:你是個十分自信的人,很少拘謹,這使你能抓住更多施展才華的機會,但你需要注意做事的分寸。選擇B項:你是比較害羞的人,這會給你造成一些障礙,如果處理得當,害羞反而會成為你惹人喜愛的因素之一。選擇C項:你的害羞心理較重,對自己缺乏信心,不喜歡公開亮相,無意與他人競爭,遇事猶豫不決,很不善于交際。另一方面,你為人謹慎,勤于思考,遇事會為他人著想,這也是你的長處。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大多數孩子在陌生的場景或遇見陌生的人,都會表現出緊張與不安,這時家長不必操之過急。孩子的勇敢、開朗不是立竿見影的,而需要家長的耐心教導,以及個人的不斷努力。此時,家長可以這樣做:
1.要對孩子進行情感投資。對于孩子的優點,家長要及時表揚,使他為自己驕傲,從而增強自信心。平時,家長還要深情地注視孩子,和孩子進行溫馨的身體接觸,一心一意地關心孩子。
2.采用技巧提升表現力。內向的孩子置身于集體之中,就一句話都不想說;對此,家長可以在親朋好友面前,經常性地開展“講故事”、“唱歌”和“藝術表演”等活動,讓孩子扮演角色,多給孩子提供展示的機會,并適當地鼓勵。
3.在游戲中培養主動性。鼓勵孩子多參加社會活動或各類比賽,以此來結識朋友,在集體中增進了解,加強友誼,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益的。即使孩子之間出現了紛爭,這也沒什么大不了,因為矛盾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這時,家長要指導孩子從大局出發,以包容之心待人,才能營造一個良好的人際環境。
4.請老師幫助指導。集體生活最能鍛煉孩子,所以家長要做個有心人,主動與老師聯系,把孩子的特點、興趣等向老師介紹,請老師多關注孩子。在學校,老師也會鼓勵孩子加強交流與互動,在藝術節、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活動中提升自己的表現欲望。
5.在生活中訓練孩子。生活是一個大舞臺,家長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讓他在各種體驗中不斷成長。比如:周末讓孩子做飯,讓他體會一下勞動的樂趣;比如:讓孩子制定一個出行計劃,然后一家人來一次短途旅行;比如:讓孩子單獨去購物,去推銷一種商品,從而鍛煉孩子打交道的能力。
總之,如果孩子早期表現潛力不突出,家長也不要灰心,大器晚成的人確實存在。但是,孩子不能一直孤僻下去,見人就害羞。這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提示,需要家長精心呵護和不斷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