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明
廣播情感節目曾經是電臺“影響力”最大,聽眾參與人數最多的節目類型之一。在上個世紀,全國廣播情感節目不下300 余檔。這種繁榮持續了近10年。2004年之后,廣播媒體各個欄目創收的任務日益繁重,很多電臺晚間的情感傾訴節目越來越被藥品咨詢廣告所取代,而情感疏導節目則被直接包裝成為“性知識普及節目”。①充斥著藥品售賣和性知識的節目,使一些聽眾感到反感,選擇了逃離。與此同時,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帶來了信息資訊傳播的極大便利,廣播受到了嚴重的沖擊,聽眾大批流失。在這種大環境下,情感節目也同樣不能例外。廣播情感節目逐漸走下了舞臺中心,網絡情感專欄、電視情感節目則風光無限。業界和學界很多人都在思索一個問題,廣播情感節目路在何方?
在廣播情感節目整體式微的格局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神州夜航》節目,卻以其巨大的影響力和成功的節目運作方式,受到業界和學界的關注。有學者指出《神州夜航》成功主要有如下幾點:一是善于從聽眾心理需求和節目定位尋找選題;二是通過廣播聲音結構,節目結構等方面的合理組合有效提升節目的品質;三是借助主持人的親和力成就了節目和主持人之間的高度親和力和融合。②《神州夜航》節目的成功,固然有上述幾個方面的原因,但其有一批具有極強競爭力的主持人隊伍,也是成功的關鍵因素。筆者選擇了《神州夜航》主持人青音,分析她自身競爭力強大的因素,希望能夠給其他同類廣播情感節目帶來啟發。
主持人競爭力之一:節目主持人自身是心理專家,以專家的視野去指導別人。我國廣播情感類節目走向低谷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眾多節目存在一些通病。如就節目選題而言,基本集中于情感類民生新聞、婚姻情感問題、婆媳關系問題、子女教育問題等。面對這些日常問題,一些電臺主持人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要么要求聽眾全部聽他的,主持人“意見領袖”的作用被無限放大;要么由于缺乏法律常識,或者法律意識淡薄而胡亂“支招”,造成不好的影響。③
作為情感類節目,回答聽眾的情感咨詢必然要涉及到如何去解決情感問題。這看起來好像沒有什么難度,但是在專業化社會,任何知識領域都存在著縝密的專業分工。回答聽眾的各種心理情感問題,最佳是主持人自己成為心理情感問題方面的專家。青音在這方面的專業成就和知名度,是眾所周知的。
青音是中國大陸唯一一位在心理治療師和節目主持人兩個專業領域跨界傳播的知名媒體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資深情感節目主持人、CCTV 特約心理專家、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北京市社工委“潤心工程”心理專家組成員、國際國內知名企業特約心理培訓講師、專欄和暢銷書作家。她是中國的主持人里最懂心理治療的人,也是中國的心理專家里最會主持節目的人。④
擁有15年專業的理論學習和實踐,讓她在節目中面對情感問題時游刃有余。對于一些社會熱點如親子沖突、女性個人成長和夫妻關系等,她都能給予專業的意見。在回答聽眾問題時,她不像一些主持人那樣,強勢要求聽眾全盤照做。她認為,主持人和聽眾是朋友,而不是他們的導師。主持人要做的是根據聽眾的問題給出合理的建議。至于采不采納,做出何種決定,選擇權在聽眾手中,主持人不能代替聽眾做選擇,每個人的選擇決定了他自己的道路。給予專業的意見和建議,而不強迫聽眾聽從——這樣一種友善,平等的交流方式,獲得聽眾的喜愛是自然而然的。
主持人競爭力之二:主持人自身從事公益,同時把聽眾、粉絲變成公益人士。2014年初,青音開設了她的公眾微信號“青音”,不到九個月的時間,她的公眾號已經擁有了30 萬粉絲,每天有超過2 萬條互動信息,成為中國影響力最大的心理、情感微信公眾號。青音也成為國內廣播界新聞微博和公眾微信粉絲最多的人。
有了這樣大的影響力,青音決定借由自己既是媒體人又是社會心理工作者的跨界身份,搭建一個有效的心理幫扶平臺,“啟動‘音符·愛計劃’公益基金,關愛抑郁癥患者、關心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更關心每一個心理蒙塵的人。”⑤
在關愛抑郁癥公益聯盟活動現場,還獲得了許多其他知名主持人的共同支持,他們是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張越、郎永淳,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海陽、北京電視臺主持人文文、旅游衛視主持人林恒。
利用主持人自身巨大的影響力,團結其他媒體知名人士,從事公益活動,吸引聽眾、粉絲也成為公益人士,參與到社會公益事業中來,其效果明顯是積極的。主持人通過公益活動,以及公益活動后續不斷的報道和曝光,提升了自身的媒介形象,同時也提升了所在媒體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
主持人競爭力之三:主持人成為自媒體人,促成個人和所在媒體的雙贏。青音以心理學方面的專業特長和社會知名度,和國內視頻網站愛奇藝合作,打造了中國第一檔心理脫口秀節目《聽青音》。該節目從心理學的視角解讀生活中各種熱點話題、社會現象、情感難題,行為怪癖,采用“輕心理”的方式娓娓道來,讓心理學更通俗也更生動。節目自2014年10月在愛奇藝上線以來,廣受觀眾好評。⑥從開播到2014年12月23日,《聽青音》的前臺點擊量已經突破1000 萬大關。截至到2015年1月17日,前臺點擊量已經突破1600 萬大關,達到1623 萬次。自2014年10月份至今,已經播出15 檔節目,其中點擊次數超過100 萬的就有9 期,占60%以上,節目熱度讓人驚嘆。
火爆的網民點擊,體現了青音對于當前時代國人情感困惑的了解,對于熱點的把握。穿著打扮、個人感情、家庭婚姻等,看起來是小事情,但在節目中卻得到了生動活潑的解讀和演繹,讓人覺得這些內容絕對不是小事,從而欲罷不能。正如節目中的小片花講的那樣,很多人是看了這些視頻節目之后,再馬上去尋找音頻,去收聽青音的廣播節目《神州夜航》。自媒體的成功和主持人所在媒體,通過這個節目影響的不斷擴大,獲得了雙贏。
主持人競爭力之四:關注新生代人群如90后、95后年輕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現代社會媒體所受到的競爭威脅是全方位的,受眾的流失可謂是致命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個媒體的受眾群體逐漸老化,將來的前景堪虞。不斷出現的年輕群體,成為每個媒體必須爭奪的關鍵人群。
時間進入了2015年,最早的90后,已經到了25 歲的年紀,早已成年。而95后也進入了20 歲。按照我國法律規定18 歲成年來計算,97年出生的年輕人也已經成年。這樣一個數量龐大的新生代人群,和社會中已經成為中堅力量的60后、70后、80后有很多區別。他們成長在中國經濟繁榮發展的時代,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經歷的、所接觸的事情和他們的前輩有很大的不同。他們處于人生的成長期,很多方面還處于發展之中,沒有穩定下來——學習、工作、愛情、家庭、婚姻、房子等諸多問題都交織在一起。他們的行為特點、思維特點、認知特點、情感特點等,有著這個年代人的鮮明印記。而這些特點,需要媒體人敏銳去發現去把握。
青音在她的節目中,敏銳地注意到這一點。針對90后、95后群體的心理和情感需求,青音首先是推出了相應的節目選題。這在她主持的廣播節目中充分體現,也表現在《聽青音》節目中。看看這十多期的選題:抑郁癥離你有多遠(2014年10月10日),切中社會現實,據相關部門統計,我國成年人當中有近七分之一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癥,而且這個龐大的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年輕人;推倒大叔你行嗎?(2014年11月13日),選題為當前很流行的蘿莉愛大叔的現象;分手如何漲知識?(2014年11月20日),選題為年輕人戀愛分手的現象,這對于當前大學生群體95%以上的“畢分族”(畢業就分手的群體)而言非常具有參考意義;腦殘粉,我和你什么仇什么怨(2014年12月18日),針對一些年輕粉絲瘋狂追星的行為……這些選題正是這些90后、95后的年輕人關注的。
其次,恰當使用90后、95后的語言詞匯。語言是傳播的媒介,也是溝通的橋梁。網絡時代,新的語言和詞匯表達日新月異,層出不窮。作為主持人必須敏銳捕捉到這些變化,加以運用,以求和這些年輕人達成心靈的共振和契合。青音做到了這一點,如她的節目“算準你的命,就是這么任性”(2014年12月25日),“就是這么任性”即是2014年我國十大網絡流行語。還有很多如“女人Hold 住黃金時代完全攻略”“你憑什么要暖男”、渣男、媽寶男、直男癌等,這些語言詞匯一下就拉近了主持人與90后、95后聽眾的心理距離。
最后,是青音清新自然的主持方式。青音的廣播節目給人突出的印象是清新自然,給人非常親切的感覺,如春風拂面,在午夜給人帶來心靈的慰藉和溫暖。看她的《聽青音》更是有直觀的認識,對于所談話題成竹在胸,侃侃而談,清新自然,平和風趣,時新的新聞事件和熱門詞匯信手拈來。對于不愿意受拘束,討厭說教的90后、95后群體而言,這樣的節目他們實在是找不到不喜愛的理由。
如前所述,廣播情感類節目成功的因素很多,主持人自身強大競爭力只是其中一個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廣播情感節目有一個很大的特性,那就是很多節目的成敗和主持人自身的能力和影響力息息相關。因此,在我國廣播情感節目當前整體式微的情況下,加強對主持人的培養,打造節目主持人強大的競爭力,不失為廣播情感節目提升品質的有效途徑。
注釋:
①黃 卉:《廣播情感節目發展與走向》,《傳媒觀察》2009(5)。
②申啟武,安治民:《從<神州夜航>看廣播情感類節目的運作模式》,《中國廣播》,2009(7)。
③呂曉軍:《我國情感類廣播談話節目策略研究》,黑龍江大學2013年碩士學位論文。
④青音,百度百科。
⑤愛奇藝搶得《聽青音》 獨播成為視頻網站殺手锏,網易。
⑥“音符·愛計劃”關愛抑郁癥公益聯盟啟動儀式在京舉行,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