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鳴
夏季警惕心絞痛
李艷鳴
醫學專家研究證明:夏天炎熱,人體流汗多,身體容易因缺水而造成血液黏稠,就會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情況。
對于心絞痛,很多人會認為發作時心前區疼痛了就是心絞痛。其實,心絞痛有很多“花樣”。心絞痛可以是典型心絞痛,也可以表現為不典型心絞痛。
典型的心絞痛表現為心前區悶痛,有可能會放射到左前臂處,持續時間一般小于5分鐘,還會伴有胸悶、出汗,服用硝酸甘油或休息后就會有所緩解。典型心絞痛多見于中青年,而對于老年人來說,由于感覺變得遲鈍了,心絞痛的發作更多是不典型的。不典型心絞痛主要表現為疼痛的位置不典型,如可以出現牙痛、頭痛、肚子痛等,有的發作時甚至不會有疼痛感,而是表現為胸悶或突然之間全身乏力,血壓偏低等癥狀。心絞痛雖然以“痛”命名,但發作時不痛的案例非常多,因為其發作時癥狀不典型,很容易被誤診,老年人尤須注意。勞累、情緒激動、飽餐、氣溫驟降等都是誘發心絞痛的因素。
冠心病患者發生心絞痛,尤其應該注意。首先,心絞痛發作時,應立刻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但血壓值低于120,最好不要服用硝酸甘油,因為此藥有輕微的降壓作用,服用后會加重低血壓的情況。第二,如果是穩定型心絞痛,發作時血壓高于120,但心律在75以上的,可以服用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β受體阻滯劑一類的藥物。第三,按壓穴位幫助緩解不適,如按壓“內關”穴、“胸痛”穴、“合谷”穴等,按壓力度為感覺有酸麻脹痛感,一般按壓10分鐘左右即可。第四,心絞痛發作時要保持冷靜,如果服藥15分鐘后癥狀仍沒有緩解,或者在服藥時出現汗多、心慌、頭暈、胸痛加重、呼吸困難等現象,要到醫院急診。
心絞痛來得快、兇、狠,對其預防尤為重要。醫學研究表明,對于心絞痛的預防,夏天和冬天的重點是不一樣的。夏天人體出汗多,身體容易缺水,血液變黏稠而誘發心絞痛。因此,醫生建議,老人夏天每天要補充2000毫升以上的水,可分6~8次喝完,一次250毫升左右。除了流汗多會導致身體缺水外,夏天也要防止中暑、拉肚子、嘔吐等不適,這些不適也會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還可吃一些活血的中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也可用三七、紅景天、丹參、川芎煲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