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雯
摘 要 根據園林綠化的要求和特點,總結園林綠化實踐中的經驗。并結合本領域內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園林綠化大樹樹種的選擇、園林位置選擇、移栽種植實踐和后續養護等幾個方面入手,綜合敘述我國現階段園藝行業普遍適用的一般性園林綠化大樹移植技術及其方法,以期對我國園林綠化大樹移植的成活率有所裨益,促進我國園藝業的發展,改善我國人民的生活生存環境。
關鍵詞 園林綠化;大樹移植技術
中圖分類號:S723;S73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30--02
我國擁有悠久的園林技藝歷史,其中揚名海內外的要數清朝皇家園林圓明園和江南地區的蘇州園林,兩者集時代能工巧匠之精血和時代文化之大成,給我國園林綠化技藝增添了濃墨重彩的光輝一筆[1]。伴隨著我國民眾生活質量和水平的提升,民眾對于生活生存生態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園林綠化行業伴隨著我國經濟更加開放、民眾環保意識的覺醒而茁壯成長。
大樹移植就是指樹木胸徑在10 cm以上,且能夠保持樹冠和樹木現狀的樹木地理位置的移植。在我國園林綠化中大樹移植一直是一個難度較大的課題,但是大樹移植對于綠化環境、改善城市綠化布局、提高城市綠化功能都能夠發揮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在現代化的城市中,如果缺乏必要的大樹作為綠蔭,那么城市綠被看起來就顯得低矮,沒有歷史積淀,缺乏必要的庇蔭場所[2]。園林綠化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標準的重要尺度之一,是提升城市品位、滿足市民日常生活鍛煉的需要。因大樹特有的大樹冠和大樹的綠化效益,大樹移植能夠最好、最迅速的使城市的綠化達到預期效果,尤其是在城市園區建設和改造中,大樹移植在園林綠化方面更是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作用[3]。本文將重點探討我國園林綠化大樹移植的方法和技術,并融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理論上就我國現階段園林綠化大樹移植進行簡單的闡述和分析。
1 大樹的選擇
1.1 樹種選擇是關鍵
樹種的選擇需要以適應當地自然地理環境為基本前提,不能盲目選擇那些根深葉大美觀的樹種,要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來并結合社會現實需要,在多種樹木之間進行合理的選擇。樹種的選擇必須與當地自然環境相協調,符合城市社會發展的需要,并兼具放蟲抗病、凈化社會空氣的作用,不能僅僅只考慮到樹種的美觀。
1.2 樹齡要年輕,樹木能夠擁有很好的長勢空間
樹齡要盡可能選擇樹齡較小、長勢空間較為寬廣的樹種。樹齡較小是為了使樹木在移植之后能夠在較長的時間內不需要對原有樹種進行更換,節約社會資金和資源。樹木的長勢空間較好,為了盡快達到預期綠化環境的要求,樹木的長勢空間需要與社會綠化期望相協調[4]。樹木長勢空間直接影響到移植后樹木的綠化效果,因此,在大樹移植以期應當對其進行透徹細致的調查,現階段我國大樹移植選擇的普遍標準為:首先是否有人為損害和病蟲害,其次是大樹根系是否發達,根系系統是否完好,最后是樹木的樹干要粗壯筆直,樹葉枝條與樹干協調搭配。
2 園林綠化樹種移植地址的選擇需要與樹種的類型相適應
由于我國地大物博,地域橫跨東西南北數千公里,地理性質非常復雜特殊。因而各地在選擇樹木物種時需要考慮當地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在選擇合適的樹種的基礎上選擇土質相對比較適宜樹木生長的區域,并且能很好地實現樹木的綠化價值和經濟社會價值。
3 移植實踐的選擇
移植時間的選擇需要綜合當地園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樹種的移植要求。一般而言,早春和中秋到12月中旬一般適宜大樹移植。此時段溫度較為溫和、氣候適宜、土壤中水分較多比較適合樹木的生長,有利于樹木根系的扎根和樹木機體損傷的修復。
4 移植技術
首先,斷根需要結合大樹胸徑挖一個直徑能夠包含大部分樹木根系的圓圈,一般要比樹木胸徑大3~5倍為宜,各個樹種有不同的要求,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具體分析。其次,斷根一般要在移植土球2/3為宜,進行必要的修根包扎,以便樹木能夠成長。對于那些難以移植的樹種,現階段,我國園藝界普遍采取6號GGR生根粉液并將其與泥土相攪拌,并涂抹在根系切口處,隨后將樹木移植到松軟的肥沃土壤中,并進行嚴格的人工管理。斷根后的樹木要注意人工的養護和栽培,旱季需要進行必要的澆灌,雨季則要注意防止樹木根系因雨水浸泡而腐爛,做好保護支架,防止其傾倒。需要注意的是斷根后需要立馬進行必要的移植處理,否則很難保證成活率。
修剪樹木的枝葉可以參考一般花卉的修剪。這里的樹木的修剪一般是以修剪樹木的枝葉為主,修剪枝葉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樹木的生長特性來進行。修剪時,刀口要盡可能保持平整,一般枝葉重新發芽,要保持樹干和枝葉之間的均衡,以保持樹木的美觀。
移植要保證移植穴位能夠比樹木土球大40 cm左右,要比之深大約0.5 m,穴位要保持一定的有機肥,土壤要松軟適宜。填埋是要注意分層次進行填埋,均勻填土,按照樹木生長的需要對不斷土層的土壤土質進行合理構筑。樹木移植要讓樹木能夠盡可能多的吸收陽關和水分,把握移植方向對于樹木的生長很關鍵。此外,需要按時對樹木進行澆水,不宜過多,水分過多不利于樹木根系的生長。
5 移植后的養護和管理
總結我國現階段園林綠化大樹移植后死亡的現象可以發現,大部分樹木都是在樹木移植后沒多久就已經死亡,因而做好樹木移植后的管理和養護工作對于樹木移植依然很重要。大樹移植后死亡是因為大樹根系遭到人為破壞,大樹的生命循環和生存機能大大降低,失去吸收水分的功能,從而導致去生態循環和水分代謝功能失衡而枯萎死亡。因此,如何保持大樹移植后能夠保持樹木吸收充分水分,維持其水分代謝功能成為提高大樹移植成活率的關鍵。以下是筆者總結現階段我國園林綠化中大樹移植后的養護和管理的普遍做法。
5.1 給樹干穿上“衣服”,保持其水分不至于散失
給樹干穿上衣服是指將一些雜草、麻繩之類的東西綁在樹木的較為粗壯的樹干上,并進行必要的保濕處理。此外,可以給大樹“打吊針”,通過一些人為的手段來保持樹干的濕潤。
5.2 采取多種措施促進大樹新根的生長發育
為了促進大樹新根的生長,可以采取生長素處理、保持土壤濕潤、保護新芽的土辦法來促進新根的生長發育。保持土壤濕潤的同時需要預防病蟲害和水害,給樹木噴灑必要的農藥,挖好防水溝,保持大樹根系空氣流通順暢,促進樹木光合作用,提高新根的生長速度。
參考文獻
[1]蘇小萍.探討城市園林綠化樹木養護管理方法[J]現代園藝,2012(22).
[2]崔軼林.室內綠化植物選擇及管理[J]新疆林業,2011(3).
[3]趙國偉.談園林施工過程中質量管理[J]科學之友,2011(12).
[4]白三平.觀賞植物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J]綠色科技,2011(11).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