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健 李煜
摘 要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城市化的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周邊鄉鎮、村落和舊民居在這一快速進程中逐被漸瓦解,政府的大量征地與舊房拆遷的不斷增加,使回遷居住區更多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里。基于此,以實際工程為案例,就回遷居住區外環境景觀提出規劃的意見,通過實踐與理論的緊密結合,為居民回遷房外環境景觀設計提供一些參考和意見。
關鍵詞 居民回遷;居住區;外環境;景觀規劃
中圖分類號:TU984.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30--02
近年來,在城市化進程的飛速發展中,由于政府修建道路、房地產開發以及久民居改造,大量城市周邊鄉鎮村莊和舊民居居民的住宅用地被征用。依照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在征用居民用地的過程中,需要對被征用拆遷的土地使用者及房屋產權所有人給予相對應的補償,而最常規的補償措施就是居民回遷居住房。
從社會層面來看,它的建設對節約土地資源,提升城市土地使用率,改善城市建筑分布結構以及城市整體美觀都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相對與以上優勢,它也因為其特殊的經濟主體、分配方式和操作模式,而與其他商品居住區存在一定的差距[1]。
1 居民回遷居住區外環境景觀特點
1.1 位置偏僻
居民回遷居住區選址多屬于土地利用價值低的交通不便區域、城市邊緣位置,這些區域大多距離市中心繁華地區較遠,配套的服務實施也比較有限,周邊土地也多處于開發階段。如何使之有效地與整個城市系統完美接通是首要規劃設計任務。
1.2 高層為主
居民回遷居住區多數都是高層或超高層建筑為主,住房容積率極高,與之相對應的就是相當大范圍要求的消防通道和消防登高撲救面場地的占用,加上與居住人口相對應的地上地底車位以及回車場的規劃設計,無形之中將本就有限的室外空間分割占用掉,如何讓各個外部環境節點自然的貫通起來,是一項必不可少的規劃設計重要任務[2]。
1.3 成本有限
相對于其他商品房而言,居民回遷居住區無論自選址、招商、投標和資金投入上,開發商投資和政府出資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資金條件下,規劃設計出質量較高的外環境景觀,既是當下最該思考,也是景觀規劃設計師們不得不攻破的難題。
1.4 外環境景觀重視度低
本著居民回遷居住區多用于拆遷居民住房安置為目的,在居住區的建設過程中,能省則省、能湊合就湊合,更多是為了滿足住宅需求,而忽視了居住區外環境景觀的建設,直接導致居住區外環境如同城市“孤島”一樣,沒有一絲活躍生機在里面。
1.5 入住人群收入低
由于回遷居住區多屬于村落拆遷和舊房改造,大多數入住人群屬于低收入人群和靠種地或打工的村民,收入水平低。在規劃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結合讓你住人群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和職業等相關因素,做好配套設施的規劃設計,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務。
2 居民回遷住宅區外環境設計策略
2.1 總體布局規劃設計
在每個居住區的規劃設計階段,居住區的總體布局多只是著眼于滿足建筑物日照間距、符合消防硬性指標以及地面停車位數量等客觀居住區要求,而忽視了對于居民入住實際居住使用需求以及小區外環境景觀的營造,所以在總體布局階段,在保證消防硬性指標的前提下,在外環境景觀規劃設計階段應最先對小區的外環境場地總體布局進行優化,既保證住宅建設各項指標要求與對應功能,還能更好地營造外環境景觀,體現居住區的人性化設計。
2.2 居住區消防組織設計
因居住區高層住區的建筑固有特殊性,以及相關行業法規對消防通道及登高場地占用了大塊的場地的硬性指標,在景觀規劃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在保證和不影響原有功能的前提下,賦予這些分場地新的功能。例如,消防通道通過鋪裝紋理及裝飾模塊的變幻使得空間氛圍更加活躍;登高撲救場地的周邊布置工藝座椅或景觀亭、廊架、景墻等;回車場地可以在地面利用分隔條或劃線形式劃分成廣場舞平臺或是羽毛球場。
2.3 居住區綠化種植設計
綠化是居住區外環境景觀的關鍵因子,也是聯通各個景觀節點空間營造意境的關鍵所在,對于建設紫資金限制回遷居住區,除去道路網鋪設、休閑游憩場地及構筑物資金投資之外,用在景觀綠化的資金很有限,這對景觀植物規劃設計提出了難題,作為園林設計師的作者認為,居住區景觀植物配置應遵循鄉土樹種為主、中小規格為主、四季常綠、三季有花。
3 案例分析
3.1 云南城投昆明湖回遷房景觀設計
該場地位于昆明市盤龍區北部上壩村,回遷居民多為原上壩村村民,占地9.4萬m2,場地內有7個回車場,8個登高撲救面。在設計過程中,對7個回車場地面進行高度硬化處理,之后在場地表面進行再次壓實,并鋪設了彩色花紋式高強度透水磚,不但滿足回車場的基本功能需求;同時,花紋圖案也使得生硬的地表有了些許生極;在登高撲救面的處理上,選擇嵌草磚的引入,是的光禿禿的地表也披上些許綠意。不僅如此,這兩種場地在完成自己任務的同時,還可以為居民提供健身場地。
3.2 昆明市官渡區金馬悅城回遷居住小區景觀設計
場地位于昆明市官渡區金馬立交橋南側,占地5.3萬m2,該場地由于臨近高架橋,場址狹長,4棟高層依次由東到西排布,樓宇樓間距緊湊,大部分宅間綠地被登高撲救面占用,為了增加景觀效果,在設計過程中,選擇嵌草磚鋪地登高撲救面,在場地西側建造一個條形的綠化帶,植物選擇主要以昆明鄉土樹種為主,控制樹種規格,以喬灌配置為主,在入口區及中心休閑空間重點配置,疏密得當,烘托了良好的背景環境。場地內設置工藝座椅或景觀亭、小廣場、花架和景墻等,最東側設置籃球場與羽毛球場兼用的活動場地,供居民活動健身。
4 結語
居民回遷住宅建設是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關系到居民安居樂業,也直接影響城市整體形象問題,需要得到社會的更高關注度。
作為園林景觀設計行業人士,筆者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充實自己,通過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把更好的設計運用到居民回遷住宅區外環境設計中。
參考文獻
[1]何平.彭重華.城市綠地植物配置及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2]張水英.淺論城市園林綠化景觀的規劃設計[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7).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