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光 徐龍鑫 李亮 朱麗莉
摘 要 我國養雞業歷史悠久,在新常態下,面臨著諸多新挑戰,也有新機遇。準確分析我國新常態下養雞業的新機遇與新挑戰,對于養雞業轉型提升,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基于此,分析了新常態下我國養雞業的8個挑戰和6個機遇。
關鍵詞 新常態;養雞業;挑戰;機遇
中圖分類號:F326.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30--02
我國養雞業有著悠久的歷史,大大小小的養雞場遍布城鄉各處,形成了很多養雞專業縣、鄉鎮、村,就連普通的農戶家中也會養上幾只雞[1]。雞蛋、雞肉營養成分高,人們有吃雞蛋、雞肉、喝雞湯補充營養調理身體的理念和傳統,因此,雞產品的消費市場也很大。近年來,由于市場形勢和人們對于健康的理念發生變化,在新常態下,養雞業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挑戰、把握機遇,提高附加值和經濟效益,提高市場競爭力,使養雞業健康快速發展呢,下文做出分析。
1 新常態下養雞業的新挑戰
1.1 喂養成本增加
近年來,受國際市場影響,糧食、飼料、能源價格上漲,喂養成本大大增加,養殖成本到了歷史最高水平,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勞動力、飼料等養雞成本價格還會增加,在同樣的價格下,壓縮了養雞業的利潤空間,增加了經營的風險和難度[2]。
1.2 世界經濟下滑的影響
近年來,世界經濟受2008年引發于美國的金融危機影響,仍在緩慢復蘇中,經濟持續低迷,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地經濟和各個行業不同程度受到波及和影響,我國養雞業也不能幸免[3]。
1.3 重大疫情疾病的影響
近年來,畜禽業頻發疫情疾病,前幾年暴發的“禽流感”使整個養雞業都進入了冬天,人人“談雞色變”,養雞業虧損相當嚴重。一旦暴發疫情疾病,養殖的雞非病即死,養殖戶損失慘重的同時,市場價格暴跌,人們消費意愿降低。
1.4 普通疾病的影響
除了重大疫情,還有普通疾病影響著養雞業。在我國的鄉鎮農村,養雞業能處于粗放式管理生產狀態,大量糞便和其他廢棄物無法快速有效處理,疾病發生較為普遍,且多混合感染情形。由于多種疾病出現,藥品濫用亂用又出現了耐藥性細菌,增加了治療的難度。養殖亂用藥、濫用藥,又提高了養雞成本,并且降低了肉、蛋品質。
1.5 環保不達標
養雞業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如果不嚴格按照無害化環保操作規范處理,就會影響周邊空氣、水源,增加了傳染病菌的風險。有的企業有相關意識,處理技術不過關或者為減少成本未完全進行無害化處理,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
1.6 雞產品品質不能滿足市場需要
一方面,當代消費者對健康和環保越來越重視,對雞產品本身的營養價值和口感要求很高,市場上存在著高品質雞產品的需求。但出于生產環節的農戶和企業出于高品質雞產品投入大市場不明朗的考慮,大量生產普通肉蛋產品,如30 d出欄的速生雞等,普通肉蛋產品市場飽和,高品質產品仍空缺。另一方面,對雞產品殘留物的檢測技術越來越先進,健康標準提高,養雞業普遍存在的濫用藥物和飼料,導致很多殘留物檢測超標,被高端市場淘汰。
1.7 缺乏統一的飼養標準
目前,我國養雞業缺乏統一標準,各自為政自定標準,飼料、藥物和幼苗的質量標準欠缺,生產方式、疾病治療用藥規范、廢棄物處理等都沒有統一的規范,殘留物檢測也沒有強制性的推廣,這些都會影響整個養雞行業的發展和雞產品整體品質提高,進而影響整個養雞行業。
1.8 產業發展波動大
目前,我國的養雞業整體上未形成完善、開放的市場體系,各養殖經營主體各自為政、自產自銷,尤其是在基層,存在大量小規模粗放式經營的養雞場,不乏農戶大量散養畜禽,產業化集約化程度不高。由于養雞業門檻要求不高,投入成本小,很容易出現行情好一哄而上,行情差立刻一哄而下的情形,受市場影響波動大,抗打擊抗風險能力不強,容易形成盲目無序的競爭。
2 新常態下養雞業的新機遇
2.1 雞產品市場擴大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增多,過去屬于“改善生活”的雞產品已經成為日常最普通食物,越來越多出現平凡百姓的餐桌上,市場需求增大,國外市場也在擴大。同時,國內雞肉占肉類產量平均占有率仍然偏低,雞產品仍然存在很大的市場消費空間。
2.2 對健康理念的追求倒逼養殖主體生產健康有機食品
現在人們對健康和環保越來越重視,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對雞產品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追求綠色天然健康有機食品。這就要求養殖主體尊重市場要求,轉變經營理念,發展綠色雞產品生產,現在很多地方生產的“綠色”雞蛋、山雞蛋,雖然價格很高,但是依然受到消費者熱捧,對當前的養殖企業和養殖戶很有啟發。
2.3 養雞業將朝產業化、規模化發展
目前,我國養雞業發展水平整體不高,在基層仍然是粗放式小規模和散養經營,但是隨著市場的發展,在國內一些知名企業帶動下,養雞業漸漸朝著產業化、規模化發展,開創了從農戶到公司的一條龍式經營模式,在農村涌現了大量養雞合作社。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好處是生產飼養、治療疾病更加標準化,從源頭控制,提高產品質量,保證產品銷售,更好地抵御市場波動影響,保證了養殖主體利益。
2.4 相關企業或許會面臨強強聯合
目前,雞產品生產和加工企業多是地域性的,沒有哪一個企業實現了全國布局。市場發展規律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下一步或許會面臨著雞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聯手、整合的形勢,長遠來看對整個行業發展有好處。
2.5 雞產品深加工行業發展空間大
目前,我國雞產品養殖、加工行業仍處于產業鏈的低端,滿足于對雞產品做初加工,附加值較低。每加工一步,產品價格就會提高20%~40%。有報道顯示,我國出口國外白條雞在國外經過簡單加工后,產品價格是原來的2倍。未經加工或簡單初加工的雞產品價格比較低,容易受市場影響,經過深加工后,不僅價格大幅提升,受益更多,而且受市場價格影響小,降低了經營風險。
2.6 對無藥物殘留和符合衛生標準產品的需求
隨著人們健康理念和環保意識的增強,對食物的藥物殘留和標保衛生標準要求越來越高,一些殘留超標和不符合衛生檢驗檢疫要求的產品被無情淘汰。要求養雞業從業人員從源頭抓起,把好雞產品生產關,進行嚴格質量控制。第一,嚴格飼料,杜絕濫用添加劑和消毒劑、藥物。第二,在雞成長過程中,不準使用命令禁止的抗生素等其他藥物,確需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藥物,應在專業人員指導下,按時、按量使用,不得濫用多用。第三,嚴格雞舍管理,及時清理廢棄物,避免傳染病菌。做好日常的消毒檢驗和疾病預防工作。
參考文獻
[1]李悅.美國養雞業歷史進程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家禽,2011(5):63,66.
[2]陳瓊.中國肉雞生產的成本收益與效率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3.
[3]楊智青,丁海榮,陳應江,等.江蘇省鹽城市養雞業健康發展的思考[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9):138-140.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