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梅
摘 要 鐵皮石斛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基于此,簡要介紹適合湘中地區的鐵皮石斛馴化移栽技術,包括煉苗技術、基質和栽培場地的選擇、移栽方法和架空栽培等方面,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 鐵皮石斛;組培苗;馴化;移栽;湘中地區
中圖分類號:S567.23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30-0-02
鐵皮石斛為蘭科石斛屬多年生草本植物[1],史稱“中華九大仙草之首”,具有抗衰老、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擴張血管等作用,在臨床與中藥復方中被廣泛應用[2]。野生鐵皮石斛主要分布地區為云南、浙江、廣東、廣西等省(區)[3],在湖南省新寧縣有野生資源分布。鐵皮石斛對生境要求苛刻,一般生長在高溫多濕的熱帶、亞熱帶的高山峻嶺、懸崖峭壁及巖石縫隙之間,生長速度緩慢、自然繁殖力極低。通過組織培養快速繁殖鐵皮石斛是解決種苗缺乏的有效途徑[4]。
鐵皮石斛種植技術的難關之一是組培苗馴化移栽[5]。湘中地區多雨潮濕,地栽鐵皮石斛組培苗容易爛根,移栽成活率低,故采用架空苗床移栽鐵皮石斛組培苗,可以排走多余水分,不會因水分過多造成爛根死苗,且可保證根系通風透氣,成活率可達90%以上。現總結出湘中地區鐵皮石斛馴化移栽的關鍵技術,供同行參考。
1 移栽前準備
1.1 煉苗
用于規模種植的試管苗應生長健壯、葉色深綠,肉質莖有3~4個節間和4~5片葉,根長在3 cm以上。移栽前先將瓶苗移至大棚煉苗21~35 d,遮光率為70%,至試管苗莖段肥厚粗壯且莖干稍硬化時為宜。這樣試管苗從恒溫高濕的環境向開放變化的環境過渡,可以慢慢適應自然溫濕度[6]。
1.2 出瓶
鐵皮石斛組培苗出瓶前,先將瓶蓋打開在室外放置,讓其適應自然溫濕度。2~3 d后將小苗輕輕取出,污染苗、裸根苗或少根苗分別放置。洗掉組培苗根部的瓊脂,以免發霉引起爛根,將裸根或少根組培苗根部置于100 mg/L的NAA中浸泡15~20 min進行生根誘導。污染苗經過清洗后,用800倍多菌靈藥液浸泡10~15 min。
蘭科植物晾根可顯著提高移栽成活率,鐵皮石斛組培苗出瓶后,應放置陰涼處晾干至根部發白后再進行假植馴化。
1.3 基質的準備
鐵皮石斛為氣生根,好氣性強,根系淺,故基質應疏松透氣、排水良好、不易發霉及無害蟲病菌。能用于作為鐵皮石斛的栽培基質來源較為廣泛,可用1 cm左右的碎磚瓦,木炭,櫟樹皮,杉木的切碎枝條,松樹皮、松球、碎刨花,樹木的須根、蕨根等。不宜用腐葉土、田園土等做基質。用樹皮作為基質,先須用水浸泡7 d排酸、殺蟲、殺菌后,再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農藥消毒后使用。各種基質可混合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樹皮。如碎磚瓦、木炭占1/4,樹皮、刨花、杉木切碎枝條占3/4,還可配上一定量的羊屎或人工制作的有機肥料顆粒。從目前的試驗來看,松樹皮、松球顆粒加上部分杉木枝、羊屎顆粒是較好的栽培基質。
1.4 栽培場地的選擇
鐵皮石斛原產區大多為溫帶和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冬季氣溫在0 ℃以上,故鐵皮石斛喜溫暖、多霧、微風和散射光環境,忌陽光直射和暴曬。在移栽過程中,要根據鐵皮石斛的生長習性,考慮當地的光照、溫度、濕度和通風等自然因素。湘中地區冬季寒冷、夏季高溫高濕,應選擇大棚架空移栽。架空移栽通風透氣,利于噴肥噴藥,移栽成活率高,節省勞動力。大棚棚頂覆蓋塑料無滴薄膜和70%遮陰網,棚內安裝噴霧系統,四周和入口裝40目防蟲網。棚內搭建架空高架種植床,用角鋼、磚頭、木條或方條等材料作為種植床的框架,鋪設孔徑為0.3~0.5 cm的塑料板作為支撐面,床寬1~1.2 m,架空高度30~50 cm。
種植床上鋪5~8 cm厚的基質,下層先鋪2/3的顆粒較大的基質(直徑1~5 cm),頂層再鋪1/3顆粒較細的基質(直徑1 cm以內的),然后攤平,上細下粗目的是給根系創造一個疏松、透氣且不易板結的條件,有利于提高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組培苗移栽前用0.3%高錳酸鉀或1 000倍多菌靈藥液對基質進行表面噴灑消毒。
2 移栽
2.1 移栽時間
移栽最佳季節應為日平均氣溫15~30 ℃時,氣溫過低或過高均不宜出瓶移栽。一般溫度不低于10 ℃,無霜、無雪的情況下都可以栽培,一般選擇春季、夏季和秋季定植,避免在冬季栽種。湘中地區的最佳移栽時間為3-5月。
2.2 移栽方法
移栽時先在基質挖2~3 cm深的小洞,將已晾根的鐵皮石斛苗輕輕放入小洞,用基質蓋好,注意不要弄斷肉質根。移栽密度為500株/m2,株行距為4 cm×5 cm。裸根苗或少根苗最好分開種,以便于管理。
3 移栽后的管理
3.1 溫濕度管理
鐵皮石斛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 ℃,應盡一切能力將溫度控制在這個范圍內。冬季應及時增蓋塑料膜,最冷時,離地面50 cm處的溫度不得低于0 ℃,夏季高溫季節,離地面50 cm處的溫度不能超過35 ℃。夏季高溫高濕時節,棚內須通風散熱,可采取的主要降溫措施為開啟微噴灌系統用水噴霧降溫及增加遮陰網。噴霧可達到降溫保濕的效果,每天噴霧3~5次,每次噴霧2~5 min;冬季低氣溫時節,密封好大棚,以防凍傷組培苗。鐵皮石斛最適宜在涼爽、濕潤、空氣暢通的地方生長。當溫度高于20 ℃時,應做到全天24 h進行通風。當溫度在10~20 ℃時,要求10:00-16:00通風。當溫度0~10 ℃時,要求10:00-15:00通風。通風時,應將棚兩頭徹底打開,以利空氣流通。
組培苗移栽初期濕度管理很關鍵。缺水易導致生長緩慢、干枯、成活率低;噴霧過多則導致漬水爛根,高溫高濕時易大規模發生軟腐病。空氣相對濕度以80%為佳,基質要“間干間濕”,即澆水時基質要濕透,但保證當天基質可呈“干”的狀態。切不可澆水過量,使基質總是處于潮濕狀態或者基質中有積水,此種情況很容易爛根、死苗。若空氣中相對濕度太低,可采用葉片噴霧、地面灑水等形式來補充水分。水的pH值在5左右為好,不要超過6.5,堿性強的水不利于植株生長,甚至會使生長惡化。
3.2 肥水管理
由于鐵皮石斛為氣生根,移栽初期主要施加葉面肥。葉面肥可以選擇硝酸鉀、磷酸二氫鉀、進口三元復合肥或稀釋的MS培養基等。定植3 d后可噴灑一次低濃度的百菌清進行病害預防。移栽7 d后,慢慢有新根長出后開始噴施1‰的硝酸鉀或磷酸二氫鉀,7~10 d噴1次,連續噴3次。長出新芽后每隔10~15 d噴3‰的三元復合肥。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62.
[2]張貴君.中藥鑒定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9.
[3]中國科學院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19):117.
[4]斯金平,諸燕,朱玉球.鐵皮石斛人工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進展[J].浙江林業科技,2009(6): 66-70
[5]馮杰,楊生超,蕭鳳回.鐵皮石斛人工繁殖和栽培研究進展[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1(1):41-43
[6]黃松,劉星華,劉宏源,等.鐵皮石斛野生轉家栽規范化種植(GAP)研究與產業化基地建設[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0(1):125-139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