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中國跨境電商試點進出口額突破30億元人民幣
中國海關總署日前發布數據,截至2014年年底,中國跨境電子商務試點進出口額已突破30億元人民幣。在出口方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底,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北京、蘇州、青島、金華、東莞、西安、南京、葫蘆島、銀川等16個試點城市先后開展跨境電商出口業務累計約20.4億元人民幣,出口覆蓋181個國家和地區。同期,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先后開展了跨境電商進口業務,共驗放包裹411萬余件,價值約10.1億元人民幣。
中科院預測:2015年中國物流業增加值將達3.24萬億元
近日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發布的“2015年我國物流業發展展望”報告預計,2015年全年LPI平均值會保持在54.7%左右,物流業增加值將達到3.24萬億元。報告并為2015年中國物流業的發展提出以下四點建議:一是以中長期物流發展規劃為導向,確保物流政策落地;二是科學指導物流園區建設,加大對物流業投融資支持;三是順應全球供應鏈發展趨勢,進行優惠政策扶持;四是加快電子商務與物流協同步伐,打造國際競爭力大型快遞企業。
中韓自貿區協定完成全部談判,港口海運等率先受益
近日,中韓雙方完成中韓自貿協定全部文本的草簽,對協定內容進行了確認。至此,我國迄今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領域范圍最全面的自貿協定完成全部談判。中國消費者將可以買到更多物美價廉的韓國商品。據了解,據中韓自貿區談判成果,在開放水平方面,雙方貨物貿易自由化比例均超過“稅目90%、貿易額85%”。協定范圍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共17個領域,同時,雙方承諾在協定簽署后將以負面清單模式繼續開展服務貿易談判,并基于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模式開展投資談判。
2014全球10大集裝箱港吞吐量排行榜:中國港口包攬七席
近日,中港網發布的2014年全球10大集裝箱港吞吐量統計排名表顯示,2014年,全球10大集裝箱港排行榜中,包括香港港在內的中國港口共包攬七席,余下的第二、第六、第九名分別由新加坡港、韓國釜山港、阿聯酋迪拜港摘得。前十大港口中,中國港口“軍團”完成的集裝箱吞吐量所占比重為68.6%,與上年68.7%的水平基本持平。2014年,全球10大集裝箱港口吞吐量排序依次為,上海港、新加坡港、深圳港、香港港、寧波-舟山港、釜山港、青島港、廣州港、迪拜港、天津港。2014年,全球10大集裝箱港“俱樂部”入門門檻已從上年的1300萬標箱提高到1400萬標箱,目前,全球1500萬標箱以上港口共9個。2014年,全球2000萬標箱以上港口共4個,3000萬標箱以上港口為2個。
發改委:今年重點建設中西部鐵路
據了解,到2014年底,全國鐵路運營里程達到11萬公里,公路通車里程達到446萬公里,沿海港口(含長江南京以下港口)2116個,通航的民用運輸機場202個。高速鐵路服務范圍覆蓋28個省區市,實現網絡化運營。近日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消息,今年發改委將推進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將重點抓好中西部鐵路、城際鐵路、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和普通國道“瓶頸路段”、內河高等級航道、新建干線機場等新開工重大項目相關工作。同時,創新投融資模式,進一步研究細化鼓勵社會資本進入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積極吸引社會資本,用好鐵路發展基金平臺,擴大鐵路建設資本金來源。

深圳港蟬聯全球第三大集裝箱港
2014年深圳港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403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26%,連續兩年位居全球第三。目前,深圳港擁有各類泊位159個,其中萬噸級以上67個,集裝箱專用泊位46個。截止至2014年9月,掛靠深圳港的國家集裝箱班輪航線227條,通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沿海內支線及外貿駁船航線47條,華南快線駁船服務網絡覆蓋泛珠三角51個碼頭,海鐵聯運班列12條,海鐵聯運箱量12.47萬標箱,同比增長7.37%。
外資快遞巨頭浦東布局空運物流中心
隨著國內海淘業務的快速增長,外資快遞正在加快建設物流轉運中心的步伐。日前,世界三大快遞公司之一的聯邦快遞與上海機場集團簽約的國際快件轉運中心建設項目,已在浦東機場動工,計劃于2017年投入使用。另一大快遞公司敦豪全球貨運也在日前宣布,投資1.15億元擴建其在浦東的國際空運倉庫,為客戶提供更優質服務。
海南建成2610個村郵站,快遞進村讓鄉親愛上網購
據悉,截至2014年底,海南省已建成村郵站2610個,全省18個市縣(三沙市除外)農村投遞頻次達到一周五班,投遞業務深度覆蓋所有自然村。村郵站的建立給村民帶來了不少實惠。一方面,郵政企業將村郵站與便民服務站對接,引入郵政信息平臺并疊加代收代繳、農資配送、助農汽油款、小額貸款等服務,完善農村郵政網絡資源的綜合利用;另一方面,快遞企業可充分利用這一平臺,積極接入,推動快遞服務下鄉進村,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和網絡購物的普及和發展。
跨境B2C貿易三年內超兩成,首個國際物流整合平臺啟動
據第艾瑞2014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研究報告統計,2014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預計為4萬億元,增長率為30.6%,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4.8%,預計2017年跨境電商在進出口貿易總額中的滲透率將達到20%左右。日前,國內首個跨境物流整合開放平臺——“蘭亭智通”啟動,在此平臺上,用戶可以搜索到從中國到海外目的地可選的所有物流公司,也可以在此平臺上選擇物流服務并自助下單。推出“蘭亭智通”的跨境電商蘭亭集勢目前是國內最大的B2C跨境電商,推出這一跨境物流開放平臺,可為中國賣家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便利。
順豐跨界綜合服務平臺,向完整供應鏈戰略轉型
順豐速運日前宣布已與易方達基金合作,推出網購理財工具“順手賺”。順豐方面表示,消費者可以下載“順手付”App,在注冊、綁卡、充值后,可通過“理財”模塊轉入資金購買“順手賺”理財產品。在業內看來,“順手賺”是順豐跨界布局釋放出的一個信號。目前,順豐旗下已有“順豐優選”和“順豐海淘”兩大網購平臺,順豐在App上已可同時實現寄快遞和網購。在“順手付”成為支付工具后,理財工具“順手賺”則水道渠成。
生意寶打造中國大宗物流供應商認證體系
近日,生意寶宣布旗下上海網盛運澤物流網絡有限公司與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界上傳媒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打造“中國大宗物流供應商認證體系”。據介紹,由這三方打造的認證體系在中國大宗物流行業內,尚屬首次。形成戰略合作的三方將就運輸倉儲供應商認證、推薦、考核、實現資源共享、強化行業研究、配套物流金融和市場推廣等方面展開緊密合作。
廈門建成全國首個4G集裝箱智能理貨系統
近日,福建移動與廈門外輪理貨有限公司共同搭建了全國首個4G集裝箱智能理貨操作系統,開啟了國內集裝箱理貨智能化先河。該集裝箱智能理貨操作系統運用4G網絡傳輸及視頻、ORC(光學文字、字符辨識)、PLC(可編程序控制器)數據同步等技術,通過在橋吊上安裝高清球機,實時抓拍集裝箱箱體及拖車號圖像并進行自動識別,隨后綜合輸出集裝箱箱號、拖車號及箱體殘損圖片,將結果傳送至管理平臺,進行作業數據的自動核銷,同時實現與碼頭系統數據的實時對接。
馬士基航運2014年盈利23億美元,全球海運集裝箱需求小幅攀升
馬士基集團不久前發布的2014年全年財報顯示,集團全年盈利達52億美元,達集團歷史最高利潤水平,實際利潤45億美元,與2013年相比增長33%。
其中,馬士基航運2014年為集團盈利貢獻23億美元(2013年同期為15億美元)再次實現高于預期的全年業績。作為全球集運行業標桿,馬士基航運在年報中表示,之所以在2014年實現了高于預期的全年業績,一方面,貨量高于預期增長強勁、公司不斷優化服務網絡實現較低單箱成本、燃油成本降低,為公司業績帶來了積極影響;另一方面,下滑的運價部分抵消了上述積極因素的影響。公司實際利潤同樣高于預期達到22億美元(2013年同期為15億美元),投資資本回報率為11.6%。
港珠澳大橋開通后珠三角物流版圖迎新變化
港珠澳大橋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全長約41.6公里,行車時間約45分鐘,預計最快2016年底開通。通車后,香港不但與珠海建立直接的陸路聯系,與珠海接近的中山和江門的陸路距離也大為縮短,甚至位于粵西較遠的陽江也將納入港珠澳大橋所形成的3小時經濟圈之內。

國家發改委牽頭編制物流發展規劃·
宜賓港瀘州港整合長江上游航運物流中心·
成都機場邁進全球前40強,241條航線直達五大洲·
新版GSP促醫藥冷鏈物流規范發展·
我國供應鏈金融規模超10萬億,與互聯網衍生新模式·
北京平谷新城將成京津冀物流中心·
甘肅構建交通物流網絡,加快絲綢之路黃金段建設·
成都國際集裝箱物流園區被列入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
馬六甲將打造國際水平港口,配合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世界最長鐵路線:中國至西班牙貨運列車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