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庭 任吉祥
·青少年綠洲·
勞動最光榮
——海安縣章郭小學勞動教育剪影
□趙庭任吉祥
地處蘇中腹地通揚河畔的海安縣章郭小學,是一所農村小學。20多年來,這所學校堅持走“教育與勞動技術教育相結合”的辦學之路,以勞輔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造就和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取得了顯著的成績。1998年12月20日,該校被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表彰為“全國勞技教育先進學校”;21世紀初,該校被列為“中德合作促進基礎教育項目示范學校”和“中央教科所勞技課題實驗學校”。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先后到該校講學、指導。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全國各族少年兒童代表共慶六一國際兒童節時強調,少年兒童從小就要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長大后做對祖國建設有用的人才。按照中央的部署,中國關工委決定2015年在青少年中深入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主題教育活動。這種大環境、大背景,無疑給章郭小學的“勞動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開拓了更加廣闊的天地。
走進章郭小學的校園,處處凸現出“勞技教育”的特色:這里的學生沒有驕嬌二氣,花園里、菜園里、果園里有他們辛勤勞動的身影;這里的學生心靈手巧,會縫紉會燒菜,會剪貼會編織。至于替老師做幾根教棒,給自己做個小筆架,為班級扎兩個拖把,那簡直是“小菜一碟”的事。學校以“勞動最光榮”、“愛勞動是創造幸福的途徑”為宗旨,每學期都要組織開展“我來露一手”、“我是小主人”和“我能行”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已經成為學生們的口頭禪和座右銘;“小勞模”、“崗位小能手”、“十佳好少年”、“愛勞動小標兵”等,已成為學生們的追求和引以為榮的稱號。
陳列室里的玻璃柜內,擺滿了該校學生參加省、市、縣勞技競賽的獲獎證書,特別搶眼;一排排桌上,擺放著學生編織的五彩毛衣、手套,精心制作的小巧筆架、剪紙作品等等,琳瑯滿目,美不勝收,讓參觀者切身感受到這里的學生最愛“勞動”!
一個時期以來,許多農村孩子特別是獨生子女,也跟城里的孩子一樣: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甚至連普通的農作物也不認識,存在著不愛“農”、不知“農”、不干“農”的傾向,這引起了章郭小學老師的憂慮與深思。學校在經過周密的調查研究之后,決定開展“勞技教育”:他們以農村、農業、農民為辦學特色的背景,以學生為中心,制訂詳實的勞技課教學計劃、編寫勞技課教材、開展勞技課教學活動、擬訂了學生勞技項目學習測評方案。低年級學生從認識勞動光榮開始,以自我服務性勞動為主;中年級學生以家務勞動為主;高年級學生以農業勞動為主。學校在校園里開辟了學生種植基地,讓他們自己管理,從播種到收獲。為了開發新的勞育資源,學校采取“掛鉤合作”的方法,在校外擁有了“二園一圃”的勞技實踐場所。另外,每一位學生在家里也都有自己固定的勞動崗位。家長們都在自家屋前屋后,為孩子留有一份屬于他們自己的“微型”基地——菜園。他們可以自主種植一種或幾種蔬菜,將學習到的栽種管護知識應用于實踐。學校要求學生記錄勞動的過程與感受,并定期將勞動成果帶到學校參加班級和學校舉辦的“收獲節”競賽。
2001年秋,章郭小學成為“中德合作促進基礎教育項目示范學校”后,確定了縫紉和烹飪兩個項目,新建了以勞技教育為主的學生綜合實踐樓,內設烹飪、縫紉等四個勞技實驗室和“中國傳統農具展示廳”,為學校的勞技教育培植了新的生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