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7)班高峰
江蘇省大豐市新豐中學
有句名言說:“只管耕耘,不問收獲。耕耘不一定都有收獲,但不耕耘則肯定沒有收獲。”借用李紳的《憫農》詩句設問:若沒有“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付出,哪有“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成果!付出在先,收獲在后,這是生活的常識。
三度位列美國《福布斯》雜志“世界百強女性風云榜”三甲、素有中國政壇“鐵娘子”之稱的
國務院原副總理吳儀常對人說:“人前的瀟灑是用人后的艱辛勞動換來的。”是的,只有那些愈挫愈勇,在逆境中自愿付出常人所不愿付出的“代價”,才能獲得成功。
一歲多就失明的吳晶,先后在全國殘運會、殘疾人田徑錦標賽和亞州青少年殘運會等重大體育比賽中獲得6枚金牌。她是南京外國語學校破格錄取的唯一盲人學生,并成為該校“中加班”(中國和加拿大合作辦學)首例全額獎學金獲得者。她被美國惠普公司相中,作為中國地區(qū)的形象大使之一。
2007年2月,吳晶應邀訪問美國,哈佛、耶魯等6所著名高校都表示愿意接收她入學,并承諾提供全額獎學金。最終吳晶就讀哈佛大學。哈佛大學負責招生的詹姆斯先生認真地對吳晶說:“你的優(yōu)秀讓我們吃驚。僅憑你一個小盲女敢獨自來美國,我們就想錄取你!”吳晶計劃攻讀法律專業(yè),“我希望將來能到聯(lián)合國工作,服務于世界各國的殘疾人。”目前,吳晶正在學習瑞典語和西班牙語,到聯(lián)合國工作,至少要掌握三門外語。
吳晶為自己設計了一張名片。名片右上方,印著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名片的背面,用中英文印著這樣的話:“人的一生中,最為輝煌的并不是功成名就的那一刻 ,而是從悲嘆與絕望中產生的對人生的挑戰(zhàn)和對未來輝煌期盼的那些日子。”
盲人吳晶,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勞動,也收獲了常人難以預料的豐碩成果。經媒體報道后,她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