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煉屬于當代中國最早達成了詩的自覺,嘗試建立自洽的個體詩學,并用以指導自身寫作的詩人。這一點保證了他寫作的內在連續性,而無論其境遇和風格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這種連續性建立在對母語現實和文化的雙重困境不斷進行透徹反思的基礎上,由此他致力于主動創造寫作的困境,在對深度的決絕追尋及其相應形式的卓越鍛造中,不斷拓展其向詩之路。他旺盛的綜合創造力恰恰對應著當代漢語詩歌的“饕餮之問”。他的詩一再向我們提示著某種先于寫作者且下臨無地的“元寫作”立場,它來自詩的絕對律令:第一次,永遠是第一次!鑒于詩集《饕餮之問》所體現的楊煉多年來對當代詩歌杰出而持續的貢獻,經評委會審讀并投票決定,特將首屆“李白詩歌獎·提名獎”授予楊煉。
“我已是又老又美足夠潔凈那人”
“中國的老莊,西方的貝多芬”,我老爸一語破的,最簡潔地回答了我的提問:他九十三歲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