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新建
沒那么多大師
□朱新建
我覺得當代書畫家不太容易出大師,因為他將對社會或者已經對社會作出多大貢獻,使社會起多大變化,我們當代是看不到的。
比如凡·高。他死之前,沒有后來那樣的轟動效應;像塞尚,我們說他是現代繪畫之父,就是因為塞尚這個“運動員”準備退役的時候,他這場“球賽”的意義才開始顯現出來。他啟發了馬蒂斯這代人,馬蒂斯這代人又引發出畢加索這些人。后來的各種翻天覆地的變化,都跟塞尚的個人活動有非常大的關系。
要是沒有塞尚的話,我們很難想象現代藝術會變成什么樣。而這個意義是社會意義,不是說他畫一個蘋果有多么好看,畫一個罐子在筆法上多么有意義。
這確實需要等這場“足球賽”結束以后才能斷定。當大家都還在球場上跑來跑去時,你怎么能斷定最后這個世界杯是巴西隊拿走了,還是法國隊拿走了?當代有沒有大師不是現在說了算的,哪一個朝代的當代都沒有大師。
我個人以為,黃賓虹、齊白石、林風眠這些人,也不是一流大師。一流大師是什么?有這個人和沒有這個人,人類這個物種是不一樣的。
有沒有愛因斯坦,人類這個物種是不一樣的,這叫一流大師。世界整個因為他變掉,這樣的人是一流大師。
比如,有沒有趙佶,中國畫這個游戲也是不一樣的;有沒有王羲之,中國人書寫漢字是不一樣的,我以為這些人叫一流大師。
齊白石、黃賓虹、林風眠等,我覺得就是畫得很好,是好畫家,最后是不是會變成一流大師,這要看社會,有很多因素互相起作用。
我認為的大師,他自己的工作,往大方面講,要在文化上對這個種群起過非常大的作用。就像一個地震的漣漪,震中可能圈子很小,但是,震的級數很高,慢慢向外擴散出去。
我覺得石濤、八大山人等對中國士大夫的思想、情緒、價值觀念的影響都是很大的,當然肯定是大師。再比如李煜,他寫的好像都是亡國的內心情感。但是,王國維說李煜像基督耶穌一樣,他背負的是全人類的災難。
好的作品往往從哪方面看都挺好。從國畫的傳統角度看,傳統繼承得比較好;從創新角度看,創新得也不錯。單單只是因為創新,不會變成一張好畫。所以,創新不是唯一的審美價值,而且不是最重要的價值。
所謂畫由心生,不畫出畫來,不唱出歌來,你可能看不懂他。他把畫畫出來,其實,就是更徹底地表達自己。然后,你覺得這個人很美。比如曹雪芹,他不把《紅樓夢》寫出來,你肯定覺得他就是一糟老頭。他寫出《紅樓夢》來,你服了,原來這人內心這么豐富。
(摘自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打回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