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網站10月9日發布的消息,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評選結果揭曉,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被正式列入。中國另一個申報項目《慰安婦檔案》遺憾落選。
對《南京大屠殺檔案》申遺成功,日本執政黨自民黨10月14日召開的會議上作出決議,提出要求日本政府停止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供經費,再次證明了其迄今仍在頑固堅持錯誤歷史觀。
此次《世界記憶名錄》評選會議于10月4日至6日在阿聯酋的阿布扎比舉行,14位國際知名歷史學家經過3天嚴謹的研判,最終選定包括中國《南京大屠殺檔案》在內的47份重要歷史資料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世界記憶名錄》對于保存人類的共同記憶有著重要的意義,入選的檔案代表著全世界人民對歷史的共同理解,發展這一名錄的目的在于促成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和平。”
10月10日上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南京市檔案館(簡稱“南京三館”)在南京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了《南京大屠殺檔案》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細節。
此次申報由“南京三館”發起,參與申報的檔案資料共11組,由全國7家檔案館共同搜集提供。檔案均為最典型的南京大屠殺檔案,這批檔案歷史線索清晰、記錄真實可信,檔案資料互補互證,構成了完整的證據鏈。
參與此項工作的上海師范大學蘇智良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慰安婦檔案》落選《世界記憶名錄》,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不擇手段的干擾,再次暴露了日本政府拒不認罪的立場。蘇智良表示,沒有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并不能改變日本當年軍隊性奴隸制度存在的事實,還有那么多的慰安婦在世可以作證。他表示,今年將聯合韓國繼續申報。(編輯張廣銷)
鏈接:
11組南京大屠殺檔案資料
▲《程瑞芳日記》,記載了她與美國人魏特琳和中國人陳斐然三人,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組成了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難民收容所的工作過程及其日軍在此的犯罪記錄;
▲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委員、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委員會主席、美國牧師約翰·馬吉拍攝南京大屠殺實景的16毫米電影膠片母片、膠片盒、攝影機及相關影像;
▲1938年南京華東照相館學徒工羅瑾沖洗并保留,后被吳旋保存并在戰后送交南京市臨時參議會,轉交給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被列入京字第一號罪證的16幅砍殺中國軍民和奸侮中國婦女的照片及其照片冊;
▲1946年10月18日,吳旋呈送上述16幅血證照片冊給南京市臨時參議會時記錄的手印具證,以及南京臨時參議會轉交給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文書;
▲1947年3月10日形成的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日本戰犯谷壽夫判決書正本原件11件檔案;
▲南京國際安全區委員會委員、金陵大學歷史系美籍教授貝德士,提供給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的證詞,其中歷數日軍所犯各種屠殺、奸淫及搶劫的暴行;
▲1946年10月19日,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陸李秀英的證詞,包括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的傳票、法庭詢問筆錄、證人具結書及1937年12月19日,身中37刀的李秀英在鼓樓醫院(時稱美國教會醫院)接受美國醫生威爾遜救治時的現場照片;
▲南京市臨時參議會南京大屠殺案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調查表,如1946年7月27日調查表中列舉的受害者已近六旬,被日軍在城南防空洞射殺;
▲1947年1月,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會同世界紅卍字會南京分會負責人,前往中華門外普德寺調查驗證,發掘死難者墳墓,檢驗遺骸現場照片;
▲1945年抗戰勝利后,南京市臨時參議會、南京市抗戰損失調查委員會、南京市賠償調查委員會、首都警察廳、首都地方法院、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等,接受的大量南京市民呈文;
▲外國人日記:“占領南京——目擊人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