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篳路藍縷的開端
受閱部隊人數:1.9248萬人
受閱方(梯)隊:28個
受閱裝備:火炮119門、坦克和裝甲車152輛、汽車222輛、軍馬2344匹、飛機17架閱兵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朱德
閱兵總指揮:華北軍區(qū)司令員兼平津衛(wèi)戍區(qū)司令員 聶榮臻
此次受閱的重武器可細分為80多個型號,來自24個國家的98家兵工廠,親歷者謔稱為,“只有馬是中國產的?!辈津T兵使用的輕武器也是五花八門的“萬國造”。由于只有9架美制P-51式戰(zhàn)斗機,指揮所不得不要求它們在結束通場后繞彎飛回廣場上空,緊跟第三梯隊的3架教練機后再做一次通場,以營造聲勢。為防止國民黨空軍趁機偷襲廣場,有4加戰(zhàn)斗機攜實彈飛行。此次閱兵,成為“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的象征。
1959
現代化初顯成果
受閱部隊人數:1.1018萬人
受閱方(梯)隊:35個
受閱裝備:火炮144門,坦克99輛,飛機155架閱兵司令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 林彪
閱兵總指揮:北京軍區(qū)司令員 楊勇
從1950年到1958年,中國在每年的10月1日定期舉行國慶閱兵,逐步形成了中國式閱兵的規(guī)范。1959年閱兵,包括赫魯曉夫在內的60多個國家的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團以及8個亞非國家政府代表團來京觀禮。10年間,中國造第一代主戰(zhàn)坦克59式中型坦克首次集中亮相,超音速戰(zhàn)斗機殲-6實現首飛,海軍初步建立起“空(中)、潛(艇)、快(艇)”為基干的近岸防空力量,陸軍方面已實現輕武器標準化。這是毛主席親自出席的最后一次閱兵,此后實行“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的新方針。
1984
重新面對世界
受閱部隊人數:1.037萬人
受閱方(梯)隊:46個,地面部隊42個,空中梯隊4個
受閱裝備:火炮126門、坦克和裝甲車205輛、汽車222輛、火箭布雷車18輛、導彈189枚、輕武器6429支,汽車2216輛,飛機117架
閱兵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委主席 鄧小平
閱兵總指揮:北京軍區(qū)司令員 秦基偉
由于越演越烈的政治運動和相信“人們戰(zhàn)爭萬歲”,中國雖然取得了“兩彈一星”的突破,但常規(guī)武器衰弱嚴重,國際輿論判斷中國軍隊的現代化水平相當于50年代后期的歐美強國。剛剛復出的鄧小平決意以一次閱兵作為國防系統(tǒng)撥亂反正的起點。文革后首次國防大檢閱,此次閱兵,海軍展示了HY-2A和YJ-8兩型反艦導彈,空中梯隊囊括了轟-6、殲教-5、強-5、殲-7等空軍現役主力機型,廣受關注的則是DF-3中程彈道導彈、DF-4遠程彈道導彈、DF-5洲際彈道導彈以JL-1潛射彈道導彈。鄧小平提出的“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正規(guī)化的革命軍隊”成為軍隊建設一往無前的方向。
1999
世紀大閱兵
受閱部隊人數:1.1萬余人
受閱方(梯)隊:52個
受閱裝備:地面重裝備441臺(輛)、飛機132架
閱兵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委主席 江澤民
閱兵總指揮:北京軍區(qū)司令員 李新良
1984年后的15年,歐美各國對華實施技術封鎖與制裁,蘇聯(lián)解體使得中俄軍事交流得以恢復。1999年的閱兵,是對引入俄系裝備加以“消化”成果的集中展示。海軍方面,日后問世的國產051C型與052B型導彈驅逐艦大大受益于潛艇消音技術、中程艦空技術和相控陣雷達技術。99式主戰(zhàn)坦克總體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空中飛豹殲轟-7、殲-8Ⅱ和東風系列導彈廣受關注。中國領導人韜光養(yǎng)晦,引進俄制裝備和秘密改進解放軍弱項,加速實現從數量規(guī)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軍隊轉變的目標。
2009
邁向世界一流
受閱部隊人數:8000余人
受閱方(梯)隊:56個
受閱裝備:地面重裝備500余臺(輛)、飛機151架
閱兵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委主席 胡錦濤
閱兵總指揮:北京軍區(qū)司令員 房峰輝
此次閱兵,與1984年捉襟見肘的局面相比,經過25年的努力,中國成功躍居世界一流軍事強國之列。此次90%的武器第一次公開曝光,顯示了解放軍“小步快跑”的成就。在2009年4月29日海軍60周年閱艦式上亮相的海軍防空驅逐艦、導彈護衛(wèi)艦、國產第二代攻擊型核潛艇、第二代戰(zhàn)略導彈核潛艇、新型常規(guī)潛艇,顯示了海軍裝備的進步??哲姷臍?10、殲-11、空警-200、空警-2000,展示了中國在三代機上的大跨步;二炮部隊展示的DF-21D和CJ-10,備受國際輿論重視。此次閱兵,展示了中國軍隊在高科技武器裝備、信息領域以及聯(lián)合作戰(zhàn)能力方面的成果。(摘編自2015年第35期《三聯(lián)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