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
金色校車
老鷹
編者語:一個偶然的機會,作者回到了當年工作的地方——內蒙古自治區一個偏遠的村莊。在那里,他驚奇地發現,當年很窮的地方也有了漂亮的校車。每天,校車載著家長和學生們的希望,行駛在金色的路上……
故鄉鄭家屯的路,在過去的悠悠歲月里,承載著鄉親們追夢的腳步,向前延伸,延伸著……布滿了農家人太多的訴求、期盼和喜怒哀樂。
轉眼間,孩童的瑯瑯讀書聲,已變成了今天迎娶新娘的“鞭炮乍響連十里”的喜慶。曾經威風的大馬車、小驢車和揚威的大鞭子,如今只能赧然地追隨在摩托車、電動車和小汽車揚起的塵土中。天還是那個天,路還是那條路,只是上面的內容發生了變化,深刻得仿佛只睡了一夜,而路上的情景就日新月異起來了。
曾幾何時,一提起校車,還足以讓農家人抹腮咂舌,琢磨一陣子。對于孩子們來說,這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農家人似乎早就習慣了跟在城市后面,慢慢地等待,甚至都懶得分心去羨慕了。如今,電視里的“校車”竟駛過滾滾稻菽,碾壓著鄉村的土路,出現在村頭的小賣部前。男女老少的笑臉說明了一切,合不攏嘴的喜悅只有過年才能看到,而隨著校車的身影在小路上延伸。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變化,孩子的笑聲中也增添了一個詞匯——“幸福”,而這幸福是校車帶來的。在孩子們的心里,學習自然有了不同的含義,逐漸完整的童真夢因坐上校車后變得更清晰,且觸手可及了。
校車以新事物的特性博得農家人的青睞,但它絕不是風景,而是縮小城鄉差別主旋律中的一個符號。它告訴孩子們,道路是廣闊的,前途是光明的。校車不僅增加了出行的安全系數,也載著孩子們去追夢。
因為校車的出現,樸素的民風、憨憨的民意都進入了詩情畫意之中。于是,金色的路、金色的車、金色的夢也就成為了這組圖片的主題。校車滿載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也滿載著農家人的希望……

攝影:鄭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