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德馨
抗日英烈韓師愈
□龔德馨
韓師愈是泰州的一位抗日青年英烈,他曾任國民黨航空學校高級教官、空軍第7大隊第16隊隊副。1937年10月25日,在河南與日本侵略者空戰中為國捐軀。
韓師愈自幼勤奮好學,愛好廣泛,在上海國立暨南大學讀書期間,他是校籃球隊、足球隊主力隊員。他敢于拼搏,有“粗毛猛將”之稱。
韓師愈在暨大畢業前夕,參加暨大代表團赴日考察。當時他察覺到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野心,侵華戰爭隨時有爆發的可能,愛國御侮之情油然而生。歸國后,他毅然投筆從戎,報考了國民黨中央航空學校。在家信中,他寫道:“男兒報國,此其時矣。”他的祖母惦念著孫子,囑他早日擇偶成家,他回稟道:“強虜未滅,何以家為?!不打敗日本侵略者,我是不成家的。”他崇拜民族英雄,以英雄的愛國精神激勵自己。在航校期間,每至西湖游覽,必在岳墳前停留瞻仰。在他的影集中,珍藏著攝于岳墳的照片,并親筆在背面題“精忠報國”四字。1937年6月,他在寫給祖母的信中說:“男兒志在四方,國家多難,亦不能依依于西子湖畔也!”可見他愛國憂民,不貪念安樂之鄉的凌云壯志和請纓報國的決心。七七事變后,他心燒怒火,多次請求參戰。不久,韓師愈由杭州到南京,與其長兄會晤時說:“仗是一定要打了。我奉命飛滁州機場執行任務,不能回家奉養雙親,望你立即辭去職務回到泰州,我盡忠,你盡孝。”拳拳報國之心溢于言表。
1937年7月15日,韓師愈受命為國民黨空軍第7大隊第16隊隊副,先后在西安、滁縣、南京、開封、太原、洛陽等機場執行偵察、警戒和作戰任務。淞滬抗戰爆發后,他于8月15、16、17日連續三天駕機飛到上海轟炸日軍,曾重創敵艦“出云號”。
1937年10月,他在太原機場完成了作戰任務后,本該回到洛陽機場休息的,可是他目睹日機不斷侵擾,肆無忌憚地對我無辜群眾與民宅進行轟炸掃射,猖狂挑釁。又聽說黃河北岸敵情緊張,于是不顧個人安危,憤然請命三次飛往前方偵察。10月25日,他第三次出航,在河南安陽上空與數架敵機遭遇,他當即與同機飛行員丁家賢(航校第八期生)奮勇迎戰,終因寡不敵眾,座機中彈起火,機墜人亡,時年僅26歲。
韓師愈犧牲的消息傳到家鄉泰州,鄉親們悲痛不已。抗戰勝利后,烈士故居附近的王朝巷拓寬后,命名為“師愈路”。當時泰州中山公園內也曾立碑紀念韓師愈烈士。解放后,泰州革命烈士紀念館陳列了烈士遺像,以慰忠魂,垂諸久遠。
(編輯 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