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芳
人們叫他“趙紅刊”——記浙江長興退休干部趙一鳴
□施芳
走進趙一鳴的家,面積并不算大。客廳里,一張桌子、一張沙發加上冰箱,已經有點擠。趙一鳴坐在一個墊高的椅子上,在桌前認真看著什么東西,背后墻上是掛在釘子上的各種材料和榮譽證書。“證書都是我一本一本拿回來的,這些材料也都很重要的。”說起這些,趙一鳴興頭上來了,要給我講故事了。
1949年,16歲的趙一鳴從家鄉浙江長興入伍,1957年轉業回地方工作,1993年趙一鳴從長興縣人社局退休。直到2004年,趙一鳴才正式接觸宣傳征訂紅刊,接手了《大江南北》和《鐵軍》雜志長興縣聯絡站的工作。“要是我退休后,能早點開始紅刊的宣傳發行就好了。”他做紅刊宣傳發行工作已有11年了,但依然為自己沒能做得更早、更多而遺憾。
出生在長興這塊紅色土地上,經過8年軍隊大熔爐歷練的趙一鳴,有著濃郁的革命情結,他對通過征訂紅刊來向群眾宣傳黨史、軍史,充滿熱情和干勁,幾乎達到癡迷的程度。熟悉他的人,連他名字都不叫了,笑著稱他“趙紅刊”。
2004年,《大江南北》在長興的征訂量只有252份。如何增加征訂量,是趙一鳴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我當時就想,我之前一直在學校、機關工作,可以多和他們聯系,就不怕訂不出去。”懷著這樣的想法,趙一鳴開始了滿是汗水和辛勞的工作——騎輛舊自行車、背個舊公文包,一次不行就多上門幾次,吃閉門羹也不放棄。“有一年10月份,我骨折了,但是想到紅刊征訂的事情,我拄著拐杖就繼續奔走。”
2011年《大江南北》征訂在長興破千份大關,2014年超1200份,今年已經征訂1600多份,在浙江各地排前三位。“好多年,我的征訂工作都是先進。”所以,這些用汗水換回來的榮譽證書,趙一鳴格外重視。
不僅如此,趙一鳴還努力壯大紅刊征訂發行隊伍,動員老干部、老戰友、老教師加入到隊伍中來,并且和部分老干部、老校長一起,深入全縣大部分中小學宣講革命傳統和開展法制教育。有時候遇到一些單位沒錢訂紅刊,趙一鳴甚至自己掏錢:“敬老院、貧困學生、老戰友,我就給他們贈閱,內蒙、四川、云南,很多省份都有。”
今年的7月5日和7月13日,趙一鳴接到通知,被任命為《大江南北》和《鐵軍》雜志長興縣聯絡站站長。“接下去我要把紅刊征訂工作做得更好。”趙一鳴的想法樸實而又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