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
你可能會問,世界上有這么多不同的物質,有生命的、沒有生命的,得需要多少種元素才夠哇?到201 2年為止,總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可以在地球上找到。每種元素都有它獨特的性質,不同元素組成的物質性質也各不相同這些性質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物理性質,描述的是元素本身的樣子,例如氣味、外觀,等等;一種是化學性質,描述的是元素可以做什么,例如顏色是否會改變,或者是否能溶解于水等。科學家可以根據這兩種性質來區分不同的元素。
你是不是覺得一百多種元素還是不夠?世界上物質的種類可是遠遠超過這個數字了。你不知道吧?一種元素除了獨立組成物質外,還可以跟其他元素結合,這樣就有更多的組合來形成不同的物質。例如碳元素,它經常和別的元素結合,形成的物質有四百多萬種,人類就是以碳為主要成分的生命。如果你非要否認這一點,好吧,那你只能是外星人了,歡迎到地球做客。
原子
你可以把原子想象成一個球。這個小球的質量極小,直徑大約只有百萬分之一毫米,一頁紙的厚度大約有200萬個原子的厚度。有人曾打過比方,如果一個原子的大小跟我們的指甲一樣大,那么我們的手大得足以握住整個地球。
在這個球的中心還有一個小球。中心的這個小球就是原子的核。原子核里還有更小的球,分別是質子和中子。原子核外環繞著一層層更小的彈跳著的小球,叫作電子。
科學家想要知道自己研究的是什么元素,只需要解決一個問題:“這個原子里有多少個質子?”只要一類原子里的質子數相同,你就可以說它們是同一種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