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紅玲,鄭生宏,葉志森
(1.麗水職業技術學院環境工程分院,浙江麗水 323000;2.麗水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麗水 323000)
外源激素對中茶108扦插育苗的影響
柴紅玲1,鄭生宏2*,葉志森1
(1.麗水職業技術學院環境工程分院,浙江麗水 323000;2.麗水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麗水 323000)
以中茶108嫩枝為試材,采用兩因素完全隨機區組試驗設計,研究IAA,IBA,NAA和ABT 1號生根粉4種外源激素對扦插育苗的影響。結果表明,在適宜的濃度下,不同外源激素對中茶108扦插苗生長均有促進作用。其中,插穗在NAA 200~600 mg·L_1時生根率最大,極顯著優于其他外源激素;ABT1生根劑600 mg·L_1處理的扦插苗根系生長最好,每個插穗平均生根數和平均根長分別為19.2條和0.73 cm,均極顯著優于清水對照。地上部分選用IAA 400 mg·L_1處理,扦插苗平均葉、莖干重最大,每株分別達0.04和0.019 g,有利于扦插苗生長。
中茶108;外源激素;扦插育苗;生根率
中茶108是由中國茶葉研究所選育而成的國家級茶樹良種。該品種屬灌木型特早生茶樹品種,具有萌芽早、抗病性強、持嫩性好和氨基酸含量高等特點,適制龍井等名優綠茶[1]。作為茶樹優良品種,目前中茶108已在全國各地的生產中大面積推廣[2_3],同時種苗的供需矛盾也不斷增大,規模化、機械化、科學化生產中茶108種苗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中茶108的扦插育苗具有保持該品種的優良特性,插穗可結合整形修剪獲取,具有取材方便、繁殖系數高、成苗迅速和培育成本低等特點。本研究以細沙為扦插基質,通過不同濃度、不同類型的外源激素處理插穗,旨在促進插條根系的形成和發育,提高中茶108插穗的生根率。為此,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在麗水職業技術學院溫室大棚內開展了中茶108扦插育苗試驗。
1.1 材料
于2012年12月上旬取材,材料取自麗水松陽碧云天茶葉有限公司基地栽種的4年生中茶108茶樹品種,選取無病蟲害、生長健壯的當年生枝條,分別截取4~5 cm的插穗,插穗上切口為平口,下切口為斜口,采條及制穗后立即浸入清水以防失水。扦插基質采用細沙。將基質清洗干凈后,用0.1%的高錳酸鉀消毒,浸泡20 min,用蒸餾水沖洗干凈,裝入盆中待用。選用規格為56 cm×23 cm×5 cm的育苗盤,為防止大量的水分外漏,育苗盤的底孔鋪墊紗布。
1.2 處理設計
采用外源激素(A)和浸泡濃度(B)兩因素完全隨機區組設計。A因素4個水平分別為A1(ABT1號),A2(NAA),A3(IAA)和A4(IBA),B因素4個水平分別為B1(清水對照),B2(200 mg·L_1),B3(400 mg·L_1),B4(600 mg·L_1),16個處理,重復3次,共48個小區,隨機排列。浸泡時間為15 m in。
嫩枝扦插時間為2012年12月11日,每處理30根插條,試驗用插穗長度5 cm左右,每個插條至少留1個芽,最上面的芽離頂部切口約1 cm,插條下端口剪成光滑斜口,采用細沙為基質。基質在扦插前用0.3%的高錳酸鉀溶液噴淋消毒。
1.3 試驗方法
選擇清凈細沙裝至消過毒的育苗盤內,插穗在常溫下先浸水20 m in,然后按試驗設計要求,分別用配置好的外源激素浸泡15 m in,插條插入基質深度約為插穗長的2/3。苗期管理主要以澆水、除草、病蟲害防治為主。插后150 d開始觀察插穗生長情況,2013年4月20日調查生根率,2013年4月29日調查生根的數量和長度及葉和莖的干重(均為成活株數平均干重)。
2.1 生根率
由表1可知,各生根劑不同濃度處理的中茶108插穗生根率差異明顯。各處理中A2生根率相對較高,其中A2B2,A2B3,A2B4分別達66.7%,68.7%和74.2%;其次為A3B2,生根率為64.3%,顯著高于其他各處理。
方差分析表明,外源激素不同類型(F= 283.587**)、不同濃度(F=143.451**)及其交互作用(F=51.655**)對插穗生根率影響較大,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
表2表明,A2處理的插穗生根率最高,達60.75%,極顯著高于A1,A3和A4處理。B4處理的插穗生根率最高,相比B2差異顯著,相比B1差異極顯著。由此可知,在所有處理組合中,當選用NAA為試驗藥劑時,其各濃度水平下均能得到較高的插穗生根率,均顯著高于其他藥劑處理。綜上可知,選用NAA作為中茶108扦插促生根藥劑較為理想。建議實際生產中用600 mg·L_1NAA處理中茶108插穗。

表1 外源激素和濃度組合各處理對插穗生根率的影響

表2 不同外源激素及濃度處理的生根率差異
2.2 根系生長
2013年4月29日,通過對插穗生根數量和根長的調查統計結果(表3),利用DPS數據處理系統對各生長調節劑對扦插苗生根指標的影響進行了研究。

表3 不同外源激素和濃度對插穗根系生長的影響
方差分析結果表明(表4),外源激素不同類型、不同濃度以及外源激素類型與濃度交互作用對插穗平均生根數和平均根長均有較大影響,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
多重比較分析結果(表5)表明,在所選4種外源激素中,以ABT1處理的插穗生根效果最佳,穗平均生根數8.7條,極顯著高于其他3種生長調節劑;穗平均根長0.44 cm,極顯著高于清水對照。各濃度浸泡處理后插穗平均生根數和平均根長均極顯著優于清水對照。

表4 不同外源激素及濃度對根系生長影響方差分析

表5 不同外源激素及濃度處理下插穗根系生長差異顯著性分析
試驗結果表明,當選用ABT1生根劑600 mg· L_1處理茶樹插穗時,其所得到的生根效果最佳,穗生根數量和平均根長分別為19.2條和0.73 cm,極顯著優于清水對照。ABT生根劑是一種廣譜、高效復合型植物生長促進劑,具有補充外源激素與促進植物體內內源激素合成的功效,能促進植物不定根生長[4]。該試驗結果較好地驗證了ABT生根劑的生根作用。
2.3 生物量
2013年4月29日,分別對不同試驗處理下的插穗莖、葉干重進行了調查統計,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及其濃度對中茶108插穗生物量的影響。
由表6可知,較好的處理組合為A2B2(NAA,200 mg·L_1),A3B2(IAA,200 mg·L_1),A3B3(IAA,400 mg·L_1)和A4B2(IBA,200 mg·L_1),其所得平均葉干重和莖干重均極顯著優于其他處理組合。
由表7可知,外源激素不同類型、不同濃度及外源激素類型與濃度交互作用對插穗平均葉干重和平均莖干重均有較大影響,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

表6 不同外源激素及濃度對插穗生物量的影響

表7 不同外源激素及濃度對中茶108插穗生物量影響方差分析
由表8可知,4種外源激素以IAA的插穗生物量綜合效果最優,其株平均葉干重和莖干重分別達到0.031和0.013 g;4種濃度以200 mg·L_1的插穗生物量最佳,其株平均葉干重、莖干重分別達到0.037和0.014 g,均極顯著優于600 mg·L_1和清水對照。

表8 不同外源激素及濃度處理下插穗生物量差異顯著性分析
綜合試驗結果,選用A3B3(IAA,400 mg· L_1)處理中茶108插穗,其插穗平均葉、莖干重最大,較有利于插穗生長。
外源激素是影響插穗扦插生根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的4種外源激素對中茶108嫩枝插穗均有一定的促生根作用,其中以NAA(200~600 mg· L_1)浸泡15 m in處理效果最好,其生根率為66.7%~74.2%,均極顯著高于其他外源激素。同時試驗還表明,ABT1生根粉對中茶108插穗根系生長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插穗平均生根數和平均根長均最大,說明NAA對中茶108插穗具有明顯的促進發根作用,而ABT1生根粉對中茶108插穗根系后期生長作用更明顯。
試驗結果表明,作為林木、花卉種苗扦插繁殖中常用的外源激素[5],IAA,NAA和ABT生根粉對中茶108扦插苗的作用效果部位不同。IAA對中茶108扦插苗地上部分的莖、葉生長促進作用更顯著;而NAA,ABT1生根粉對中茶108扦插苗地下部分的根系生長的促進作用更明顯。這與徐宗才等[6]的研究結果較一致。因此在實際生產中應對其合理搭配做進一步研究,以便更好地發揮其組合作用。
[1] 楊亞軍,楊素娟,楊躍華,等.早生優質適制名優綠茶新品種中茶108選育研究[J].中國茶葉,2003(2):12_14.
[2] 田曉蘭,邵元海,金朝賢,等.中茶108無錫地區引種試驗報告[J].中國茶葉,2010(3):14_15.
[3] 沈生智.中茶108在武義的試種表現[J].中國茶葉,2010(9):15_16.
[4] 吉慶勇,嚴芳,何衛中.ABT、長效控釋肥對惠明白茶扦插繁殖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學,2011(1):65_68.
[5] 許學明,王峻峰,陳鳳.植物激素對切花百合質量指標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03(4):23_24.
[6] 徐宗才,馬明呈,田豐,等.外源激素對枸杞硬枝插穗發根及其生長的影響[J].福建林業科技,2012,39(3):101_104.
(責任編輯:張瑞麟)
S 571.1
B
0528-9017(2015)02-0183-04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209
2014-11-11
浙江省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2013R462002)
柴紅玲(1983_),浙江舟山人,講師,從事種苗生產工作。E-mail:chaihongling021@126.com。
鄭生宏。E-mail:zheng19851021@163.com。
文獻著錄格式:柴紅玲,鄭生宏,葉志森.外源激素對中茶108扦插育苗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學,2015,56(2):183_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