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陳菲

唐代以后,科舉制度盛行,人們便用成語“蟾宮折桂”來比喻考中進士,這就為我們引出了桂花和美食之間動人的故事。在古代中國的許多地方,每當科考之年,應試者及其家屬親友都用桂花加米粉蒸成糕相互贈送,這好吃的桂花糕又被叫著“廣寒糕”,取的就是廣寒高中、蟾宮折桂之意。傳說楊升庵夢見魁星遣使西海龍王駕他來到月宮,他努力爬到桂樹頂上摘下了桂枝,然后回到家中。夢醒后,他果然高中狀元。明朝末年一個聰明的小販從這個傳說里得到了靈感,于是收集鮮桂花并加工制成了甜美的桂花糕。吉祥的寓意,可口的味道,引得人們爭相購買。
“芬馥天邊桂,扶疏在月中”,能與天上明月相唱和的人間仙葩桂花不僅芳香沁人心脾,而且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桂花的總氨基酸含量達到13.78%,其中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為6.26%,占氨基酸總量的45.55%。且桂花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尤其是鉀和鋅,要明顯地高于一般植物。中醫學認為,桂花性溫、味辛,煎湯、泡茶或浸酒內服,可以化痰散瘀,對食欲不振、痰飲咳喘、腸風血痢、經閉腹痛有一定療效,且桂枝、桂根均可入藥。此外,眾所周知,帶著馥郁甜香的桂花還特別適合用來釀酒,桂花酒酸甜適口醇厚柔和余香長久,常飲可健脾胃、助消化、活血益氣。
在《舌尖上的中國》里,我們同樣也能夠嗅到桂花誘人的甜香。吳江人把這種花應時節采摘下來,加進切碎的檸檬,腌制而成桂花醬,就能把專屬于夏末秋初的花香,一直延續到深秋和隆冬。
秋風乍起,秋水長天。桂樹扶疏的倩影在秋夜里,在淡淡的月華中若隱若現,那一縷甜香在清朗的空氣里靜靜地流淌著,這桂花呵……
美食菜譜:
*薄荷桂花糕
原料:糯米500克,綠豆500克,薄荷葉15克,白糖25克,桂花少許。
做法:
1.先將綠豆煮至爛熟,再加入白糖、桂花和切碎的薄荷葉,做成餡兒備用。
2.把糯米燜熟,放入盒內晾涼。
3.把糯米飯填入蛋糕模,中間放入豆沙餡即成。
特色:不僅口感香甜,還有清涼、疏風散熱、清咽利喉的功效。


*瓜仁桂花茶
材料:冬瓜子仁250克,干桂花200克,米湯適量
做法:1.將瓜子仁、桂花都研成粉末。
2.把研好的粉末用米湯調勻飲用。
3.每日3次,每次10克,連飲1個月。
功效:此品具有祛斑增白的功效,對于面部色斑也有很好的淡化效果。
玫瑰就是一朵搖曳在紅塵中的女人花,香艷而美。
除開立足于花園里讓人眼珠子噴血的形象而外,玫瑰還可以入藥和入菜。只不過,那些看起來花里胡哨的玫瑰品種多半不能吃,作為食材使用最多的是一種花型不大卻香氣濃郁的紫玫瑰。玫瑰花味甘、微苦,氣香性溫。具有理氣和血,調中解郁等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內分泌失調,調理女性生理問題。此外,玫瑰中含有幾十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如豐富的維生素A、C、B、E、K,以及單寧酸、蛋白質、氨基酸、胡蘿卜素等,因此還有著卓越的抗衰老和美容養顏的功效。難怪有人說,玫瑰花是女性健康的最佳守護神。
在此番新版《武媚娘傳奇》里邊,我們重又見識了范爺的風采,顏值閃亮,香艷浮華,像極了玫瑰。傳說“女主武氏”就非常鐘情于用玫瑰花養顏,每天晨起必飲玫瑰花露,晚睡前則將臉及全身敷上玫瑰花瓣。所以在年逾六甲的時候,看上去依然面若芙蓉柳如眉,皮膚紅潤光滑細嫩,而且全身散發陣陣香氣。如是紅顏不老,方才能先為世民叔叔身邊的媚娘,繼而又為雉奴弟弟身邊的皇后。
玫瑰花,女人花。

美食菜譜:
*踏雪尋玫——牛奶玫瑰茶凍
這是具有美容養顏功效的一款冰品茶點,因為成品紅白相間,所以得了個好聽的名字叫“踏雪尋玫”。
材料:牛奶200毫升,玫瑰花10克,玫瑰茄(洛神花) 10克,魚膠粉30克
步驟:
1.先將牛奶倒入小碗中,放入冰箱冷凍。
2.將玫瑰花、玫瑰茄和魚膠粉一起放入500毫升水中煮,不斷攪拌,使魚膠粉溶解均勻,盛入容器中。
3.將玫瑰花茶放入冰箱冷藏。
4.將凝結后的花茶凍放入冰好的牛奶中即可。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美白、養顏、消斑等功效。
小訣竅:玫瑰茄口味偏酸,可以在煮花茶的過程中加入一些冰糖,使花茶更酸甜可口。

*香醇玫瑰奶茶
材料:藥用玫瑰花5朵,立頓紅茶包1個,牛奶500毫升,蜂蜜少許
步驟:
1.小鍋中加半杯水,燒開后加玫瑰花用最小火煮3分鐘。花變軟有香味了放入紅茶包泡2分鐘。
2.加牛奶用小火煮沸關火。
3.喝時過濾并加少許蜂蜜攪勻即可。
功效:祛痘除斑,美容養顏。


萱草是園藝愛好者們大愛的觀賞性花草,花色品種絢麗繁多,顏值爆表。但吃貨們通常管它叫黃花菜或金針菜,此外,它還有個十分小資的別名叫忘憂草。
黃花菜,也就是金針菜,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一直都是人們喜食的一種傳統蔬菜。孫中山先生曾用“四物湯”作為自己的健身食譜,“四物”即金針菜、黑木耳、豌豆、豆芽,而金針菜位列其首。中醫學認為金針菜性味甘涼,功能清熱利尿,消炎解毒,止痛。能治療腮腺炎,乳腺炎,中耳炎,黃疸性肝炎,痢疾,牙痛,關節炎,河豚魚中毒等多種疾病。另外,金針的花中含有多種維生素、蛋白質、脂肪、天冬堿,不但營養價值極高,且有極好的健腦效果,在日本是大名鼎鼎的健腦菜。而且,常吃黃花菜還能滋潤皮膚,增強皮膚的韌性和彈力。但是,新鮮黃花菜含有水仙堿,進入人體后,經氧化作用會使人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中毒癥狀,因此需要將新鮮黃花菜在水中充分浸泡,使水仙堿最大限度地溶解后,才能安全食用。
“觀為名花,用為良藥,食為佳肴”,是國人賦予黃花菜的美譽。藥食俱佳的它傳說來歷與神醫華佗有關。華佗生在社會混亂瘟疫流行的東漢末年,有一夜里,他夢見仙人賜他一把金針,可為百姓們解救病痛災難。第二天,華佗把得到的金針揚撒向四面八方,只見漫山遍野長滿了葉青青花黃黃的植物。人們采其花蕾煮水喝下去,慢慢地止住了瘟疫。金針菜從此傳遍各地,經過人們的嘗試,不僅能治病,而且還成為了一道可口的菜肴。
《舌尖上的中國》里,我們看到那位七旬老人帶著家鄉特產淡菜干去往寶島臺灣,與50年未見面的姐夫緊緊擁抱,老淚縱橫。再聚首的家宴上,一道金針菜燉豬蹄是已然故去的姐姐最拿手的傳家菜。而臺東的山野間,美麗的忘憂草在藍天白云下,在明媚陽光里,燦燦然地怒放。
時光如水,總是無言。你若安好,便是無憂的晴天。
美食菜譜:
*三絲黃花菜
原料:黃花菜50克,香菇絲、熟嫩竹筍絲、胡蘿卜絲各35克
做法:上述原料入油鍋翻炒,加料酒少許煸得嗅見了香味,再放鮮湯、精鹽等,淋上麻油即成。
特色:口感清香舒爽,還有潤肺益脾、補血養顏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