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育苗(永嘉縣巽宅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浙江永嘉325117)
寵物診療
寵物犬主要寄生蟲病的危害與防控
董育苗
(永嘉縣巽宅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浙江永嘉325117)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飼養寵物犬已成為時尚。然而,隨著寵物犬種類與數量的增加,犬病蔓延日趨嚴峻,尤其是寄生蟲病常常引起人畜危害,必須引起人們的重視和有效防控。
寵物犬的主要寄生蟲病可分為血液寄生蟲病,胃腸道寄生蟲病和體外寄生蟲病等。血液寄生蟲病主要有弓形蟲病、心絲蟲病等;胃腸道寄生蟲病主要有蛔蟲病、絳蟲病、鉤蟲病等;體外寄生蟲病主要有螨蟲病、蚤病等。
1.1 胃腸道寄生蟲病
1.1.1 蛔蟲病 病原為犬弓首蛔蟲,主要寄生于小腸和胃內。雄蟲長50~100 mm,雌蟲長65~116 mm。成年犬感染蛔蟲后,幼蟲經血液循環在肝,肺等臟器形成包囊,但不進一步發育成成蟲,懷孕母犬,幼蟲包囊可被某種因素激活,通過血液循環經胎盤感染仔犬。
1.1.2 絳蟲病 絳蟲種類很多,常見的有犬復孔絳蟲、帶狀帶絳蟲、斗帶狀絳蟲等。蟲體呈帶狀,背腹扁平,左右對稱,白色不透明,體長數mm~數m,雌雄同體。由頭節,頸節,鏈體三部分組成,頭節呈球形或梭形,吸附器官有吸盤型,吸槽型和吸葉型。頸節是頭節之后細而短的部分,鏈體由數個至數千個節片組成,自前向后由幼節、成節、孕節組成,孕節從蟲體后端不斷脫落,新的節片不斷形成,節內充滿蟲卵。
1.1.3 鉤蟲病 犬鉤蟲呈微白色,線狀,頭端稍彎向背面。雄蟲長9~12 mm,雌蟲長10~12 mm,卵長63~75μm,寬43~47μm,含4~8個分裂細胞。主要寄生于小腸,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后發育孵化出感染性幼蟲,健康犬吞食幼蟲后感染。
1.2 血液寄生蟲病
授予單位應針對來華留學生特點指定詳細的留學生論文撰寫要求。①撰寫語言,考慮到中文的學習難度、大部分來華留學生采取英文授課等情況,筆者認為除了語言文學、中醫等極少數專業外,應采用英文作為留學生博士論文撰寫語言。②無論博士論文采用何種語言撰寫,都應有詳細的中文摘要。中文摘要不僅利于博士論文編目加工,對于留學生博士論文的查找和利用也十分重要。除此之外,授予單位應該對留學生博士論文封面、題名頁等信息做出明確規定。留學生博士論文封面信息應為中文。作者名應為英文全名,如果有中文名可以在英文全名后附帶中文名。導師名、專業名、授予單位、提交日期等均為中文。留學生博士論文應有中文題名。
1.2.1 弓形蟲病 病原為襲地弓形蟲,寄生于細胞內,可分5個發育階段:滋養體和包囊寄生于中間宿主(犬,禽等體內),裂殖體,配子體,卵囊則寄生于終末宿主(貓體內)。犬是弓形蟲的中間宿主,感染率達30%左右。
1.2.2 心絲蟲病 蟲體呈黃白色,細長,粉絲狀,雄蟲長13~18 cm,尾部盤旋;雌蟲長25~30 cm,尾部較直。幼蟲稱為微絲蚴,體細長,寄生于血液中。蚊、蚤為該蟲中間宿主,叮咬吸食犬血而感染微絲蚴。蟲體經8~9個月達性成熟,成蟲主要寄生于右心室及肺動脈,少數可在胸腔及支氣管內寄生,時間長達數年。
1.3 體外寄生蟲病
1.3.1 疥螨病 犬疥螨蟲體近圓形,黃白色,背面稍隆起,腹面扁平。蟲體背面有細橫紋,錐突,鱗片和剛毛,腹面有4對粗短足,足上有爪和吸盤。蟲卵呈橢圓形。疥螨屬不完全變態的節肢動物,發育經卵、幼蟲、若蟲、成蟲4個階段,其整個生命周期都在犬身上進行,平均約15 d。
1.3.2 蠕形螨病 犬蠕形螨體長0.25~0.3 mm,寬0.04 mm,分前、中、后3部分,前段有口器,中部有足4對,后部細長,表面密布橫紋。其發育史包括卵、幼蟲、若蟲、成蟲4個階段,能生活在宿主組織淋巴結內,完成整個生活史,約需24 d,多半先寄生于皮膚毛囊上部,后移至毛囊底部,很少寄生在皮脂腺內。
1.3.3 蚤病 犬蚤細小、無翅、兩側扁平、善跳躍,吸血性外寄生蟲,體長1~3 mm,深褐或黃褐色。其發育過程經卵、幼蟲和成蟲3個階段,其成蟲大部分時間寄生于犬身。
根據感染的蟲體種類,部位不同而各異。
寄生于消化道的蟲體,如蛔蟲、絳蟲、鉤蟲,主要表現為消化障礙、營養不良、被毛粗糙、消瘦、異食癖等;當蟲體過多時還會引起腸道、膽道堵塞、腹痛。
寄生于血管內的犬心絲蟲,則可引起血液循環障礙、結膜藍紫、呼吸困難等癥。
3.1 病例一 京巴犬,5月齡,癥狀為食欲不振、消瘦、被毛雜亂無光澤等。詢問犬主后得知,此犬從未驅過蟲,經常便秘或腹瀉。根據問診結合臨床癥狀,疑為寄生蟲感染。
治療:患犬采用丙硫咪唑3片(10~30 mg/kg),隔天再服一次,排出大量蛔蟲,回訪逐漸康復。
3.2 病例二 患犬持續高溫,膿性眼屎和鼻液,咳嗽,呼吸困難,時有麻痹似犬瘟熱癥狀。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證實血清中抗體效價升高,肝組織切片可見犬弓形蟲包囊。
治療:磺胺-6-甲氧嘧啶,首次灌服1 g,后減半。每日1次,連用3~5次,逐漸康復。
3.3 病例三 金毛犬,3月齡,5.5 kg。據犬主介紹,病犬時有嘔吐,嘔吐物帶有血絲,大便初為水樣,后含黏膜和暗紅色血塊。檢查體溫38.9℃,懷疑腸道寄生蟲感染。經糞便鏡檢,發現鉤蟲蚴。
治療:皮下注射伊維菌素0.1 mL/kg體重,靜脈滴注雷尼替丁1 mL,卡那霉素1 mL,補充10%kCl 2 mL,10%葡萄糖酸鈣10mL,Vc 2mL。持續治療4 d,逐漸康復。
3.4 病例四 松獅犬,2月齡,體重3.9 kg,患病4 ~5 d,廢食;有生食豬肺豬肝病史;體溫38.3℃。患犬精神沉郁,食欲廢絕,眼結膜蒼白,鼻鏡干燥,腸音減弱,嘔吐,排惡臭稀糞,混有白色米粒樣絳蟲脫落節片。
治療:根據臨床癥狀,應用5%糖鹽水100 mL,輔酶A 100萬單位,ATP 2.0 mL,維生素C 2.0 mL,西米替丁2.0 mL,維生素B62.0 g,頭孢唑啉0.5 g,混合后一次靜脈注射;肌內注射貓犬靈2.0 mL,皮下注射五聯苗血清5.0 mL和魚腥草2.0 mL,口服丙硫咪唑0.5片,連續用藥5次后痊愈出院。
3.5 病例五 金毛犬,3月齡,患犬咳嗽,心悸,脈細弱,心內有雜音,腹圍增大,呼吸困難,消瘦。根據臨床診斷,結合血液內微絲蚴涂片檢查確診為心絲蟲病。
治療:二硫噻啉5 mg/kg體重,內服,每日1次,連用10~20 d;倍硫磷7%溶液0.2 mL/kg體重,皮下注射1次,隔2周后重復注射1~2次,可有效殺滅微絲蚴。
保持環境清潔,搞好犬舍及環境衛生,定期消毒;及時清除糞便,并經無公害發酵處理。注意飲食衛生,訓練犬只不要飲用野外水溝、水坑等污水,嚴防蟲卵通過野外覓食或異嗜入口。
4.1 預防性驅蟲 幼犬40日齡、3月齡各驅蟲1次,成年犬每年春秋各驅蟲一次。疫區要做好犬體防蜱滅蜱工作;消滅蚤、蚊危害,蚊、蠅活動季節可用殺蟲藥,如0.01 mg/kg溴氰菊酯溶液,每隔7~10 d噴淋1次犬體。
4.2 藥浴 常用藥物有雙甲醚、除癩靈等。護院犬等大型犬,應春、秋各藥浴一次,夏季是寄生蟲活躍季節,藥浴比較方便,可每月藥浴一次;寵物犬等小型犬,應不定期藥浴或用驅蟲洗毛發香波洗浴。
4.3 佩戴驅蟲項圈 多用于寵物犬,藥浴除虱、蚤后,帶上合適的防蟲頸圈驅蟲,一般含化學藥物的防蟲圈,頭1個月效果較好,戴至第2個月效果減半,到第3個月時則應及時更換新的驅蟲項圈。
5.1 加強飼養管理,搞好清潔衛生 飼養寵物應避免食用生肉、生魚及飲用不潔飲水,及時、徹底消滅寵物身上和周圍環境中的跳蚤。發現寵物糞便中帶有寄生蟲或出現感染寄生蟲的征象后,應及時送檢糞便,獸醫會根據檢驗結果開出相應藥方。只要遵從醫囑,寵物一般會很快恢復健康。對患病寵物,應及時清理糞便,消毒寵物使用過的寢、食具。如不按獸醫囑咐,自行用藥治療,輕則影響寵物健康,重則還可能危及寵物生命。
5.2 提倡預防性定期驅蟲 飼養寵物應按照獸醫處方定期服用驅蟲藥。驅蟲藥正確的服用周期,詳見表1。

表1 寵物不同階段定期驅蟲周期
蛔蟲、絳蟲、弓形蟲和隱孢子蟲會感染人體,尤以細粒棘球絳蟲的危害最大。所以在愛護寵物的同時,犬主要注意衛生,以免感染疾病。
5.3 治療用藥和使用方法
犬寄生蟲病是危害養犬業和人畜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以弓形蟲病而言,國外養犬業發展較早城市,由于沒有做好有效防控措施,導致人弓形蟲血清陽性率達80%以上,故應引起警惕。寵物犬常見寄生蟲病的治療用藥及使用方法,詳見表2。

表2 犬常見寄生蟲的治療用藥和用法
寄生蟲病防治必須遵循“成熟前驅蟲”的原則,改一年兩次驅蟲為定期(每6~8周1次)驅蟲,在寄生蟲尚未成熟排卵前進行驅蟲,使排出的蟲卵尚未成熟,缺乏感染力。
隨著我國養犬業的發展,除了從國外引進犬中進行弓形蟲、球蟲等感染情況的調查外,還應對隱孢子蟲病、新孢子蟲病、犬惡絲蟲病等新的或重新發生的寄生蟲病引起足夠重視,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S858.292
B
1005-7307(2015)05-0038-003
201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