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偉松,張躍建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
厚皮甜瓜翠雪5號雜交制種技術
壽偉松,張躍建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
通過對單株結果數、種植密度、坐瓜節位和授粉時間等因素的試驗,研究厚皮甜瓜制種效果。結果表明,適當增加種植密度和提高坐瓜節位有利于提高厚皮甜瓜種子數量;大花蕾去雄后翌日授粉是最佳授粉方式;同時,在植株生長發育中采用單桿整枝留2瓜的植株調整方法可提高厚皮甜瓜的種子產量,但在生產實際中要防止植株早衰。
厚皮甜瓜;雜交制種;產量;授粉
文獻著錄格式:壽偉松,張躍建.厚皮甜瓜翠雪5號雜交制種技術[J].浙江農業科學,2015,56(5):698-69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544
厚皮甜瓜果實香甜可口,風味獨特,既是我國廣大城鄉人民普遍喜食的傳統夏季鮮食水果,也是當前國際上的暢銷水果。因其經濟價值較高,故成為設施栽培中主要的高效經濟作物[1]。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外對厚皮甜瓜的需求量日益增長,因此甜瓜生產發展很快,面積迅速擴大[2]。由于厚皮甜瓜的結實花是雌雄同花作物,雄性不育和雌性系的材料在生產上應用極少,目前在雜交種子生產過程中,基本采用蕾期人工去雄授粉的方法[3-4],造成制種成本高、種子產量不穩定等問題。為了提高厚皮甜瓜種子產量,降低制種成本,試驗研究了單株結果數、種植密度、坐果節位、蕾期授粉等對厚皮甜瓜雜交制種產量和質量的影響,以期為甜瓜種子生產提供參考依據。
1.1 供試材料
雜交制種品種采用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厚皮甜瓜新品種翠雪5號[5]。
1.2 處理設計
試驗于2013年春季在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楊渡試驗基地進行。8 m寬大棚作畦4條,雙行種植,除種植密度試驗外,其余試驗種植株距45 cm。甜瓜植株采用單蔓整枝,結果枝留2葉后摘心,主蔓在25葉左右時摘心。授粉于上午8:00開始, 12:00前結束。
單株結果數試驗設單株單果、單株相鄰節位雙果和單株相差10個節位左右雙果3個處理;坐果節位試驗分為主蔓10~15節、15~19節和20~25節坐果3個處理;授粉時期設結實花開花前1 d進行大花蕾去雄后當天馬上授粉(A1B1),結實花開花前1 d進行大花蕾去雄后翌日授粉(A1B2),結實花開花前2 d進行雛蕾去雄后當天馬上授粉(A2B1),父本花粉均為當天開放的花;種植密度試驗設為8 m寬大棚平均作畦4條,雙行種植,株距分別為40,45和50 cm等3個處理。
1.3 測定項目
種子成熟后,取10個單瓜,曬干測定單果種子數量、單果種子重量、千粒重,最后折算成每667 m2產量。
2.1 單株結果數對甜瓜種子產量的影響
由表1可知,厚皮甜瓜在單個植株上無論是相鄰節位留雙果,還是相差節位10節左右留雙果,其單株種子數量均比單株單果的種子數多1倍左右,從制種產量上來說,分別比單株單果增產50%以上;但從外觀來看,厚皮甜瓜種子變小,同時種子千粒重變輕。
2.2 不同種植密度對厚皮甜瓜制種產量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厚皮甜瓜隨著種植密度的減少,得瓜率從68.3%升至75.2%,種子千粒重增加,每667 m2制種產量也增加,但種子粒數減少;株距50 cm的種植密度下,每667 m2的種子粒數分別比株距45 cm和40 cm降低4.7%和11.7%。

表1 單株甜瓜結果數對種子產量的影響

表2 不同種植密度對甜瓜種子產量的影響
2.3 不同坐果節位對厚皮甜瓜種子產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隨著坐瓜節位的提高,厚皮甜瓜的單株種子粒數增加,平均坐瓜節位20~25節的厚皮甜瓜單株種子數分別比16~19節和10~15節的高7.4%和1.6%,但種子千粒重降低,因此單株種子重量基本一致,差異不明顯。

表3 不同坐瓜節位對厚皮甜瓜種子產量的影響
2.4 結實花大小對厚皮甜瓜制種產量的影響
由表4可知,無論是結實花開花前1 d進行大花蕾去雄后當天馬上授粉(A1B1),還是結實花開花前2 d進行雛蕾去雄后當天馬上授粉(A2B1),均適合厚皮甜瓜雜交制種。但每個制種瓜的種子粒數均比常規花期制種減少,花期和大花蕾期制種比雛蕾期制種每瓜種子粒數分別提高10.8%和25.9%。種子千粒重的變化與結實花大小點沒有關系,且差異不明顯。

表4 結實花大小對厚皮甜瓜制種產量的影響
本試驗從厚皮甜瓜翠雪5號單株結瓜數、種植密度、坐瓜節位和結實花大小等方面進行了雜交制種技術的研究。結果表明,單株留雙果時,厚皮甜瓜每個果實中的種子數量基本和單株留一果的種子數量一致,因此單株留雙果時,其制種產量高近1倍。但在生產上實際制種發現,單株留雙果較易引起植株的早衰,如何防止植株早衰,保證種子的成熟是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在不同種植密度條件下,隨著密度的增加,雖然得瓜率下降,但每667 m2的種子粒數卻增加。因此實際制種過程中,可相對提高種植密度,同時加強病蟲害防治,提高得瓜率,從而提高制種產量。
厚皮甜瓜隨著坐果節位的提高,制種產量也相應提高。但實際制種過程中,特別是秋季雜交制種時,由于后期易受到冷空氣的影響,導致種子不成熟,因此實際生產過程中,為保證種子的成熟,坐果節位最好安排在20節以下。
結實花的大小影響厚皮甜瓜雜交制種的產量。袁士琛等[6]認為,蕾期授粉可提高甜瓜制種的質量和效率。但本試驗結果表明,蕾期授粉降低了厚皮甜瓜制種的產量,這與陳幼源等[1]、王崇啟等[7]的研究一致。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下雨天會導致結實花柱頭有水,影響授粉效果和坐瓜率,因此為避開下雨天,可選擇性地采用大花蕾和雛蕾期進行厚皮甜瓜雜交制種。
[1] 陳幼源,陳緋翔.影響網紋甜瓜制種效率因素的研究[J].上海農業學報,2003,19(4):51-53.
[2]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M].中國西瓜甜瓜,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3] 齊三魁,吳大康,林德佩.中國甜瓜[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81:69-70.
[4] 馬克奇,馬德偉.甜瓜栽培與育種[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82:105-108.
[5] 張躍建,壽偉松,王國華,等.甜瓜新品種‘翠雪5號’[J].園藝學報,2014,41(7):1513-1514.
[6] 袁士琛,劉茲萍,楊軍.蕾期授粉可提高甜瓜制種的質量和效率[J].中國蔬菜,1997(6):39.
[7] 王崇啟,焦自高,董玉梅,等.厚皮甜瓜種技術研究初報[J].山東農業科學,2001(1):22-23.
(責任編輯:張瑞麟)
S 652
B
0528-9017(2015)05-0698-02
2015-03-01
浙江省農業新品種選育重大科技專項(2012C12903-6-4)
壽偉松(1972-),男,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甜瓜育種與栽培。E-mail:shouw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