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廣宇 楊曉云
摘要: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旅游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產業部門的重要組成。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同時,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也越來越被廣大民眾所關注。旅游環境道德作為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環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何促進旅游業快速可持續發展己成為當今世界旅游發展的主要趨勢。
關鍵詞:旅游環境道德 ;旅游環境道德監督管理; 旅游管理人才
1.研究背景
1.1我國旅游業的飛速發展
我國旅游業自改革開放以來已經歷經了三十多年的發展。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內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業在我國發展迅速,旅游業作為新興產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最具有活力和生機的產業。
1.2旅游環境道德問題嚴峻
在我國旅游業取得飛速發展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良的旅游環境道德問題。如旅游資源不合理開發使自然人文生態環境遭受到破壞,優秀的傳統文化被沖擊蠶食,歷史文物古跡遭受破壞,旅游工程質量低劣,不健康的旅游環境道德充斥旅游市場。旅游業發展過程中的這些道德缺失現象,違背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基本原則,損害了廣大旅游消費者的身心健康,甚至還有損于后代人正當的環境利益與真實的歷史文化傳承關系。旅游環境的道德缺失,嚴重阻礙了旅游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更不利于我國構建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
2.旅游環境道德監督管理人才問題
在世界發展進程中,人才是國家繁榮、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重要推動力量。旅游環境道德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環節就是高效的監督管理模式,高效的監督管理模式需要大量的高層次旅游環境道德監督管理專業人才來構建維護與優化。
2.1高層次旅游環境道德監督管理專業人才緊缺
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也是我國旅游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的三十年。據統計,截至2012年底,我國開設旅游院系的或專業的高等院校(含專科),全國共計1097所,旅游專業在校生576217人。旅游高校中開設旅游本科教育的院校(含獨立學院)已經多達500余所,開設旅游管理碩士研究生教育的院校達150所,開設旅游管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院校有35所。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我國旅游管理碩士、博士高層次教育在旅游教育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13.6%、3.19%。這樣的比例凸顯出我國旅游碩士、博士高層次教育比重不足,高層次人才培養難以滿足高速發展的旅游市場需要的局面。
2.2高層次旅游環境道德監督管理專業人才無法適應市場需求
2.2.1教育概念的陳舊、教學方法的單一
目前,許多旅游管理高校閉門式教育,專業教學多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教師講述教學,學生在課堂上主要是記錄,課堂缺乏活力,這樣的教學方式嚴重抑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忽視了方法教育和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一些非常實用的課程,如:指導實踐,酒店管理、景區管理等,仍然使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
2.2.2薄弱的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是旅游教育質量保障的基本途徑、同時實踐教學也是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測量。多數高校在旅游實訓基地建設方面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短缺,實訓基地建設受阻已嚴重影響了實訓課程的結業。與此同時,旅游企業普遍擔心學校對學生的實踐安排會影響企業服務質量和企業信譽,所以對學生實踐持不歡迎態度。因為缺乏可靠的實訓基地,學生缺乏實踐的機會,所以學生動手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訓練和鍛煉。相比與高職高專而言,本科及其以上學歷的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更顯薄弱。高層次旅游環境道德監督管理專業人才無法適應市場需求。
3.高層次旅游環境道德監督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旅游市場的不斷擴大,為適應旅游市場對高層次旅游環境道德監督管理人才越來越高的要求,改革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模式已成為促進旅游教育事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3.1更新旅游教育觀念,加強旅游實訓基地建設
旅游教育觀念是旅游教育中的精髓,也是旅游實訓基地建設的指導思想。在旅游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學校應充分發揮自身旅游人才資源優勢,吸引社會企業資金以解決實訓基地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改變傳統旅游教學觀念以加強實訓意識提高對實訓地位的重視程度,建立規范有效的教學實訓基地。
3.2加強實訓管理
完善的實訓管理規章制度是實訓項目順利開展的保障。加強對實訓教學的管理,優化實訓教學管理制度,可使實訓教學規范化,使實訓教學的順利運行得到保證,提高實訓教學的教學質量。校內實訓不能再走形式,應依據教學計劃及旅游市場對人才的專業技能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實訓計劃和方案,根據實訓計劃制定實訓教學大綱,可編寫實訓指導教材以方便學生學習查閱,同時學校加強管理監督,保證實訓計劃高質量的實行。實訓期間要制定嚴格的考核制度,實時監督檢查學生的實訓成果,保證實訓目的可以順利實現。學校應加強與企業的溝通,結合學生的性格愛好及所學的專業特點,幫助學生聯系企業,使學生盡可能的在企業的不同崗位實行輪崗實訓,積累不同崗位的工作經驗和適應不同工作的能力,學生的職業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為未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3.3建設高質量的實訓指導師資隊伍
針對旅游高校的部分教師重理論教學輕實訓教學,自身沒有實際的旅游崗位工作經歷,所以高校應著力提高教師的實踐工作技能,打造一批高質量的理論實踐雙優的教師隊伍;對于校外企業實訓基地,擔任學生崗位實訓指導教師的老員工老師傅,加強其旅游基礎理論知識和教學方法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能力,使老師傅們可以更高效的把自身的專業技能傳授給實訓學生。
4.總結
在我國旅游事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培養受過高等教育的適應社會需求的旅游管理人才已成為旅游市場對旅游教育事業的基本要求。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飛速發展,教育事業不斷進步,但在涉及到實訓能力培養方面,很多學校顯示出無力感,學生的實訓質量得不到保證,嚴重影響高層次旅游環境道德監督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導致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畢業的質量一年不如一年,進入社會后根本無法適應旅游市場的要求,被旅游市場所淘汰。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應得到高校的重視,與世界接軌引進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管理制度,需要一個適應社會,符合時代發展步伐、迎合旅游企事業單位需求的培養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