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生 閆永軍
摘要:雷電災害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危害之一。雷電具有極其巨大的破壞力,會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所以所做好雷電防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本文通過對雷電災害的分析,就如何做好雷電防御措施展開分析探討。
關鍵詞:雷電災害;防御;措施
1雷電形式其危害性
1.1直擊雷。直擊雷在云層與地面凸出物之間放電產生的,這種雷危害極大,可以直接使人和畜擊傷或致命。強烈的雷電電流流入地下,會使的雷擊點直接鏈接某種金屬對地面產生特別強烈的電壓。其電壓會達到數十萬至數百萬伏的沖擊,會使變壓器、發電機等嚴重破壞,造成大規模的停電,甚至可能導致火災,更嚴重的會引起爆炸。同時直擊雷的巨大的雷電流通過被雷擊物,在極短的時間內會變成大量的熱能,造成易燃物品的燃燒或造成金屬熔化飛濺而引起火災。
1.2球形雷。這種雷種發生的次數不是很多,而且很不規律。它的危害性直接可以從門、窗、煙囪等通道侵入室內,造成強烈的電壓,造成房屋中煤氣,電氣,燃氣泄露,從而發生火災。這種雷電極其危險。
1.3感應雷。這種雷種分為靜電感應和電磁感應。靜電感應是因為雷云與地面比較接近,它會在地面突出頂部感應出大量異性電荷所產生的。它的傳播速度非常快,它會在雷云與其他部位放電后,凸出物頂部的電荷失去束縛,以雷電波形式,沿突出物極快地傳播。而電磁感應就完全不同了,電磁感應是在雷擊后電流形成一個強大的磁場產生的,磁場會使周圍的金屬感應出強烈的電壓,對人體造成二次放電,不僅損害電氣設備,從而也能使人致命,其危害力也是不容想象的。
1.4雷電波侵入。雷電波侵入會使電氣設備的絕緣大程度的損害,他會使高壓竄入低壓,很容易造成嚴重的觸電事故。由于雷電波傳播速度比較快,其傳播速度為3x108m/s。它的產生是由于雷擊后在架空線路上或空中金屬管道上產生的沖擊電壓沿線或管道迅速傳播。它會使室內電氣設備突然爆炸起火或損壞,人在屋內使用電器或打電話時突然遭電擊身亡,其危害性約占總雷害事故的70% 。
2雷電防御措施
2.1采用搭接技術。把現在建筑從頂樓到底層的各種金屬物,包括各種天線、燈架、廣告牌、裝飾物等等,都要用粗的銅導線與避雷針等接閃器焊接起來,達到等電位,這樣不管金屬物點位升的什么樣的高度,都不會造成危險。所以說應用這種搭接技術,也可以消除因地電壓驟然升高而產生的反擊現象,這在微波站天線塔遭到雷擊后是常常遇到的。
2.2裝置避雷針。避雷針要裝置在建筑物的最頂端,這樣在雷擊的時候可以吸引雷電,從而能夠把雷電傳到大地中去,這樣有利的防止雷電電流經過建筑物,從而保護建筑物。但是因為避雷針是一個接地的金屬裝置,會引起雷電電流傳到大地中去,實行該措施的時候也要與其他的防雷措施結合,這樣能夠避免產生的電磁場,損害其他的電氣設備,從而做到雙重保護。
2.3屏蔽。用金屬網、箔、殼、管等導體把建筑物內的通信設備及微電子設備包圍起來,免遭雷電電磁脈沖的危害。由于建筑物的這些設施由于它們自身靈敏性高且耐壓水平低,有時附近打雷或接閃時,也會遭到雷電波的電磁輻射的影響,所以要利用鋼筋混凝土內的鋼筋,將建筑物內的地板,頂板、墻面、及梁、柱內的鋼筋,使其成為六面體的網籠,把閃電的脈沖電磁場從空間入侵的通道阻隔起來,力求無隙可鉆,各種屏蔽都必須妥善接地,從而實現屏蔽。
2.4分流。現代建筑離不開照明、電話、電視、計算機等用電設備,雷電防護設計時,從室外來的導線,包括電力電源線、電話線、信號線或者這類電纜的金屬外套等都要并聯一種避雷器至接地線,還應在需要的線路上加裝避雷器。這樣能偶把沿著導線傳入的雷電波在避雷器處經避雷器分流入地,也就是類似把雷電流的所有的入侵通道堵截了。從而能夠避免災害發生。
2.5加強宣傳,提高雷電災害防御的意識。各級氣象部門要抓住雷電災害典型事例,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各類媒體,大力宣傳防雷減災有關法律規章和科普知識,不斷提高人民的防雷減災意識,提高社會對防御雷電災害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參與防御雷電的自覺性。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從新建、改建、擴建開始,嚴格把關,從源頭上將雷電災害隱患控制在最低范,同時,要積極主動向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匯報和宣傳,爭取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共同推進防雷減災工作的發展。
3雷電災害來臨前的注意事項
戶內預防。如果是在室內的,雷電時應該及時把電視機的室外無線與電視機脫離,而與接地線連接,這樣防止雷電損害電器設備,防止引起火災。同時雷雨天氣要關好門窗,如果發生球形雷的時候,能夠有效的防止竄入室內造成危害。雷雨電器人民更需要做的就是在雷電發生的時候,盡量盡量最后原理可能傳來雷電波侵入的線路和設備1.5m以上,不能夠使用各種電器,不宜使用無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電視、音響等電器。雷電來臨時要把屋內的各種電源也要拔掉,也要盡量減少使用電話和手提電話。最有保障的方式就是把總電源關掉,手機關機,以免與家中電源產生電流引起火災。也不要靠近室內的金屬設備如暖氣片、自來水管、下水管,同時也要要盡量離開電源線、電話線、廣播線,以防止這些線路和設備對人體的二次放電。另外,不要穿潮濕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濕的墻壁。
戶外防御雷擊。雷雨天氣,切勿游泳或從事其他水上運動或活動,雷雨來臨要立即離開水面以及其他空曠的場地,尋找地方躲避。雷雨天氣也盡量不要在曠野里行走。如果非走不可的情況下,要穿塑料等不侵水的雨衣。同時要遠離樹木和桅桿。最好不要騎在牲畜上或自行車上行走,也不要用金屬桿的雨傘,不要把帶有金屬桿的工具如鐵鍬、鋤頭扛在肩上。人在遭受雷擊前,會突然有頭發豎起或皮膚顫動的感覺,這時應立刻躺倒在地,或選擇低洼處蹲下,雙腳并攏,雙臂抱膝,頭部下俯,盡量縮小暴露面。在城市中,為了防止反擊事故和跨步電壓傷人,要遠離建筑物的避雷針及其接地引下線。同時要要遠離各種天線、電線桿、高塔、煙囪、旗桿,如有條件應進入有寬大金屬構架、 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或金屬殼的汽車和船只,但是帆布蓬車和拖拉機、摩托車等在雷電發生時是比較危險的,應盡快離開。
參考文獻:
[1] 張曉麗,淺談自然災害的防范意識和能力培養,《今日科苑》2010、3
[2] 王建設,淺談雷電監測及其預防《中國科技縱橫》 2011、3
[3] 沈慧群,孫存清,韓勇.通信機房雷擊風險評估案例分析[J].沙漠與綠洲氣象,2010,4(B8):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