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斌
摘 要:農村水利建設關系著我國農業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對于農村的建設和發展有重要意義,也是人們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本文就如何加強農村水利建設進行了總結分析,并提出了意見建議。
關鍵詞:農村;水利建設;建議
一、農村水利建設的現狀
1.農村飲水安全形勢依然嚴峻。近幾年水利部門加大了農村水利工程建設的力度,但隨著對水資源使用總量的日益提高、工農業生產對水資源的污染日益嚴重等問題,新的飲水安全問題又擺在我們面前,任務更重,要求更高。
2.水利建設任務繁重。在一些地區,自然環境相對比較惡劣,地質環境也比較復雜,氣候干旱現象時有發生,加強水利建設,合理開發和科學利用水資源,既刻不容緩,又任重道遠。雖然水利設施建設近年來長足發展,但由于歷史欠賬問題,仍存在設施不足、配套欠完善、老化待修等問題,如果不能得到持續解決,將直接影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群眾基本生活需要。
3.基層水利站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大部分的基層水利服務站雖然完成了定崗、定編任務的任務,水資源管理、防汛抗旱、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飲水安全、水利科技推廣等公益性職能得到了加強,但服務能力和覆蓋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擴大。
二、農村水利工作的思路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保障改善民生。把解決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利問題作為優先領域,加快改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和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群眾受益程度和水平。二是堅持科學發展,促進人水和諧。綜合考慮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條件,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加快水環境治理步伐,增強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三是堅持統籌兼顧,推進協調發展。科學規劃和布局,根據縣域不同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按照“先急后緩,先重后輕,突出重點,分步建成”的總體思路統籌規劃,大中小微工程并舉,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結合,推動農村水利協調發展。四是堅持建管并重,保障良性運行。切實把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有機銜接、有效統一起來,做到建后管護主體明確、權責清晰、機制完善、管養到位,確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長受益。五是堅持改革創新,增強發展后勁。深化農村水利各項改革,著力創新體制機制,推進法規制度建設,完善配套政策,加大科技推廣力度,加快管理方式轉變,為農村水利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加強農村水利工程建設的建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改革的目標、重點,為今后的改革和發展勾畫了新的藍圖,也為今后的農村水利建設指明了方向。
1.摸清家底,科學規劃。堅持開發節流并舉,開發保護并重的原則,按照節流優先、治污為本,科學開源,綜合利用的方針,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用好水,管好水。由水利部門牽頭,統計、發改、城建、國土等相關單位參加,就水文、地質等情況進行全面普查,掌握各個區域地表水、地下水等地理地質情況,建立水資源綜合信息數據庫,詳細記錄不同區域使用不同水源的方式以及水資源利用方式等信息,為水利建設因地制宜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在此基礎上,根據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編制統一的水利建設與利用的近、中、遠期規劃,分步實施,切實按照規劃安排水利項目建設。
2.整合資源,合理開發。在制定規劃的基礎上,把重點集中在問題較為突出的地方,適當分散辦理個案,處理好集中與分散的關系。以現有的基層水務站為基礎,立足解決以往涉農項目小散亂、標準低、利用率不高等問題,按照“渠道不亂、性質不變、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集團建設,板塊開發,充分發揮提高水資源集中使用效率,共同推薦項目區建設,實現提高綜合效益的目標。
3.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從實際出發,根據國家的政策和當地的實際情況,把農村和農民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擺在優先的位置。以國家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為契機,完善農村供水管網建設,用優質的河湖水取代在用的飲用水源。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科學推進農村水利管網建設,確保供水安全。
4.科學管理,充分利用。進一步規范涉水行政審批,嚴格執法。穩步推進鄉鎮水務站改革,充分發揮了解和掌握基層水利情況、貫徹涉水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協助編制農村水利建設規劃、組織發動群眾開展農村水利建設、提供工程建設與管理技術服務以及組織防汛抗旱等方面的職能,實現水資源的科學管理。以重點水利項目建設為切入點,實施現代農業糧食產業項目,集中使用水利資源,把防滲管道鋪到田間地頭,使農田達到節水灌溉標準,
5.強質量監督,確保工程早日發揮效益
農村供水工程是農村重要的基礎設施,其質量直接關系到農村居民長期的生產生活用水。長期以來,重建輕管的問題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決,為了保證工程設施的持續有效運用,保障飲用水安全及質量,縣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施工,應由水政主管部門通過招投標確定符合條件的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規模較小的工程,條件不具備時,可由有類似工程經驗的單位承擔施工。施工前,應進行施工組織設計、編制施工方案、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明確施工質量負責人和施工安全負責人,經批準取得施工許可證和安全生產許可證后,方可實施。 四、結語
農業是一個弱質產業,要解決農村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問題離不開各級政府財政的扶持。當前,農村水利改革正在向多領域擴展、向深層次推進,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系統性更加凸顯。要準確把握農村水利改革方向,注重協調推進和體制機制創新,不斷增強農村水利發展活力。
參考文獻:
[1]毛澤秦.對發展農村安全飲水事業的思考[J].水利發展研究,2014(7).
[2]許詠梅.從農村用水現狀引發的思考[J].農業技術經濟,2010(05).
[3] 田百民.農村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致富向導,2011(02).
[4]李淑玲,胡仲.沈陽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問題及解決對策[J].東北水利水電,2010,28(8):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