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鐘 胥昌群
2014年10月,《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由國務院印發并在國家主流媒體隆重推出,首次提出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全民健身活動已成為中華民族復興和提高全民族身體素質及健康水平的重大舉措,把全民健身活動事業推向了國家戰略高度的發展平臺。
全民健身場地的建設流程主要是參照大型體育場館設施建設的經驗,由于大型體育場館設施管理的限制,群眾體育使用場地也受到限制,尤其是對中老年體育參與者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同時,城鄉、工礦、農村、社區的體育設施、健身場地的嚴重缺失,造成群眾健身活動無法開展,全民健身的國家戰略無法推廣實施。因此,各級地方政府在加大大型體育場館設施建設的同時也加大全民健身場地的建設,落實《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完善體育設施。各級政府要結合城鎮化發展統籌規劃體育設施建設,合理布點布局,重點建設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體育場館、公眾健身活動中心、戶外多功能球場、健身步道等場地設施。盤活存量資源,改造舊廠房、倉庫、老舊商業設施等用于體育健身。鼓勵社會力量建設小型化、多樣化的活動場館和健身設施,政府以購買服務等方式予以支持。在城市社區建設15分鐘健身圈,新建社區的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100%。推進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在鄉鎮、行政村實現公共體育健身設施100%全覆蓋。”(1)全民健身場地的建設區別于大型體育場館的建設,它的建設核心是“因地制宜”的設計理念,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和機動性,場地的規模亦可大可小,健身器材設施亦可多可少,將園林建設和全民健身場地建設結合起來,將地域文化和全民健身場地融合起來,使全民建設場地設計多樣化,成為新的建設流程和規范做法,使新建成的全民健身場地深受群眾接受和歡迎。
全民健身場地設計和地域文化的關系
傳播全民健身健康理念,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推崇低碳生活行為已成為人民群眾所追求的健身文化價值觀。全民健身場地設計在滿足場地設計技術條件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場地設計和當地地域文化的內在關系。首先,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深受地域文化的影響和規范,健身活動也不例外,一樣不能脫離地域文化的烙印。如:河南溫縣是太極拳的發祥地,當地群眾對太極拳健身情有獨鐘,其全民健身場地更多的是滿足太極拳運動的繼承和傳播,在場地設計時,設計師應考慮平面廣場的安排和尺度,授拳老師的位置和學拳群眾的視覺關系應合理,環境區隔以綠植為主,置入太極雕塑小品和拳譜浮雕或壁畫,塑造健身場地的太極拳文化要素氛圍,將教拳--練拳--環境--文化整合起來,使健身場地功能和地域文化傳達完美結合起來。其次,全民健身場地設計的文化導入有效提升場地視覺的舒適性和識記性,如:山東濰坊地區的健身場地就可以利用風箏、風車造型和圖案來結合場地建設;新農村健身場地建設可以將廢棄不用的石質碾盤、磨盤、石磙、馬槽、拴馬樁等集中裝飾在健身場地周圍,既可以利用這些可以放置在戶外的農具,又可以集中保存原來農業工具使用的文化信息,記錄原來農業生產形態的歷史資源和原住民使用工具的情感資源。第三,避免在全民健身場地設計時風馬牛不相及的文化導入,將完全沒有文化淵源的視覺作品置入場地建設。如:把在新農村的健身廣場建成羅馬廣場,將米開朗琪羅的裸體大衛立像或古羅馬女神立像裝飾在健身園區的入口,完全不考慮健身人群的文化差異,破壞健身廣場的文化生態。第四,全民健身場地在確立健身項目主題的同時也應確立場地的文化主題,以文化主題來識記和強化健身項目主題。可以用地名、村名、廠名、小區名來命名健身場地,也可以用富有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體育項目和文化名人、體育名人來命名。
文化藝術作品如何提升場地環境設計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地方的地理特點、氣候特點、飲食特點、生活習俗和文化習慣在很多時候決定了這個地方人群的體格特征;健身場地設計的文化導入應對建設項目所在地諸多條件要素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產生,不能孤立的、主觀的盲目設計,健身場地設計作為一個年輕的學科,它的產生和發展將借鑒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園林景觀、藝術設計等其他學科的經驗。從整體設計的角度來看待全民健身場地設計,尋求健身場地景觀中的“文脈”必須和建設場地周邊的自然條件、建筑樣式,城市規劃保持協調一致,是城市功能的一種延伸;點綴在城市角角落落的全民健身場地是城市最為親民的一方凈土,是溫暖百姓心田的一簇陽光,它也是一把考量地方政府執政為民的尺子,是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實施的基本要件。
全民健身場地中的文化藝術作品表現形式特指適用于戶外的各種材質圓雕浮雕、各種材質的壁畫、書法、石藝、根雕、盆景和背景音樂等;這些作品的創作主題主要表現當地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民俗故事、民族風情、歷史名人、體育名人、文化名人等。一般創作流程為:
1.調研當地適合置入健身場地文化題材;
2.提煉出文化設計亮點,確定藝術作品在健身園區的安裝地點;
3.確立文化題材的藝術表現形式;
4.制作藝術作品草圖、效果圖、材質表現小樣;
5.工廠或工作室制作1:1成品作品;
6.健身場地現場施工安裝、竣工驗收;
健身場地導入文化藝術作品的過程和具體操作存在著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因地制宜、兼收并蓄,創造多元共存及個性特色鮮明的健身主題和文化主題則是這個設計環節的基本原則,與此同時建設綠色環保的健身環境、文化環境是設計追求的終極目標。
全民健身場地設計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全民健身場地的項目設置應充分考慮將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作為重點考慮對象,在場地功能上盡量滿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使用,兼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傳承和發展。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指在我國廣泛開展的民族、民間、民俗體育項目以及那些被各群體或個人視為其文化財富重要組成部分的具有游戲、教育和競技特點的運動技藝與技能,以及在實施這些技藝與技能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器械、相關實物和空間場所的總和。(2)就我國目前而言,國家級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棋類項目--圍棋、 象棋、蒙古族象棋;球類項目--馬球、滿族珍珠球;武術類項目--太極拳、少林拳、峨眉武術、紅拳、八卦掌、形意拳、 鷹爪翻子拳、心意拳、心意六合拳、 五祖拳、查拳、螳螂拳、萇家拳、岳家拳、蔡李佛拳;摔跤類項目--天橋摔跤、滿族二貴摔跤、沙力搏爾式摔跤;民族體育類項目--鄂溫克搶樞、撓羊賽、傳統箭術、賽馬會、叼羊等多項。它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和積淀下來的傳統體育文化資源,它們伴隨中華民族強身健體、健康生活,在冷兵器時期也是抵御外敵侵略的戰術技能保障;這些非物質遺產體育項目既擁有自身的競賽程序規則和器械道具等運動內容,又有與各民族的社會特征、經濟生活、宗教儀式、風俗習慣息息相關的傳統文化現象,是中華文明重要的構成要素。各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地的全民健身場地設計都應將這些項目的傳承和發展考慮進去,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系統全面的整理、保護與推廣,對于弘揚傳播中華體育文明,促進傳統體育文化為當代體育發展服務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健身場地的背景音樂和聲環境塑造
健身場地的背景音樂即是舒緩健身群眾心情的文化載體,又是控制運動節奏的功能要素,健身場地聲環境的塑造是不可缺少的設計內容,從技術層面解決噪聲污染、噪聲擾民等問題。
1.聲環境塑造
根據健身場地的平面布局來布置草坪式音箱設備,確定音箱設備功率,在健身場地基礎施工時,預埋音箱設備安裝線路和固定音箱設備的結構,球類區可利用照明燈桿安裝防雨壁掛式音箱,將擴音設備整合進健身場地工作用房室內,對應音箱設備的功率,還應考慮輸出線路和其他設備的損耗以及系統內冗余的功率,選配適合的功放設備;整個音響廣播系統采用計算機控制,控制系統的軟件包括音響控制軟件、通訊控制軟件和自動播出音源軟件;采用RS485總線控制,具有抗干擾能力強,傳輸距離遠等特點,方便控制和操作。一般在多功能健身區、環形步道、健身卵石步道等區域都可以重點布置草坪音箱,加強聲音的指向性;球類區域和其他競賽區域少量布置防雨壁掛式音箱,不同的健身區域布置不同類型的音箱,通過自動播放系統播放不同的音樂曲目;各健身區域擁有獨立的聲場,互不干擾、互不影響,同時使其具有廣播找人、新聞播出、緊急疏散、緊急通知等功能。
2.音樂曲目選擇
通過互聯網專業音樂頻道、網站下載建立適合健身場地使用的音樂曲庫,按內容可以分為:中國古典音樂單元、世界古典音樂單元、中國流行音樂單元、世界流行音樂單元、地方民歌單元、最新原創音樂單元等部分。使用多路自動播放系統編輯各健身區域所需要的背景音樂,該系統可按設置的時間表依據編排序列播出選定的音樂曲目,也可以分3--6路在不同的健身區域同時播放不同的背景音樂。如:健身多功能廣場區可以播放動感較強的的士高背景音樂,兒童健身游樂區可以播放歡快的兒童音樂曲目,棋牌區可以播放優雅的中國古典音樂曲目。
利用多路自動播放系統的編輯功能可以將不同健身區域的背景音樂預置編輯成一天播放總成或一周播放內容總成累積至季度播放總成。播放時間可以根據四季的白晝長短,調整播放起始時間,調整播放曲目內容,一旦程序設定完成后,可實現一周循環播放功能和季度循環播放功能,實現年度自動播放無人值守功能。
全民健身場地是公共活動的場所,在人民群眾強身健體的同時,享受視覺審美和聽覺愉悅,有利于建設和諧社會,提高人民幸福指數,是實現中國夢的具體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