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目前語文教師批改作文的狀態,正如唐建新老師在《今天怎樣教語文》一書中提到的:作文的批改,一直是語文教師的心病。這一次的作文剛改出來,下一次的作文本又交上來了。況且,辛辛苦苦寫的評語常常引不起學生的注意。這些是當下實際存在的較為困擾語文教師的問題。應該如何有效地指導初中學生去個性寫作,作文如何寫出魅力,帶著種種作文指導的困惑,我們來共同回顧和探討一下大慶市近六年的中考作文真題。
一、2010年~2015年大慶市中考作文題真題再現
1.(2010年)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情,當我們“想到”它的時候,就有一份獨特的心情或感觸;也總有一些事情出乎我們的意料,讓我們大呼“想不到”。請以“想到”或“想不到”為題,寫一篇文章。
2.(2011年)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或者需要他人的幫助,或者幫助他人。人們風雨同舟,戰勝困難,活出精彩的人生。請根據材料,以“請讓我走近你”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3.(2012年)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一塊冰在撒哈拉沙漠被太陽融化得只剩小小一塊,冰感嘆地說:“沙漠是冰的地獄,北極才是冰的天堂。”
沙對冰塊說:“冰在沙漠里才最珍貴,冰在北極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如果我們處于苦難絕境,正是彰顯最高自我價值的時候,處于太平順境之時,無論是誰,大家都差不多。
請以“有時,我們更需要苦難”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4.(2013年)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A:“我要辭職,在這個公司我這么努力工作,領導眼中根本就沒有我!”
B:“我贊成你的決定,不過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A:“為什么?”
B:“你現在走,公司并不在意。你應該趁著在公司的機會,拼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公司獨當一面的人物,然后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才會遭受重大損失。”
…………
半年以后。
B:“辭職的時機到了!”
A:“半年來,我付出很多 ,也有收獲,公司準備升我為總經理助理,現在我對我的工作很滿意,暫時不打算辭職了。”
…………
這個故事帶給了你怎樣的思考?你是否經歷過或聽說過類似的事情?
其實人不要一味地埋怨環境帶給自己的諸多不利,環境本身是客觀存在的,關鍵是自己為團隊為他人付出了多少,只要你不斷付出,適應環境,就一定會有收獲,你的命運也會隨之而改變。
請以“付出與所得”為題,寫一篇文章。
5.(2014年)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一個人在家門前的溪水里發現了一大塊金子,他想:“進城賣掉它嗎?那就會有成百上千的人涌向這里來尋找金子。我和妻子親手用一根根圓木搭建的棚屋,揮灑汗水開墾的菜園和屋后的池塘,還有傍晚的火堆,忠誠的獵狗,美味的燉肉,以及山雀、樹木、天空和草原,大自然贈予我們的這些美好和自由,將不復存在。我寧愿看到它被扔進池塘濺起的水花,也不愿眼睜睜地望著這一切從眼前消失。”于是他把金子扔到了池塘里。其實他扔掉的只是一塊金屬,而保住的卻是他生命中最為寶貴的金子。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他們為了金錢和財富,不惜丟掉自己的情趣、志向和愛好,甚至自由、健康、良知……其實這些正是生命中最珍貴的金子。同學們,你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是什么呢?請結合你的生活經歷和感悟,以《我生命中的金子》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6.(2015年)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老教授問他的學生:“如果你上山砍樹,正好面前有兩棵樹,一棵粗, 一棵細,你砍哪一棵?”
同學們異口同聲:“當然是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可是,粗的不過是楊樹,而細的是紅松。”
同學們:“那當然是砍紅松了,楊樹不值錢!”
老教授看看他們:“楊樹是筆直的,而紅松卻是七扭八歪,你們又會砍哪一棵呢?”
學生們互相看看:“如果是這樣,還是砍楊樹,紅松彎彎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緊接著又說:“楊樹雖然筆直,可由于年頭太多,中間大多空了,現在你們會砍哪一棵?”
同學們:“那還是砍紅松。”
…………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由無數選擇組成的。面對一件事,我們會做出不同的選擇,而不是不同的選擇往往決定著我們的命運。關于選擇,你有怎樣的思考呢?你經歷過哪些選擇嗎?
請以“ 選擇”為題,補全題目,然后寫一篇文章。
二、2010年—2015年大慶市中考作文題擬題方向
初中語文考試是語文課程評價的重要方式:一張普普通通的初中語文試卷折射著《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一張簡簡單單的初中語文試卷浸潤著命題組先進的教育思想;一張平平凡凡的初中語文試卷承載著語文教育教學的導向、評價、反饋、預測、激勵等功能。自然,作為初中語文試卷的“半壁江山”——作文,執教者和受教者從來都不敢小視。
正如朱紹禹先生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一書中指出的:學生的寫作水平是語文學習水平的綜合反映。作為新時代的語文課,寫作教學仍然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和研究內容,同時又是一項費時費力卻難以奏效的教學工作。因此,初中語文教師不要一味地低頭教學,躬身埋在作文的評、教、改中,應該時常抬頭望望歷年的中考命題,我們來共同探尋一下大慶市中考作文的擬題方向。
深圳市第二高級中學的李劍林老師在《模擬考試之三重境界》一文里指出:一張試卷,也有其自身的生命樣征和精神取向。筆者嘗試從六年的作文命題中探索其作文命題里典型的價值取向,它們分別是:濃重的時代性、樸素的人文性、率真的思想性和另類的生命性。
其一,具有濃重的時代性。
2012年、2014年兩年的作文命題中體現著濃重的時代性。
2012年作文試題的核心:如果我們處于苦難絕境,正是彰顯最高自我價值的時候,處于太平順境之時,無論是誰,大家都差不多。
2014年作文試題的核心:生活中,總有一些人,他們為了金錢和財富,不惜丟掉自己的情趣、志向和愛好,甚至自由、健康、良知……其實這些正是生命中最珍貴的金子。同學們,你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是什么呢?
這兩年的試題展現了命題者對當下社會快速發展給人們帶來的負面影響的一種思考。“別在平野上停留,也別去爬得太高。打從半高處觀看,世界顯得最美好。”這是一種追求“半”的人生哲學。但是,生活中追求“全”的也大有人在。命題者“呼吁”人們在社會飛速發展之時要學會靜下心來,放下攀比心,活在自在與灑脫之中,要享受幸福生活以達到“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的生活境界。
其二,具有樸素的人文性。
2011年的作文命題中體現著樸素的人文性。
2011年作文試題的核心: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或者需要他人的幫助,或者幫助他人。人們風雨同舟,戰勝困難,活出精彩的人生。
這一年的試題和袁正光教授所持的觀點相契合,他指出: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學、藝術、人文。科學追求的是真,給人以理性,使人理智;藝術追求的是美,給人以感性,讓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給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誠。科學強調客觀規律,藝術更注重主觀情感;科學講的是理性,藝術更富于情感。科學就是根據事物的普遍性處理事物的特殊性。藝術則是根據事物的特殊性去處理事物的普遍性。人文則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沒有科學,也不能沒有藝術,更不能沒有人文。
命題者在這里彰顯的是一種深切的人文關懷,通過所命作文試題透露出自己的人生體驗,重在強調人與人之間需要真摯的“精神之解放”和“思想之狂歡”。
其三,具有率真的思想性。
2010年、2013年兩年的作文命題中體現著率真的思想性。
2010年作文試題的核心: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情,當我們“想到”它的時候,就有一份獨特的心情或感觸;也總有一些事情出乎我們的意料,讓我們大呼“想不到”。
2013年作文試題的核心:其實人不要一味地埋怨環境帶給自己的諸多不利,環境本身是客觀存在的,關鍵是自己為團隊、為他人付出了多少,只要你不斷付出,適應環境,就一定會有收獲,你的命運也會隨之而改變。
“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學生的寫作“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這兩年的作文題,就是引導他們情不自禁地去思考,以這600字的稿紙作為載體抒發自己內心中最率真的聲音,讓學生都有著強烈的答題沖動。借此寫作的機會亮出“做人”的底牌,考生同時可以剖析自己的人生觀,審視自己的價值觀。
其四,具有另類的生命性。
2015年的作文試題中體現著另類的生命性。
2015年作文試題的核心:終于,有人問:“教授,您到底想告訴我們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說:“你們怎么就沒人問問自己,到底為什么砍樹?雖然條件不斷變化,可是最終結果取決于你們最初的動機。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楊樹,想做工藝品,就砍紅松。”聽了這番話,大家心中似都有所感悟。
作文命題中省略的部分被我們找到后,作文題就可以輕易破解了,最終結果取決于你們最初的動機。這才是命題者想要傳遞給考生們的信息:面對今后人生中各種重要選擇,我們選擇的結果取決于明辨自己最初的“動機”。
“怪”“險”“特”是2015年作文試題的最主要特點,同時筆者認為這也是這些年中考題中最帥氣、最自我、最真實的一道作文題。作文題中的“老教授”讓我想起了“柏拉圖”。眾所周知,他是古希臘時期重要的思想家,也是西方文化中最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之一。柏拉圖師承蘇格拉底的問答法,把回憶已有知識的過程視為一種教學和啟發的過程。
這樣師生“問答法”式的命題,確實滲透了命題人真實的生命體驗和人生感悟。這不正像柏拉圖一樣嗎?反對用強制性手段灌輸知識,提倡通過問答形式,提出問題,揭露矛盾,然后進行分析、歸納、綜合、判斷,最后得出結論。
這樣解讀大慶市中考語文試卷,我們不難發現,作文命題不僅僅是一門“技術”,原來它還真的是一門了不起的“藝術”。
三、2010年—2015年大慶市中考作文題高分寶典
為了使寫作教學既富效果又有效率,有必要樹立新的寫作教學理念,并對寫作教學的內容、過程和方法進行認真地研究。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去嘗試“魅力寫作”,以此來吸引評卷教師的目光。
第一點:積累返璞歸真的生活瑣事。中考作文,就是言私“事”。返璞歸真的生活瑣事,即選取普通生活的點滴事件,去掉外在的藝術裝飾,恢復生活原來的質樸狀態。
第二點:注重體會個體的生命體驗。中考作文,就是言私“悟”。滲透個體對生命不同的體驗,即對同一主題、同一事件、同一內容的彰顯個性的不同看法,流露出對人生的獨到的體悟和領會。
第三點:及時滲透自己的人生態度。中考作文,就是言私“境”。即在文章中能運用準確、恰當的語言表述自己內心情感世界,展露作者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
第四點:闡發深邃的思想。中考作文,就是言私“理”。即在文章中能把自己的生命體驗轉化為文章的靈魂,使文章有更為深刻的意理闡釋。
第五點:呈現回味無窮的詩意美。中考作文,就是言私“美”。即在字、詞、句、段和章的運用上選擇詩意濃重的語言點,讓讀者在品析文章的過程中感受詩意的美感和自由境界。
正如程少堂先生指出的:如果說做人的魅力來自“公”,那么作文的魅力來自“私”,因此我們要向那些想寫好作文的學生大聲呼吁——”
私“事”、私“悟”、私“境”、私“理”、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