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亮
摘要:氣象因素是影響農業生產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一些生產水平較低的地區,氣象因素對農業生產結果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本文就“三農”的概念解析作為切入,深入分析了農業氣象在“三農”中的具體應用措施,以期促進農村經濟不斷進步發展,盡可能減小城鄉差距。
關鍵詞:農業氣象;“三農”;服務
農業生產當前仍是我國關鍵性產業之一,通過農業生產才能確保經濟發展穩定。農業氣象是氣象學科的一個分支,專門針對農業生產進行預先預測與播報。在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思想下,利用農業氣象服務“三農”,是農業氣象發展順應時代趨勢的根本表現。
一、“三農”的概念分析
通常而言“三農”指的是農村、農業和農民。“三農”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存在于農村、農業以及農民之間的各種問題。其核心關鍵在于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穩定。根據毛澤東思想來看,農村是城市的基礎,只有農村穩定、經濟發展,才能促進城市不斷進步發展。解決“三農”問題不僅要著眼“三農”問題本身,還需從相關領域做好支持工作,比如農業氣象、農村經濟服務等。在“三農”問題中,經濟發展是其中的關鍵,只有經濟穩步快速發展,才能消弭各種矛盾。一旦經濟發展出現問題,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是比較嚴重的。農業生產就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核心,解決農業生產遇到的各種問題,確保農業生產創收,是“三農”問題的關鍵。
二、強化農業氣象服務“三農”的能力
在農業生產中,氣象災害會對農業生產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因此,需要加強農業氣象的減災能力,切實保證農業生產。
首先,加強農業災害氣象的預測警報。根據氣象預測技術的不斷發展,當前對氣象預測的精準度已經有了顯著提升,并且可以利用模擬軟件對數天后的氣象走勢進行模擬預測。但是,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農業災害氣象預測能力還有待提高。雖然農業氣象預測對暴雨、大風、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具有詳細的預測,但是對洪澇和干旱等預測較為乏力。因此,需要加強對洪澇災害和干旱災害的預測,并且逐步完善氣象模型,提升氣象預測的精準度。
其次,加強農業生產災害防治工作。農業氣象的作用在于可以提前預測氣象變化情況,以給農業生產形成具體指導。基于農業氣象預測以及災害防治的基本理念,需要加強對基礎設施的興建力度。比如,為了防止洪澇災害沖毀田地,可以在田地之間開挖排水溝,再將這些排水溝統一起來,使其形成一個完善的排水系統,為排水防洪起到顯著作用。再比如雷電災害,對于存在這一問題的地區,應該加強避雷措施,避免雷電引起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
與此同時,發動群眾參與防災減災工作。災害防治并不只是氣象部門的事情,也是廣大群眾份內的事情。因此,需要強化人民群眾對災害防治的認識,促使其參與到防災減災的相關工作中。比如浙江省為了防止臺風、洪澇災害等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展開了災害防治示范鄉鎮的建設活動,通過此活動吸引了周邊村鎮紛紛效仿,發揮出了良好的災害防治效果。
三、提升農業氣象服務“三農”的水平
(一)完善農業氣象服務設施
農業氣象的工作并不僅僅是對區域天氣進行預測,還需完善對農業生產小氣候的檢測與預測。對于這一方面的工作,可以利用RS遙感技術對“三農”服務區域內的種植區域、種植作物、作物長勢等情況進行測量,實現了農業氣象在“三農”問題其他方面的運用。
(二)創新農業氣象的服務手段
農業氣象服務的重點在于將氣象信息切實有效傳遞給農民群眾,使其能夠及時了解氣象所要發生的變化,以便及時對農業生產作出調整。傳統的農業氣象服務主要是通過電視播出相關的農業氣象預測。但是,該模式下氣象信息的傳播范圍有限,傳播時間也過于固定,對于農業生產實際需求存在滯后性。因此,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可以創新農業氣象服務手段。比如,可以利用手機短信發布農業氣象信息;建立咨詢臺,通過查詢電話可以查詢當前最新氣象預報。;建立農業氣象服務機制,給每一個細小的農業生產區域指派專門的氣象服務人員。
(三)合理開發氣象資源
氣象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屬于一種資源,比如暴雨天氣,可以帶來豐富的降水,大風天氣可以帶來豐富的風能。雖然其會對農業生產造成不小的影響,但是只要通過合理的方式,也可以將其化作它用。例如,可以新建水庫,將暴雨產生的降水全部集中起來,在發生干旱的時候就可以用于田地灌溉。還可以在有條件的地區新建風力發電站,利用風能進行發電,滿足村鎮基本用電要求。
四、優化升級農業氣象服務
優化升級農業氣象服務是農業氣象服務“三農”的重要部分,也是農業氣象相關工作發發展進步的關鍵所在。
(一)進行產品開發,實現農業氣象服務多元化
多元化是一種趨勢,對于農業氣象服務而言也是如此。實現農業氣象服務多元化,主要就是實現農業氣象服務范圍多元化。當前的農業氣象服務主要集中在農業生產上,對其他方面的覆蓋還不到位,比如農村居民的出行、保健等。需要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擴大農業氣象的覆蓋內容,才算真正服務于“三農”
(二)擴大農業氣象信息的覆蓋群體
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農業氣象服務的覆蓋群體還略顯單薄,相對于中國數以億計的農民而言,差距還是很大的。因此,需要不斷加強農業氣象建設,通過手機、電視、電腦等終端擴大農業氣象信息的覆蓋范圍。
(四)加強氣象知識的科普教育
農村群眾對氣象知識缺少基本了解是農業氣象服務“三農”展開緩慢的原因之一,氣象本來就存在隨機性和不確定性,氣象預測只是根據當前氣象形式對其未來變化做出的評價,并不代表一定會發生。只有使群眾真正了解氣象的這一性質,才能便于其他相關工作展開。
結束語:
“三農”問題是國家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環節,加強其各方面的基本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農業氣象和“三農”問題具有十分緊密的關系,需要從各個方面不斷加強農業氣象的服務能力、水平,創新升級氣象服務,實現農業氣象和“三農”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葛慧君.大力提升氣象為“三農”服務的能力和水平[J].浙江氣象.2011(01).
[2]陳明艷,黃汝紅.農業氣象服務“三農”的思考[J].氣象研究與應用.2009(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