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玲
(本課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九年級上冊第18課。)
一、教學內容與分析
美國南北戰爭是世界資本主義制度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是在工業革命影響下發生,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它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進一步掃清了障礙,使美國資本主義經濟開始走上騰飛之路。學習本課,對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史、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和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建設,學生都將有更深更新的認識。領導這場戰爭的林肯總統是美國歷史上最受尊重的總統之一,他在美國南北戰爭中的歷史貢獻、他一生的曲折經歷以及為南北戰爭作出的巨大犧牲,在美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通過學習戰爭中林肯和人民群眾的活動,使學生認識到人心向背是戰爭勝利與否的根本原因,個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依據教材和教師補充材料,進一步認識林肯總統,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積極進取,勇于開拓的人生境界。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起因、戰爭過程中的主要事件、戰爭的結局、戰爭的性質和作用以及林肯在美國歷史上的地位等主要史實。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起因以及由此而決定了南北戰爭的性質、結局和作用,培養學生對因果關系、一因多果關系的認識;通過南北戰爭中林肯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活動,使學生了解人民群眾與杰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及其相互關系;引導學生對比戰爭雙方的力量,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和讀圖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感受到殘暴野蠻的統治始終是要被推下歷史舞臺的,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為了國家進步、社會發展而獻身的人,歷史是不會忘記的。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林肯在南北戰爭期間的作用。
難點:南北戰爭的起因。
四、教學步驟
(一)教學導入(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我們來做個游戲。看誰能用最少的信息提示,猜出這個人是誰?
提示一:美國人。
提示二:做過鄉村郵遞員和律師。
提示三:人生屢遭挫折。
提示四:反對奴隸制。
提示五:馬克思說:在美國歷史和人類歷史上,他必將與華盛頓齊名!
生:林肯!
【設計說明:通過層層遞進的提示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是的,他就是亞伯拉罕·林肯,美國第16任總統。他的名字是與美國歷史上一場偉大的戰爭聯系在一起的。這場戰爭叫“美國內戰”,也叫美國南北戰爭。記得我們在前面學習過了美國獨立戰爭。誰還記得戰爭的性質?(學生回答略)
(二)講授新課
師:美國獨立戰爭既是民族解放戰爭,又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使美國獲得了獨立,也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可是,當初在戰爭中攜起手來共同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南北方,在獨立的幾十年后,就爆發了戰爭。究竟是怎么回事?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十八課 《 美國南北戰爭》。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分析思考,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解決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外部矛盾,使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和北方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都迅速發展,領土也不斷擴張。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的發展,南北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由此很自然地引出南北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和導火線,為解決教學難點——南北戰爭的起因奠定基礎。】
師:獨立后的美國熱衷于領土擴張,了解一下美國領土擴張的情況。請同學們結合大屏幕(圖略),看書上自由閱讀卡的內容,了解美國領土的擴張情況。美國領土的擴張都采取了哪些方式?
生:通過吞并、購買、奪取的方式擴張了領土。
【設計說明:給學生直觀感受,使比較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南北戰爭的原因,突破難點。】
1.南北方的矛盾
師:擴張后,美國的版圖由原來的大西洋沿岸擴展到了太平洋。隨著領土的擴張,美國的經濟也發展起來了。回憶美國經濟狀況是怎樣的?(生答。)
師:即北方的資本主義工業經濟和南方的奴隸制種植園經濟。
兩種經濟制度間存在著必然的矛盾。看大屏幕南北雙方矛盾重重的漫畫。(讓學生解釋含義,引出結論:南北雙方矛盾的焦點是奴隸制的廢存問題。)
【設計說明:出示漫畫,降低學習難度,幫助學生了解南北雙方在資源、勞動力、市場、西部開發等方面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引導學生理解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不可調和。結合課文內容,使學生認識到南北矛盾、斗爭在激化,充分了解戰爭爆發前的美國局勢。】
師:奴隸制的存在是否合理?(看大屏幕,讓學生感受奴隸的悲慘生活。)
大屏幕出示材料:
尋人啟事
黑人亨利逃跑了,他的左眼已被挖掉,左臂和左肋上有幾處匕首刺的傷疤,鞭痕滿身。
安東尼逃跑了,他的一只耳朵被挖掉,左手被斧頭砍傷。
懸賞五十美元捉拿我的奴隸約翰。他的鼻尖已被挖掉。
師:看到這些你有什么被感受?奴隸制度該不該廢除呢?
生:奴隸制應該被廢除。
【設計說明: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奴隸悲慘的生活和境遇,培養他們的正義感,從而進一步理解奴隸制必須被廢除的重要性。】
2. 導火線
師:奴隸制是一種不民主的甚至可以說是野蠻殘暴的制度。南方的黑人奴隸對奴隸制更是深惡痛絕。他們舉行過大規模起義,反抗奴隸主的統治。北方民眾也掀起轟轟烈烈的廢奴運動,甚至還幫助黑奴逃離種植園,逃向北方,使南北矛盾進一步激化。就在戰爭一觸即發的時刻,美國舉行總統大選,南北雙方都派出代表進行較量。林肯代表北方的共和黨,他競選的主題是什么?林肯在競選演說中是怎么說的?這是林肯寫給他朋友的信。endprint
(大屏幕展示信件內容:林肯在一封寫給他朋友的信件中清晰地表明了他的目標:“在這場斗爭中,我的首要目標是拯救聯邦,而不是保留或廢除奴隸制。如果不解放任何奴隸能夠拯救聯邦,我愿意做;如果通過解放奴隸能夠拯救聯邦,我愿意做;如果解放一部分奴隸,而保留另一部分,能夠拯救聯邦,我也愿意做。 ”)
師:這些表明了林肯怎樣的態度?
生:拯救聯邦和維護祖國統一。
師:這次選舉的結果如何?
生:1861年, 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
師:南方奴隸主愿意讓一個主張廢除奴隸制的總統上臺嗎?他們是怎么做的?
生:南方蓄奴州叛亂,宣布脫離聯邦政府。1861年4月南方挑起了內戰。
師:于是,林肯的上臺,成為美國南北戰爭的導火線。而1861年4月,是內戰爆發的標志。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對林肯的觀點進行思考,對林肯的做法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并為理解戰爭初期北方失利的原因做鋪墊。以設置問題情境為主線,層層設疑,情境教學與問題探究式教學相結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
3. 戰爭爆發
師:我們來了解戰爭的經過,看南北雙方力量對比表。
師:從圖表上看,哪方力量比較強?可是,戰爭初期的形勢如何?為什么北方軍隊在戰場上卻連連失利?
【設計說明:學生看大屏幕《南北雙方力量對比表》分析原因。認識到戰爭的勝負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客觀因素再強大也會在主觀條件制約下而不得發揮。】
師:因為是南方先挑起的戰爭,所以他們對內戰早有準備。他們的軍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攻勢很強。而北方軍事上的失敗,則引起了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林肯政府是怎樣扭轉戰局的?文獻的頒布有什么作用?戰爭的結果如何?哪一年取得的勝利?北方取勝的原因有哪些?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從實力、人心向背、政府措施等方面分析戰爭勝利的原因。使學生了解人民群眾與杰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及其相互關系。】
師:1. 為什么說是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2. 為什么說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
(學生回答略,總結意義: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
【設計說明:美國南北戰爭是世界資本主義制度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是在工業革命影響下發生,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它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進一步掃清了障礙,使美國資本主義經濟開始走上騰飛之路。學習本課,對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史、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和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建設都將有更深更新的認識。】
師:可是就在戰爭結束的第五天,林肯總統被南方奴隸主收買的暴徒刺殺了。讓我們一起來緬懷這位偉大的人物。
大屏幕顯示林肯坎坷的一生:
1809年 出生。
1831年 經商失敗。
1832年 競選州議員——但落選了!
1834年 再次競選州議員——贏了!
1838年 爭取成為州議員的發言人——沒有成功。
1840年 爭取成為選舉人——失敗了!
1843年 參加國會大選——落選了!
1846年 再次參加國會大選——這次當選了!
1848年 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了!
1849年 想擔任土地局長的工作——被拒絕了!
1854年 競選美國參議員——落選了!
1856年 爭取副總統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張。
1858年 再度競選美國參議員——又再度落敗。
1860年 當選美國總統。
林肯為什么會受人愛戴?他有哪些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大屏幕展示林肯紀念堂圖片。
師:介紹林肯紀念堂 ,特別指出,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這里發表他的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奧巴馬總統就職音樂會慶典是在林肯紀念堂拉開帷幕的。
【設計說明:林肯總統是美國歷史上最受尊敬的總統之一,他在美國南北戰爭中的歷史貢獻和他一生的曲折經歷以及為南北戰爭作出的巨大犧牲,在美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通過戰爭中林肯和人民群眾的活動,使學生認識到人心向背是戰爭勝利與否的根本原因,個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依據教材和教師補充材料,進一步認識林肯總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勇于開拓的人生境界。通過歷史人物的所作所為,認識人物思想,訓練學生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本課以“美國南北戰爭”為主題,講述了南北戰爭的全過程和歷史意義,以及林肯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作出的巨大貢獻,在美國歷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本課教學基本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打破了原有的傳統歷史教學的模式,樹立了以學生為本的觀念,注意體現課堂的活力與創造力,注重師生的共知、共享和共進,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有如下幾個優點:
1. 總體知識的架構比較完整,條理清晰明確,又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注意將歷史課堂延伸和拓展,這與新課標所倡導的理念不謀而合。
2. 多媒體課件制作充分發揮了輔助課堂的作用。能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了學生的時空觀念,加大了課堂教學的感染力,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3. 問題討論要深入淺出、循循善誘,可以誘發學生主動探究的動機,提高了學生合作、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
教學本身是一門缺憾的藝術。這節課還有很多不足和值得改進的地方:
1.課堂應變能力有待加強,教學語言有時不夠精練,發揮不夠好。
2. 有的問題在提出之前給學生做的輔墊不夠,學生不能順利答出。
3. 有些同行提出課堂上學生幾乎沒有用教科書,因為課前已經預習,所以課本如何在課堂上恰當使用沒有把握好。
通過這節課的講授,不僅使學生受到了教育,同時本人也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從林肯這個歷史人物身上挖掘出了巨大的教育力量,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會不時地給予我們勇氣。而歷史課程改革任重道遠,我會堅定不移地在這條道路上繼續探索下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