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陳麒凌
世界上有條不老的魚
文_陳麒凌


百果樹紅磚屋
宜蘭離臺北不遠,從臺北松山火車站乘自強號南下,9點27分發車,10點半就到了。
車窗外是海,天色半陰,云與海都蒼茫著,蒼茫得有些單調了,海里忽然站起一座山,黑色的猶如巨鯨之鰭的山。那是龜山島,看見它就知道宜蘭到了,黃春明在詩里寫:“龜山島/每當蘭陽的孩子搭火車出外/當他從右手邊的車窗望見你時/總是分不清空氣中的哀愁/到底是你的,或是他的。”
這詩要聽他本人讀才有味道,用那種土土的閩南話,鏗鏘地、沙啞地大聲吼著,卻是那么溫柔的鄉愁。2013年12月1日,臺北全球華文文學星云獎頒獎現場,黃春明站在舞臺上讀的正是這首《龜山島》。當晚,這位臺灣鄉土文學大師榮獲貢獻獎,上臺的第一句話,他說:“我80歲了。”
那晚,黃春明穿著深咖色的燈芯絨外套,敞著懷,露出同色的毛線衣,毛線衣里面還有襯衫,松松地翻出兩角淺色的領子。他的褲子有些皺,皮鞋也不锃亮,再加上清瘦的身材、淺茶色的鏡片、花白又天然卷曲的亂發,就是你在街上隨時會遇到的老先生。你知道這樣的老先生通常慈眉善目,慢聲軟語,可惜眼前這位明顯不是。他年少時就以反骨著稱,撕學校的布告,用椅子砸教官,打掉校工的牙齒,先后被退學四次,叛逆沖動,誓不低頭。即使現在頭發白了,火爆脾氣仍不改,遇到不平之事,仍會挽起袖子打架。2011年5月,因為有人擾亂會場秩序,勸告無效,黃春明當場在臺上脫掉外衣,只穿一件白色背心,沖下來準備打架,被工作人員拉開。事畢,老先生面不改色,穿著白色背心繼續演講。
星云獎典禮結束,主辦方邀請嘉賓參加晚宴。搭乘擺渡大巴時,黃春明剛好坐在我后面。只聽見他對夫人林美音說:“今天是他的生日哦,我要給他打個電話。”這個電話說了差不多有10分鐘,他用很鄭重的語氣和對方商量,要一起買艘大輪船,好大好大,可以在水里游,可以在地上跑,然后跑到沙灘上,裝好多好多的沙子。哇,那真是全世界最酷的大輪船啦。原來,電話那邊是他的小孫子。吃飯的時候,不斷有人來找黃春明合影。每一次他都趕快起身,還要找個好看的背景,這才請人過來,而他顫巍巍地站立,望著鏡頭露出微笑。熱情的女粉絲照相時挽著他的手臂,他就說:“哇,我今天運氣好好。”
跟隨黃春明到臺北領獎的還有一群活潑的年輕人,他們就是宜蘭縣黃大魚兒童劇團的成員。黃春明在獲獎詞里說自己不務正業已久,總是停筆去做其他事,1994年創立的黃大魚劇團應該算是一件。黃春明親任團長,親自寫童話劇,畫布景板,甚至戴著草帽、粘上胡子上臺飾演角色。21年來,劇團深入社區、鄉村演出,把精彩好玩的童話劇帶到孩子們身邊,希望“有一天,蘭陽的孩子會發現—我們都是看黃春明的兒童劇長大的”。劇團是免費演出的,所有成員憑的都是熱情,沒有分文報酬,因此出來參加活動都盡量儉省。那晚,我見到了劇團的成員李賴。她看上去非常年輕,笑聲朗朗,很難相信她是50多歲的人。李賴跟隨黃大魚劇團近20年,親眼見到黃春明把全部身心和家當都投進來,四處演出,辦文學雜志,還開了家咖啡館,名字很有趣,叫百果樹紅磚屋。黃春明常常穿起圍裙,在咖啡館里端盤子,也即興給小朋友們講故事,表演手撕貼畫,給讀者簽名。“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很對不起他,他都沒有時間寫小說了。”李賴說,隨后又笑起來,“可是跟他一起工作真的好快樂啊!”
第二天,主辦方組織去佛光山參觀,黃春明背著一個舊帆布背囊大步走在前面,我追上他,說:“黃老師,過幾天我想去百果樹紅磚屋看看。”他愣了愣,大聲說:“好啊,那我請你喝咖啡好啦。”
宜蘭不遠,百果樹紅磚屋也不難找,走出火車站就能看到。那是座很安逸的紅磚平房,2012年9月,宜蘭縣政府委托黃春明在此地創建咖啡館,這里實質上已成為宜蘭人的文藝中心,白天是咖啡館,晚上是文學沙龍,假日則是親子共享的故事劇場,這也是黃春明多年的夢想。
我去的那天,有些遺憾,黃春明剛好回臺北了。
早上人少,門前黑白圖案的海報是黃春明的手撕貼畫,一列火車和一杯熱氣裊裊的咖啡,上面寫著:“請來喝一杯咖啡,火車會等你。”這句話讓人忽然感覺悠閑了,于是我就這么悠閑地在店里盤桓了大半天,走走看看,喝抹茶拿鐵,品嘗羅東春明餅干。黃春明對美食也有研究,他研制的這款餅干,入口帶著質樸的甘甜,非常適合就著咖啡慢慢吃。
那棵百果樹當然最顯眼,在屋子中間頂天立地。我走近一看,差點兒笑出聲來,這是棵用草繩和報紙做成的大樹,每個小孩都會夢想在家里弄一棵這樣好玩的大樹,上面掛滿黃的瓜、紅的果、綠的葫蘆,還有各種奇怪的小玩意兒,蟲子啊,燈籠啊,徽章啊,還貼著小朋友給黃春明畫的像,瘦長的老爺爺頂著花白亂發,戴著眼鏡,穿著圍裙笑瞇瞇。
屋子里到處都是畫—黃春明的手撕貼畫,是他利用廢棄畫報的彩頁,巧手撕貼而成。下雨天拿來當傘的姑婆葉子是深綠和淺綠的,公雞闖進來就找不到的雞冠花是玫紅和紫紅的,站在水邊把星星撣亮的菅芒花是白色的,打底的閃閃的星空是寶藍色的。手撕過的毛邊帶著暖暖的質感,尋常鄉野的物事,配上雋永的小詩,讓這些畫充滿了無盡的趣味和想象。
自然少不了書,長木書架中間擺著聯合文學版的《黃春明作品集》,已經出到第十四本了,從小說《看海的日子》到童話《小麻雀·稻草人》,勾勒出他文學創作的地圖。
咖啡屋的右邊隔出一個空間,兩三排小方凳已經擺好了,正對著一個矮矮的舞臺。舞臺矮,是因為黃春明希望跟小孩子有一樣高度的視線。臺上已經擺好了講故事的畫板,有十多張圖畫,說的是一只十分在意別人眼光的短鼻象,用盡辦法讓自己的鼻子變長的故事。圖畫和故事都是黃春明創作的,這真是個好玩的故事。忽然想起他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過一句:“給孩童說故事,我從中獲得了極度的快樂。”
店員說黃春明老師今天不在,晚上由李賴老師來講故事,小朋友們很快就會來了。我在小方凳上坐了會兒,小朋友們該多喜歡這里啊,有長滿瓜果的神奇大樹,有美妙的故事,還有—糖。準備結賬的時候,我看到柜臺上有一只大魚形狀的盤子,里面放著各種棒棒糖,可以隨便吃。
店員說:“小姐,黃老師請您喝咖啡,您的咖啡免費。”
我驚訝極了:“他怎么知道?”
店員笑笑,說:“黃老師每天都會打電話來,他知道的。”
坐在候車室里等火車,望著夜幕薄薄地降落。離發車還有20分鐘,我忽然想跑回去看看。很遠就看見紅磚屋的燈,趴在窗戶上看,講故事的李賴把自己藏在畫板后面,正有聲有色地講著:“短鼻象靠它自己一個,吸水滅火,吸水滅火,不知跑了幾百遍,一直到把野火熄滅,它累壞了啊。”臺前已經坐滿了孩子,他們的爸爸媽媽坐在稍遠一些的椅子上。店里所有的人都一臉著迷地在聽,手里的杯子傾斜了也渾然不覺。燈火溫暖,故事如溫暖的故鄉,在那里,每個人都純真爛漫如孩童。

百果樹紅磚屋內景
其實,黃春明的童年并不快樂。母親病逝那天,8歲的他握著幾顆龍眼大汗淋漓地跑回家,要給媽媽吃,他還不知道什么是永別。弟弟妹妹們哭著要找媽媽,祖母說他們的媽媽去天上做神了。小男孩于是常常望著天,他在交給老師的作文里寫道:“我往天上看,有時是星星,有時是月亮,有時是烏云,就是沒看到母親。”不快樂的小男孩,后來是在閱讀和寫作中快樂起來的,他珍惜這份寶貴的經驗,也因此不遺余力地為孩子們演童話劇、講故事,想要把這樣的快樂傳承下去。黃春明說:“美好的事物,永遠值得傳頌。”
沒有人比他更明白愛和溫情的意義,在成長的歲月里,那個沒有母親的小男孩曾深深地渴望過。也因此,無論是早期的小說《兒子的大玩偶》,還是后來的童話《小駝背》,你都能輕易地從黃春明的作品里找到憐惜、體諒和溫暖。他曾經欠缺的東西,他愿意加倍地給予別人—愛、溫情和歡樂。而在這個創造和分享的過程中,那個曾經不快樂的小男孩獲得了永遠的快樂。
還有永遠的年輕。
2015年2月11日,宜蘭黃春明童話公園開幕了。黃春明在人們的簇擁下主持啟用儀式。這是他去年10月患病接受化療以來首次公開露面,他說是特別向醫院請假回來的。雖然身形瘦削、身體虛弱,82歲的黃春明仍談笑風生。他即興模仿了一段卓別林逗大家樂,說自己每天還是要創作點兒東西,所謂“病中作樂,死不閉嘴”,還擁抱著童話劇演員大聲喊“小駝背,我回來啦”。
曾經好奇為什么黃春明要給劇團起名為“黃大魚”,標志也是一條非常可愛的黃色大魚,直到看了他寫的那首詩—
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動物
很多很多的動物
都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
他們隨著時間都會變老
變成老狗、老貓、老虎和老豬
看!就是沒有變老的魚
那不老的魚住在水里
哇塞,是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冰洋、北極海
不錯,那就是我們黃大魚的天地
世界上有條不老的魚,他是一個不老的傳奇。

百果樹紅磚屋內矮矮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