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馬 憂 馬不停蹄的憂傷。
飛鳥毛毯廠
文 _ 馬 憂 馬不停蹄的憂傷。
段子來源于生活,是草根的智慧結晶,長期以來為群眾所喜聞樂見,自覺轉發。寥寥數語,有戲說,輕松逗趣;不細說,意味無窮。
青工于洋在鬧市區閑逛,見一位自行車手席地而坐,身前放有一張紙,上書:“發燒車友千里騎行,盤纏用盡饑餓難當,望好心人給點兒飯錢。”于洋見那個騎手四肢發達,眉宇英武,頓生惻隱之心,暗想:大好青年落魄街頭,何其哀哉。施他飯錢非長久之計,不如好人做到底,盡全力幫他。于是,趁騎手起身去廁所,于洋把自行車推走了。
飛鳥毛毯廠工會主席施必時送夫人去醫院生孩子,半天打不到車,心急如焚。幸遇一輛巡邏警車,飛速載往,母子平安。后得知當日全市出租車大罷工,要求打擊打車軟件,保護出租車司機權益。這件事讓施必時很受刺激,他越想越氣,終于按捺不住怒火,組織了一次全廠罷工,口號是:“維護毛毯廠工人權益,取締電熱毯!”
廠長李召在禮堂做年度工作總結。念到“此處等掌聲”前優雅停頓,臺下掌聲雷動,青工于洋卻像死人一樣毫無反應。三小時后發言結束,李召眼望臺下,只有于洋一人在奮力鼓掌。李召點點頭,從此對他著意提拔。廠里人都說于洋會拍馬屁,于洋十分委屈:“我只是入睡比較快,又恰好比你們先醒了。”
飛鳥路有個奇怪的現象,每周五早高峰一定會堵車,這已成為全市治堵的難點。即便交警強力執法,仍不見絲毫緩解。交管局局長親自率隊調研,發現擁堵原因有三:人多,路窄,天氣好。于是對癥下藥,制定了整套科學治堵方案,終于讓堵路變通途。方案如下:經過與飛鳥路家樂福超市友好協商,對方取消了每周五雞蛋買一送一的活動。
飛鳥毛毯廠退休工人李大媽坐公交車,剛上車就有人讓座。她坐下又站起,把座位讓給了一個小朋友。馬上又有人讓座,大媽毫不猶豫,讓一個比她還老的老人坐了。大家投來贊賞的目光,紛紛讓座。大媽說上班族不易,把一男一女兩個疲憊的年輕人按到座位上,最后才安心坐定。這樣,李大媽一家五口都找到了座位。

一位專家在廣播里說,現在的國產動畫片宣揚暴力,毒害兒童。飛鳥毛毯廠技術員劉景德聽罷,便禁止兒子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這類動畫片。有一天,劉景德撞見兒子偷看“喜羊羊”,不由分說,一頓胖揍。打完覺得還需說服教育,就湊到兒子跟前說:“你知道爸爸現在為什么這么渾嗎?就是因為小時候《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看多了。”
南城首富龔先生在飛鳥毛毯廠西門外的地下通道遇到一位盲人乞丐,細看竟是同鄉白某。龔先生鄙夷不已,怒道:“你怎能在這兒要飯!丟人,快回去!”白某摘掉墨鏡,用臟話辱罵龔先生。龔先生忍無可忍,飛起一腳正中白某左臀,二人扭打一處。翌日,都市報報道—《爭地盤二丐互毆,瘸丐踢傷盲丐》。
機關干部馬某網購了一張飛鳥牌掛毯,十天后仍未收到,百般無奈之下,撥打市長熱線反映問題。投訴信息反饋至飛鳥毛毯廠,廠長李召高度重視,立即指示供銷科、庫管科、計財科組成聯合調查組徹查。調查組同志明察暗訪,順藤摸瓜,僅用半個月便拿出了調查報告,結論為:責任完全在馬某自己,配送方式誤選了EMS。
圖/小黑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