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立娜 蘇月嬌 陳柏宇 (常州工學院 藝術與設計學院 213022)
依托社區文化建設提升公眾藝術素質的探索
范立娜 蘇月嬌 陳柏宇 (常州工學院 藝術與設計學院 213022)
在如今這個文化、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對于藝術素質的培養也愈加重視。大多數人通過書法、繪畫、音樂、舞蹈、陶藝等來提升自己的藝術素質,以此來達到自己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而社區作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環境,對于公眾藝術素質的提高顯得尤為重要。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因此,一個人必須把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形成高質量、高素質的健全的思維。公眾藝術素質的提升不僅有利于培養健康、豐富的情感世界,也有助于加強德育教育,以美輔德。
(一)前期調研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衣、食、住、行方面,除前人為我們積累的豐富用具、物品、器具外,高科技的現代化用具、物品、器具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家中。這就使得我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舊物品急劇增多,這些物品以很快的速度產生,威脅著人類居住的生存空間,與此同時,由于制造這些物品所需的成本和能源消耗也與日俱增,長此下去地球能源終將會有枯竭的一天。能源危機已引起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我們也應該義不容辭地承擔起義務,宣傳環保,發動人們積極地參與到廢舊物品的改造與創新中來,從而提高人們的創新和資源再利用意識,為我們的藍色星球貢獻出力所能及的力量。
市場調研。通過網絡調研和實地市場考察,得知人們提升自己藝術素養的方法,主要通過書法、繪畫、音樂、舞蹈、陶藝等,而利用舊物改造創意生活這一簡單并實用的方法并不多,因此,這一項目就顯得極具實施性。
(二)該項目的目的
用廢舊物品改造成家居工藝品可以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同時增強自身的實踐創造能力,又能提升人們對于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實施,最終可以達到以下目的:
1.了解合理利用資源的重要性,樹立可持續發展觀。
2.提高人們的實踐能力,培養團隊合作能力。
3.鼓勵人們親自動手將舊物加以改造,從而激發人們的創新意識。
(三)確定項目
在本項目中,我們以舊物改造為切入點來制作工藝品并進行當場講解,以此來提升社區公眾藝術素養。經過對舊物改造的了解,確定舊物改造物品如下:(1)舊紙箱再利用——紙盒書架;(2)舊衣物與酒瓶的改造——瓶子小貓DIY;(3)包裝盒的改造——簡易收納盒;(4)奶粉盒再利用——奶粉罐燈臺。項目組成員通過調查和搜集資料完成項目前期準備。在前期準備的過程中,還包括演練實物制作、準備講座的PPT、制作宣傳海報、宣傳單等一攬子工作。
經過實踐,我們將各種舊紙箱、飲料瓶、舊衣物以及奶粉罐加上一點設計創想可以變成美化家居環境的各種實用品以及工藝品,使舊物重新煥發生命力。項目組將廢舊物品和家居工藝品結合進行設計,以現代設計的方式挖掘廢舊物品更多的展現形式。通過制作宣傳海報,張貼并通知人們踴躍參加。制作PPT及宣傳單使公眾對我們這一項目更加了解,同時提升了公眾對于這一活動的積極性。最后,整理并總結本項目還需改進之處,以便下次能更好地帶動人們加入,以此來提升社區公眾藝術素養。
本研究先進行前期的制作,運用生活中常見的紙箱、布料、瓶子、鐵罐等來制作一些既美觀又實用的生活工藝品(圖1)。

圖1 制作的實物
為了之后的社區講座,同時又做了海報及宣傳單(圖2、圖3),以此來告知公眾參加此次活動。

圖2 海報設計

圖3 宣傳單設計
(四)實踐環節
1.制定社區策劃方案
首先,考察社區,選擇適合的地點。其次,聯系社區,確定地點。我們最終選擇了常州市的傳媒大廈六層益工場這一地點。之后,將做的海報打印后貼在學校及講座附近的社區門口,在開展活動的地方也張貼。最后,發動朋友圈等工具將這一活動進行推廣,以此來推動這一活動的進行及為之后的工作做準備。
2.展示并現場制作
提前到達展示地點進行準備,為到場聽眾發放宣傳單,使人們提前了解本次講座的內容,激發人們的興趣。開始后,主講人通過PPT演示現場制作實物,能夠讓人們體會生活中的美,發現生活中的毫不起眼的,甚至是要丟棄的物品通過創造能夠讓舊物煥然一新,充滿生活感及創造力。
(1)紙盒書架
A.紙盒書架的構思過程
作品以紙盒的改造為主題。生活中總有多余的紙盒,像牛奶盒、鞋盒等,往往都不知道利用它。書架是做收納之用的一種物品。用紙盒來改造書架既節約了資金,也讓生活充滿了樂趣。
B.紙盒書架講解
在如今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美育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美育的存在不僅是多才多藝的體現,更是擁有著藝術素質的體現。總是有一些東西會使我們感到可惜,那么就廢紙盒這一物品的再創造進行講解。通過PPT的演示逐步講解從準備材料到繪制形狀最后到成品的過程(圖4)。最后,補充一些同樣用紙盒進行改造的物品。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小小的紙盒通過我們的創造和想像可以做成各種既實用又美觀的物品。

圖4 紙盒書架講解
(2)瓶子小貓
A.瓶子小貓的構思過程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老舊的衣物和廢棄的瓶子,但往往我們都不會去想著運用它來改造我們的生活,用完之后就是丟棄。所以,作品以生活中的裝飾品為主題運用了瓶子、廢舊布制作了小貓,可以裝扮居室。
B.瓶子小貓的講解
首先介紹了一些用瓶子和廢舊布進行改造的物品,如零錢包、花瓶、首飾置物架等,以此來引出所要講解的瓶子小貓的制作。之后,通過介紹貓頭、貓身及尾巴的制作過程讓人們體會到改造的方便,及改造完成后的美觀性(圖5)。
(3)簡易收納盒
A.簡易收納盒的構思過程
日常生活我們總是有很多的小物品不知道放在哪里了,東西多了就會顯得雜亂,沒有規律。那么,收納盒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用紙盒制作是考慮到紙盒是每個家庭都會有的物品。
B.簡易收納盒的講解
通過卡紙、廢舊紙、紙盒而做成的收納盒對于我們的生活來講是非常有用的。紙質的選擇也決定了收納盒的美觀性。相較于花錢買的,自己做的顯得更有意義。如圖6,項目組成員對簡易收納盒進行了講解。

圖5 瓶子小貓的講解

圖6 簡易收納盒的講解
(4)奶粉罐燈臺
A.奶粉罐燈臺的構思過程
從價值說來說,世界上所有物質都具有價值。關鍵是合理利用它,使它的價值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這就是科學處理方法。鐵罐是廢舊物中價值較高的一項物品。利用它來創造美,提升美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B.奶粉罐燈臺的講解
鐵制品的廢棄也是生活中的一大類,發現美、體驗美、感受美是生活中的一大樂趣。首先介紹一些用生活中的廢棄鐵罐改造的物品,如椅子、燈臺等。接下來就介紹一下燈臺的制作方法,如圖7,結合PPT和當場成品的展示來帶領人們發現美,提升藝術素養。
經過以上作品的現場PPT的演示與過程的講解,我們發現社區居民對舊物改造充滿興趣。在場的聽眾本以為提升藝術素養離他們很遙遠,通過成員的講解,為他們普及藝術知識,傳授藝術技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們的藝術素養。

圖7 奶粉罐燈臺講解
本項目通過前期的一系列制作成品到后期準備PPT到社區進行講解,以此來提升社區公眾藝術素養。其中,我們不難看出,生活中一些不用的,甚至想要廢棄的物品通過自己的想象和實踐,可以變為充滿美觀性及實用性的新物品。同時,也能夠激發人們的創作熱情,提升對生活的感悟。生活中的舊物進行收集、分類,結合學校所學,以及創新意識,是可以發揮資源再利用的作用的。將那些扔了可惜、留著又占地方的舊物加以改造,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資源,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對于此次項目的意義得出以下幾點:
(一)將舊物加以改造與創新,賦予其新的生命意義,有利于提高參與者的資源回收利用意識提高人們的實踐能力。
(二)在舊物的改造過程中,可以開發人們的思維,增強人們的創新能力。
(三)通過自己身邊所用的廢棄品來改造生活,來發現美。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美,缺乏的只是發現美的眼睛。美育現在也已經步入了潮流,為了跟隨美的腳步,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我們的動手能力及藝術素養,生活中的改造會使生活更加充滿情趣。藝術素質作為一個摸不到的物體,需要人們去感受并體會。增強環保意識和主人公意識,學會承擔社會責任。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項目組對廢舊物品改造家居工藝品的思維認識逐漸立體化,并最終形成一個綜合的架構。通過這樣的主題設計,開發具有情感化與個性化的工藝品,廢舊物品在現代生活中具有了更廣闊的創意空間。
[1]范立娜.紙藝家居工藝品設計的實踐探索[J].美與時代,2014(12).
蘇月嬌,常州工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13視覺傳達設計學生。
陳柏宇,常州工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13視覺傳達設計學生。
常州市第十一屆社會科學研究課題“依托社區文化建設大力提升公眾人文素養研究”。
范立娜(1980-),女,河南洛陽人,碩士研究生,常州工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講師,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