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is Dumlao-Abadilla
“東盟連接”:更強大的區域資本市場
●Doris Dumlao-Abadilla
2015年是東盟的一個轉折點,因為東盟國家將形成一個統一的經濟體——東盟經濟共同體。
在“2015年東盟經濟共同體”或“一個東盟”計劃下,東盟致力于商品、服務、資本和投資的自由流動。
2011年,來自六個東盟國家的七家交易所組成東盟國家交易所。該區域機構的建立與東盟經濟共同體的目標是一致的,其目的在于推動東盟形成一個統一的資產類別。東盟國家交易所的成員包括印度尼西亞證交所、馬來西亞證交所、菲律賓證交所、新加坡證交所、泰國證交所以及越南的兩個交易所。
2012年,東盟交易連接(“東盟連接”)實施,對東盟國家交易所進行了連接。該計劃設想建立一個精簡、高成本效益的交易后程序,為通過“東盟連接”平臺進行跨境交易鋪平道路。3600多家公司在這些交易所上市,包括一些世界上最大、最有活力的公司,涉及銀行和金融、能源、電信、商品和制造等行業。
然而,到目前為止,加入“東盟連接”的還只有三家證券交易所:泰國證券交易所,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和新加坡交易所。印尼證券交易所、菲律賓證券交易所、以及越南的兩個股票市場——河內證券交易所和胡志明證券交易所尚未加入。
就菲律賓證券交易所來說,地方性交易所希望最終成為該跨境連接的一部分,但還不太愿意在此時加入這一區域性交易平臺。
“我認為,我們沒有足夠的產品線來從中受益,我們也沒有那么多的上市公司。如果過早加入,我們將面臨資金外流而非資金流入,”菲律賓證券交易所的一位董事會成員表示。
接下來,菲律賓證券交易所和菲律賓交易系統控股集團的合并將加強資本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
假設菲律賓證券交易所已經做好準備,也并不意味著它就能加入“東盟連接”,因為其企業監管機構——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會還不是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的成員,該組織旨在調節國際各證券及期貨市場。“東盟連接”要求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會成為互認計劃的一部分,使外國證券的在岸交易合法化,反之亦然。畢竟,區域內規則協調一致是先決條件。
但是,加入國際證監會組織并非易事。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會需要經歷一個嚴格的過程。國際證監會組織的主要目標是信息交流,但菲律賓卻是世界上擁有最嚴厲銀行保密法規的國家之一。
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特雷西塔·赫博薩(Teresita Herbosa)認為,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會將很快找到加入國際證監會組織的方法。“我們正在重新申請。”
“一旦他們通過親自視察做出新的報告,就很可能在9月份進行反饋。”赫博薩說。
她還指出,一旦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會加入國際證監會組織,菲律賓證交所就能加入“東盟連接”。假設仍然無法加入,還有B計劃。“我們可以申請放寬要求加入‘東盟連接’。”
“我們需要迎頭趕上。坦率地說,如果投資者看好‘東盟連接’,我們十分愿意對公眾進行投資教育。人們可能會首先關注藍籌股,而他們最熟知的是菲律賓的本土股票,”BPI資本首席運營官雷吉納多·安東尼·卡利亞索(Reginaldo Anthony Cariaso)說。“基于東盟連接所涵蓋的公司數量,投資者將有機會使其投資多樣化。相對于在菲律賓本土進行投資,證券投資組合多樣化是件好事。”他還指出,多樣化將是應對危機和經濟周期的關鍵。
與此同時,進一步的投資教育對“東盟連接”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畢竟,投資者無法選擇其不熟悉的股票進行交易。因此,東盟國家交易所的每個成員都應該著手讓其市場主體參與進來,創造更大的可見度。
東盟國家交易所的目標是創造更多投資東盟的機會,提高成員之間的流動性。另一個關鍵的區域性倡議——“東盟之星”,即東盟表現最優異的180支藍籌股,由六個東盟國家各自最活躍的30支股票組成。它們按可投資性排名,以市值和流動性作為評估標準。
另一方面,“投資東盟”路演活動則向個人投資者推介在東盟七個交易所上市的表現優異的公司。
通過東盟國家交易所網站www. aseanexchanges.org,投資者可以訪問東盟總的市場數據和分析,七個東盟交易所的市場表現,經紀人研究報告,以及東盟指數每周報告。該網站是基于這些“東盟之星”而建立的。
通過推動跨境合作,簡化東盟市場準入程序,創造以東盟為中心的產品,以及實施有針對性的推廣措施,東盟國家交易所計劃做強東盟資本市場,推動東盟成為一個強有力的資產類別。■(編輯/王志凌)(高倩倩編譯自菲律賓《每日詢問報》)(摘自《中國東盟-博覽》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