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煌
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
文/楊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這就要求全黨必須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增強憂患意識,切實把意識形態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做細做實做好工作,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
意識形態,作為立足于一定社會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這一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直接相聯系的觀念、觀點、概念的總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學藝術、宗教、哲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等意識形式,是社會的重要精神內容和靈魂,為社會前進提供精神引領,為社會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提供合法性辯護,為社會成員提供精神的凝聚力量。意識形態歸根結底決定于經濟基礎,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每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都是占社會統治地位階級的意識形態。當代世界主要有兩種意識形態:即社會主義性質的工人階級的意識形態和資本主義性質的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代表了以工人階級為主體的最廣大人民的利益,體現了科學性和階級性的統一,代表了社會歷史前進的方向;而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代表了以資產階級為代表的少數剝削者的利益,體現了階級的狹隘性,正在逐漸失去其歷史合理性,遲早會被歷史所淘汰。這是歷史的大勢。
意識形態工作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就是靠“槍桿子”和“筆桿子”鬧革命,用“筆桿子”的精神力量激發了人民群眾的革命熱情,讓革命的“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用輿論的力量,激發起革命和建設的熱情,動員工農的力量積極投入火熱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中;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解放思想先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引領時代前行。我們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成就的一條基本經驗,就是用好意識形態工作這一政治優勢。進入新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在牢牢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識形態工作。
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是順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我們必須倍加珍惜。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創造了中國奇跡,我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4年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GDP進入1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巨大的優越性和蓬勃的生命力,社會主義中國以嶄新的姿態巍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但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社會主義仍然處在資本主義的汪洋大海中,“西強我弱”的局面依然沒有改變,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我國的圖謀花樣不斷翻新,“顏色革命”的陰謀時刻在我們周邊徘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價值、制度安全時刻面臨著挑戰。所以,我們需要筑牢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堤防,防止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朝著什么目標前進的根本問題上出現偏差,犯顛覆性錯誤。
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鞏固人民政權的現實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政治動蕩、政權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但思想演化是個長期過程。思想防線被攻破了,其他防線就很難守住”。蘇東劇變的教訓告訴我們,放棄意識形態陣地,失去政權是遲早的事情。鞏固黨的執政基礎,鞏固思想基礎是關鍵。形勢越復雜、任務越艱巨,就越需要加強意識形態工作。
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也是應對我國意識形態現狀的迫切需要。當前,總體來講,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穩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思想基礎日益夯實,主流思想輿論發揮著主導作用,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意識形態形勢與黨和國家整體形勢向好。但另一方面,意識形態領域的復雜局面依然突出。從國際上看,世界政治經濟秩序正在大變革大調整,思想文化領域交流交融交鋒頻繁、斗爭深刻復雜,尤其是西方把中國崛起視為對其價值觀和制度模式的挑戰,加緊通過互聯網等各種渠道進行滲透分化。從國內看,隨著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和對外開放不斷擴大,我國的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呈現出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價值觀的主導作用。具體來講,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圖謀威脅我國意識形態安全,“顏色革命”的危險現實存在;西方新自由主義、“普世價值”、社會民主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各種社會思潮影響沖擊著馬克思主義的權威,威脅著我國主流意識形態認同;西方的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消費主義等價值觀,銷蝕著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蘇東劇變后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于低潮,有人認為蘇東劇變是社會主義的失敗,是馬克思主義的過時,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外部環境惡化;互聯網已經成為今天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網絡輿論場形成了強大的負面的黑色、灰色區域,西方利用發達的網絡技術手段和強勢的文化輸出對我國意識形態構成很大挑戰。嚴峻的現實,需要我們切實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牢牢占領意識形態陣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宣傳思想工作的環境、對象、范圍、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務沒有變,也不能變。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兩個鞏固”明確了意識形態工作的根本任務,我們要解放思想、大膽探索、積極作為,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
要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就要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聚思想共識。旗幟指引方向,思想凝聚人心。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是引導中國社會前進的精神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國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凝聚社會、團結人民的強大思想基礎。要堅定不移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聚思想共識,堅持不懈抓好思想理論武裝,增強干部群眾對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自信和認同。當前首要的任務就是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引向深入,要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真正用黨的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要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就要以話語權贏得主動權,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實踐證明,我國走出來一條不同于西方國家的成功發展道路,形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國家的成功制度體系。但西方有些人低估或不承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活力和潛能,甚至認為中國的成功是西方“普世價值”的成功。國內一些人也有意或無意地跟風,對我國發生的事情自覺不自覺地以西方意識形態和制度模式為標準來評判。中國的實踐中國人最有發言權。我們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構建起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具有強大吸引力、說服力、凝聚力的話語體系,形成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中國論述”,鞏固黨和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贏得意識形態斗爭的主動權。
要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必須旗幟鮮明,敢于亮劍。馬克思主義是在各種思潮碰撞中展現力量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在輿論斗爭中贏得群眾的。堅持重在建設、加強正面引導的同時,在事關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輿論斗爭,旗幟鮮明地批駁各種錯誤思潮,對一些人極力宣揚的所謂“普世價值”“憲政民主”、新自由主義、社會民主主義、歷史虛無主義以及質疑改革開放的錯誤言論,對那些惡意攻擊黨的領導、攻擊社會主義制度、歪曲黨史國史、造謠生事的言論,都要拿起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武器予以堅決批駁,以弘揚清風正氣。
要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就要有陣地意識,管好用好陣地。互聯網已經成為今天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對于網絡亂象要敢管、善管,依法管理,同時要用好互聯網這一新技術平臺,借助新的技術載體、新的傳播渠道和新的言論空間,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傳播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報紙、雜志、電視及新媒體是意識形態的重要陣地,要牢牢掌握在對黨、對人民、對國家忠誠的人手 中,要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高校是培養人的重要渠道,也是意識形態的前沿陣地,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占領陣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武裝師生頭腦,要培養社會主義新人而不是資本主義的徒子徒孫。
要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就必須認真落實黨委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體責任。各級黨委要切實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把意識形態工作抓起來。要建立黨委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通過督察考核、監督評議等,把黨管意識形態原則落到實處,把各級黨委的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落實到位。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要旗幟鮮明地站到意識形態工作第一線,帶頭抓意識形態工作,帶頭閱看本地區本部門主要媒體的內容,帶頭把住本地區本部門媒體的導向,帶頭批評錯誤觀點和錯誤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