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建業
愛國與賣國
文/楊建業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距今已有七十年了?;仡櫮菆鰵鈮焉胶拥姆辞致詰馉?,人們在無比敬仰和緬懷當年為國捐軀的無數愛國志士的同時,也對那些早已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賣國敗類們更加憎惡和不齒。
每當寇深禍亟的國家存亡之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可歌可泣的英雄,同時也不乏投敵附逆的敗類。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這本不奇怪。但中國情況之特別就在于,在不斷涌現出許多大義凜然的民族英雄的同時,所滋生的茍且偷安殘害自己同胞的民族敗類數量也相當可觀??箲鸪跗?,國民黨的二號人物汪精衛就率20多名中央委員和50多名將官投日,還以降敵的國民黨軍為基礎建立起數量最多時達一百幾十萬的偽軍。偽軍數量甚至超過侵華的日軍。據說中國還是二戰期間唯一一個偽軍數量超過侵略軍數量的國家;二戰三大傀儡人物,其中兩個——溥儀和汪精衛,就在中國。許多威震敵酋的抗日英雄,如東北抗聯領導人楊靖宇將軍和指揮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的謝晉元將軍,當年犧牲時無不怒目蒼天、抱恨而終。因為他們沒有死在戰場,卻死在了內賊之手。因此,中華民族的近代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歷史。這個斗爭至今仍未有窮期。就在抗戰勝利和臺灣回歸祖國七十周年之際,有“臺北市長”柯文哲,竟不許臺灣民眾在中山堂舉辦紀念活動:“為什么強調臺灣抗日?不可以提抗日烈士!”“為什么要慶祝勝利?不要有勝利的感覺!”“要寫臺灣人戰敗的心情,不講臺灣光復!”還有深綠電視主持人鄭弘儀,居然說什么“當時的中國軍隊打的是包括臺灣在內的日本,與我爸爸為敵……”“我爸爸是讀日本小學,我爸爸是當日本海軍”,(《參考消息》2015年7月 10日)這伙民族敗類公然認賊作父,以坐穩了亡國奴為榮。更有:“臺獨”教父之稱的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居然在訪日期間的演講中宣稱“釣魚島是日本的,不是臺灣的”賣國言論,引起兩岸民眾和學者的一片嘩然,齊聲譴責。(《參考消息》2015年7月27日)這伙蟊賊,每當臺灣地區領導人和大陸走得近點,就被抹紅抹黑,說成是“親共賣臺”,但對于李登輝之流公然媚日的漢奸言論,就不提賣國、賣臺二字了??梢娫谥袊?,賣國賊和漢奸不只是在充滿了民族危機的戰時才有,即使是和平年代經濟繁榮時期,也不鮮見。我還注意到,在我們大陸這邊,對于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一些所謂的自由主義精英們,也都耐人尋味地靜默得出奇。
中國為什么從來不乏漢奸?當然有其深厚的社會文化和思想基礎。如果說七十多年前的往昔,是因為長期的封建宗法思想導致重家庭輕民族的惡習而缺乏民族國家的概念,因此可以有血緣親緣認同、鄉土認同甚至黨派認同,唯獨缺乏民族國家認同的話,那么,今天在某些人那里出現的賣國情結,則與這些人長期深度的媚外心態有關。近年來,一些人打著普世價值的旗幟,認為個人主義高于一切,可以超越國家民族的利益,因此,只知謀求個人私利而不講民族大義,如臺灣的一些哈日族和“臺獨”分子就是如此;更有些人毫無民族自信和思想自信,只是一味地妄自菲薄,以西人是非為是非。以至于當自己的國家民族利益和他所崇拜的西方世界發生嚴重沖突時,就一切以西人的價值導向為自己人生的坐標了。因此,這種人只有利益認同、價值觀認同,唯獨缺少的就是對自己國家的認同,民族認同。和平時期,也許只是潛意識里有些文化漢奸思想的傾向,而一旦到了關乎民族危亡的戰時,就很難說不會成為汪精衛第二,周作人第二了。因此,愛國與賣國,在中國,即便是在和平時期,也將是一個長時期繞不開的話題。
七十年前那場波瀾壯闊的抗日戰爭是偉大的。偉大就偉大在,她極大地提升了我們民族的凝聚力,重塑了我們的民族精神??涨案邼q的愛國主義精神,使得整個中華民族浴火重生,改變了長期處于內部分裂“一盤散沙”之局面。中國人民在長達14年的艱苦抗戰中,以殲滅日軍130余萬人,偽軍118萬人,并在戰爭結束時,接受投降日軍128萬余人,投降偽軍146萬人的驕人戰績,勝利完成了其所擔負的東方反法西斯主戰場上的任務,從而贏得了盟國、友軍領導人的尊重,從此躋身于世界大國之列。當年的美國總統特使卡爾遜在給其總統的信中這樣寫道:“我簡直難以相信,中國人民在這樣危急的時刻是那樣齊心協力。就我在中國將近十年的觀察,我從未見過中國人像今天這樣團結,為共同的事業奮斗?!保ㄞD引自《參考消息》2015年5月15日)今天,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我們仍然要秉持當年抗戰所形成的萬眾一心的民族精神,兩岸攜手,共圓我們的“中國夢”。需要指出的是,今天的中國,盡管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綜合國力之強大早已非昔日可比,但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使得我們這個國家仍不乏許多內憂外患和難以預測的變數。因此,就讓我們借著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之際,不斷加強歷史教育,高舉愛國主義的大旗,為實現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再次喊出新時代“堅持抗戰,堅持團結,反對摩擦,反對投降” 的最強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