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昊 鄭 薇
江鈴集團: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高 昊 鄭 薇

作為榮獲江西省首屆“省長質量獎”的企業,質量領先的戰略鑄就了江鈴集團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68年前,贛江之濱,南昌汽車保養廠(江鈴汽車集團公司前身,以下簡稱“江鈴集團”)正式建廠。江鈴集團,它猶如一顆新星,在贛鄱大地上冉冉升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68年后,這顆當年的新星已經綻放出了無限光芒,照耀祖國大地,無限榮光。2014年,江鈴集團實現整車銷售32.0092萬輛,實現營業收入503億元,在全國商用車市場的占有率達到6.83%,排名全國第五。未來,這顆當年的新星將在質量、創新、新能源等方面持續發光發熱。
對于品牌而言,最基本的文化根基是產品的質量,沒有一個基本質量保障的產品,其品牌的根基也不會牢固。
江鈴汽車以“生產和銷售具有行業最佳顧客滿意度的世界級產品”為己任,立志成為一流的汽車制造商,通過多年在質量領域的不懈努力,其產品質量連續大幅提升,各項質量指標顯示全順系列和江鈴系列兩大品牌已遠超國內競爭對手,實現了行業領先地位。
從2002年開始,江鈴開始導入福特精益生產體系和產品質量管理體系。2008年后開始導入福特全球質量提升流程,實現了江鈴、福特生產質量資源數據共享,顧客的抱怨和維修數據通過IT系統共享平臺,快速在福特和江鈴進行傳遞,跨職能的專業團隊獲得準確的數據和信息進行改善和提升活動。
為了滿足顧客日益嚴格的質量要求,根據江鈴董事會的戰略決策,近兩年,江鈴管理層在質量指標已經遙遙領先競爭對手的情況下,仍然制定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質量戰略目標,就是內外部質量指標每年都要顯著提升,以實現質量的跨越式發展。這個質量戰略的制定,為江鈴上下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質量提升氛圍,為全體員工確定了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
“讓顧客滿意”是江鈴的質量目標。為了讓顧客以合理的價格享受最優質的產品,江鈴立足于技術進步、管理創新、以國際化的高品質標準要求自己,提供適應市場需求的特色產品。全順商用車連續多年榮獲福特全球質量滿意金獎,根據權威的第三方調查機構對汽車用戶滿意度調查結果,全順汽車成為中國商用車細分市場顧客滿意度最高的產品。憑借四大系列車型三包千臺故障數、三包返修費用連年大幅下降等優異質量表現,江鈴汽車以超高性價比產品贏得了新老顧客的持續青睞,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同,江鈴股份公司還在2014年榮獲江西省首屆“省長質量獎”,質量領先的戰略鑄就了江鈴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江鈴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邱天高和福特汽車亞太區總裁蕭達偉共賀江鈴與福特合作二十周年

時值江鈴汽車與福特汽車攜手二十周年之際,福特兩款乘用車家族新成員于4月20日在上海國際車展江鈴展臺登場亮相
江鈴把持續的技術創新作為打造品牌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支撐。數據顯示,江鈴每年用于科技開發經費投入的比例在銷售收入中穩步提升,而新品銷售收入比重逐年提高。經過對國內外優勢資源的創新整合,江鈴得以利用全球最強大的整車車身、內燃機技術等設計資源,開發出技術水平、性能上更為優越的新產品。
汽車產品的核心在于研發。作為江鈴核心的產品開發技術中心,早在2006年就被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單位聯合認定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它承擔汽車產品、發動機產品的設計開發以及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研究,擁有眾多的汽車工程專家、專業技術人員和項目管理人員。
江鈴汽車股份公司第一執行副總裁熊春英介紹說,汽車新產品問世需要一段周期,而這個周期行規基本保持在2年一小改,3~4年一大改,全新乘用車車型的換代周期一般是5~6年,商用車時間更長,往往需8~10年。江鈴自1997年第一款全順上市,2008年全順的換代產品新世代全順上市,其性能已經完全覆蓋了一般商用車的開發理念,不僅延續了全順車一貫的省油耐用安全,同時,它更加注重駕駛員的操控穩定性和乘客的乘坐舒適性,對于中國客戶的特殊要求和適應性。一個產品推向市場要成功,一定要經過嚴謹的開發設計流程和苛刻的試驗驗證。為的就是讓江鈴產品經得起市場及消費者的考驗和推敲。
業內人士指出,如今許多汽車廠商都有跟風的趨勢,什么車好賣就賣什么車,從研發到生產還不到兩年就匆忙上市,在經過短暫的市場銷售后,新車很快就面臨衰退期,這是完全不符合市場規律的。
而江鈴抓住市場中樞,充分滿足不同顧客群的消費需求,不斷開創節能、實用、環保汽車產品的新典范。暢銷中國十幾年的江鈴輕型卡車延續著市場優勢,去年銷售一舉突破10萬輛,成為國內輕卡市場份額增長最快的品牌,進入了細分市場前三甲,而在輕客細分市場中,全順排名第一;皮卡細分市場中,江鈴皮卡排名第二。根據中國市場需求陸續開發的全順救護車、計劃生育車、物流車、防彈運鈔車等,憑借多功能配置和個性化訂單生產的強大優勢,江鈴專用車的改裝開發生產能力和銷量排名全國第一。而新馭勝S350則憑借著卓越的性能和靚麗的外觀,贏得了大批SUV消費者。

2014年11月20日,2014廣州國際車展火爆拉開帷幕。江鈴福特 suv的厚積薄發成為車展重頭戲
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十二五”(2011-2015年)確定的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相關政策日益完善之際,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了各大車企未來戰略布局的重點。有業內人士預計,在一系列政策利好的強力推動下,新能源汽車將破局“推而不廣”,加速沖擊2015年累計達到50萬輛產銷量的產業化“臨界點”。而在近期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將突破7萬輛。
形勢驅動下,江鈴集團旗下子公司晶馬公司加快綠色轉型,緊跟未來消費趨勢,將目光轉向新能源板塊,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跨越式發展。
2014年初,晶馬公司成立新能源汽車技術中心,根據企業總體的發展戰略,將傳統車的解決方案和跨界技術相結合,確立了兩大發展路線:一個是純電動客車,另一個則是LNG天然氣公交。
去年5月,晶馬公司新能源電動汽車樣車出爐。該車將傳統的柴油動力系統轉變為直流電機驅動系統,能源利用率由原來的30%左右提升到80%以上。一次充電完成后,行駛里程最長可達150公里,時速高達80公里/小時,適用于定點范圍內行駛。
8月中旬,天然氣公交項目緊跟其后,完成了首臺7.3m燃氣公交樣車試制工作,項目在新開發前后圍車身件的基礎上,借用車橋與車架方面的優勢社會資源,采用彎大梁結構,前門與中門均使用二級踏步,更好地滿足乘客要求。同時,項目采用的液化天然氣(LNG)燃氣動力,一次充滿燃氣后續駛里程最長可達500公里,燃氣費用與傳統的燃油費用相比可節省1/3左右。
今年3月初,江鈴集團迎來了首批新能源乘用車E100。據了解,E100所要進行的第一步檢測就是平穩度檢測,通過前傾角與后傾角的數值顯示是否達到了標準,在身后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當所有的數值都變為綠色時,就表示已經符合標準。
在通過檢測線的實時檢測之后,每輛乘用車還要經過實地運行的考驗。坐進E100的車內,當車輛運行時速為40碼時,整個過程非常平穩,當車速最高可到80碼時,車輛同樣也可以保持這樣的一個平穩度。
據悉,新能源乘用車的充電裝置就相當于傳統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而充電裝置的好壞將決定整個電動汽車的充電性能和續航里程。
江鈴集團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單豐武表示,江鈴新能源車集成國內電池資源,加上自己的控制系統完成了電池箱的控制,這是最關鍵的部件。另外,公司研發了自己成熟的整車控制器,實現對整車完美的控制,讓顧客體會到電動車性能的同時,也能更好保證車輛安全和經濟性。
據了解,江鈴集團對新能源的研發已有五六年的時間,但一直沒有找到較好的突破口。自2014年我國開始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以來,出臺了一系列優惠補助政策后,江鈴集團開始借助昌北基地重新啟動加快進軍新能源領域,并于去年12月底在組建了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公司。
目前,50輛新能源乘用車E100已經完成最后的調試維修,優化完善后將進行大批量生產,并逐步向中高端市場邁進。
千里“江鈴”節節高,期待江鈴集團這艘汽車航母在未來乘風破浪、筑夢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