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敖
小米“黨委書記”誕生記
李微敖
2015年6月底,42歲的劉德有了個新頭銜。他是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小米公司)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現在是中國共產黨小米公司委員會首任黨委書記。小米是一家近年來迅速崛起、估值超過450億美元的中國民營科技公司。
事實上,民營公司里建立黨委,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末期,而黨總支、黨支部等其他形式的黨組織成立時間,則要更早。
2015年7月,中共中央組織部發布的《2014年中國共產黨黨內統計公報》披露,截至2014年年底,中國內地297.3萬個非公有制企業中,有157.9萬個已建立黨組織,占非公有制企業總數的53.1%。

中國共產黨小米公司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現場
小米公司創建于2010年3月,因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成功,近兩年名聲大噪,成為“現象級”的明星公司。目前,該公司擁有員工超過8000人,黨員104人。
小米公司表示,2014年4月,其已成立了中共小米公司黨支部。此番小米公司黨委的成立大會于2015年6月19日舉行。與會者,除了小米公司的黨員員工,非黨員的公司高管,還有多位來自中共北京市委、海淀區委以及中關村海淀科技園的黨務系統官員。
據小米公司介紹,“北京市委組織部、市委社會工委和海淀區委,對于小米公司的黨建工作給予了極大的關心,前期也給予了很多的幫助和指導”。這是他們成立黨委的重要原因。
來自北京市委組織部的消息也顯示,小米公司黨委的成立,是由上述幾個部門“聯合推動”的,這是“為了適應(小米)公司經濟規模和黨員隊伍擴大的新形勢”。
在成立黨委組織的黨內法規上,可資參照的是《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這部條例規定:機關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成立黨的支部,即黨支部;機關黨員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設立黨的總支部委員會,即黨總支;機關黨員100人以上的,設立黨的基層委員會,即黨委。
放眼全國,在民營企業,乃至港資、臺資、外資等非公有制企業里,建立黨委的舉動其實早已有之。
1998年,浙江的傳化集團成立了公司黨委,這是目前公開所見最早的中國民營企業黨委之一。黨總支、黨支部等黨組織的成立則更早,如另一家知名私企——江蘇的蘇寧集團負責人表示,早在1993年,蘇寧就有了自己的黨支部。
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非公有制企業,成立黨組織,在政策和法理層面上,均能找到各自的依據。

42歲的劉德是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小米公司)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現在是中國共產黨小米公司委員會首任黨委書記
1992年,黨的“十四大”對黨章進行修改,將原有的“工廠、商店、學校、機關、街道、合作社、農場、鄉、鎮、村、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改為了“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
2002年,黨的“十六大”修改后的黨章里,首次提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黨的基層組織”的表述。
公司法在2005年的修訂中,增設了條款,“在公司中,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的規定,設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公司應當為黨組織的活動提供必要條件”。
浙江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董事長介紹,他們公司黨委的成立,就是在2005年前后,“上級黨委組織部專門下文,要求公司成立黨組織。據我所知,當時在我們周邊,上規模的民營企業,都接到了這樣的通知”。
到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里,還著重提出,要“加大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力度”。
隨后,包括黨的組織系統、工商聯系統以及政府部門里的工商管理局系統,紛紛響應這一要求。
2013年,在“全國工商系統推進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就要求各級工商機關,采取單獨建、聯合建、依托建、掛靠建等多種形式,在非公有制企業中抓緊建立黨的組織,大力推進黨的組織“全覆蓋”、黨的工作“全覆蓋”。
2015年6月19日,在小米公司黨委成立大會上,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劉德,成為首任黨委書記。
小米公司介紹,生于1973年的劉德,早在1994年,即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的書記之職,是由小米公司黨委籌備組提名,然后通過選舉方式產生。當天,小米公司48名具有選舉權的正式黨員參加了投票,劉德得票48票。
小米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并不是中共黨員,也沒有加入其他黨派。據了解,在民營企業的黨委里,無論企業“一把手”是否黨員,黨委(黨總支、黨支部)書記一職,大多是由公司內部的高層或中高層出任。
但也有例外,蘇寧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民營企業黨組織,截至2015年6月底,共有黨員10147人,但集團的黨委書記,卻是一位“外來戶”。
2002年10月,原本是南京市政府部門干部的吳承慶,被南京市委組織部派到蘇寧集團從事黨建工作。2004年1月,中共蘇寧黨總支正式升格為蘇寧黨委,吳承慶出任黨委書記。
蘇寧集團表示,由于蘇寧集團黨委是由江蘇省委組織部和南京市委組織部、南京市鼓樓區委組織部多重管理的單位,因此,蘇寧集團黨委書記、副書記的提名,由蘇寧集團企業領導層和上述組織部的領導協商后提名,然后通過差額選舉方式產生。
2011年,在蘇寧集團黨委的換屆選舉中,吳承慶成功連任黨委書記。按照黨章規定,書記、副書記任期為5年,可以連任。

民營企業黨委成立之后,有無專職黨務工作人員,工作和活動經費又如何解決?
小米公司表示,他們“暫無專職黨務工作人員”,而經費問題,還在開會討論中。
《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是:以“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學科核心素養為宗旨,內容聚焦大概念,教學過程重實踐,關注學生主動參與,關注學生實踐,動手結合動腦。教師圍繞著生物學大概念來組織并開展教學活動,通過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基于學生動手活動或對資料的分析及探究,將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遷移應用,有利于促進學生對生物學概念的建立、和應用理解。
蘇寧集團則介紹,蘇寧黨委現在有4位專職黨務工作人員,日常工作經費主要由企業來出;一年預算500萬元。該集團內部人士還坦言,蘇寧對黨委書記吳承慶也給予優待,他享受公司副總級的待遇。
在創維集團,新任集團黨委書記楊孝駿表示,創維黨委有6位工作人員,人員及日常工作經費,也是企業出,一年約200萬元。楊孝駿的另外一個職務是創維集團中國區域營銷總部的執行副總經理。
前述提到的浙江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董事長還介紹,為鼓勵民營企業建立黨組織,并設置專門的黨務工作者,當地上級黨委,曾經給他們下撥過工作經費,“相當于一個專門黨務工作者一年的工資,但也就是第一年下撥過”。
民營企業黨組織成立之后,有一項職能,是收取黨員員工的黨費。受訪的幾家企業介紹,這些收取的黨費,均上繳上級黨委,如蘇寧集團的黨費,就交由中共南京市鼓樓區委組織部。
小米公司黨委成立后,其主要職責和作用何在?該公司的回答比較籠統,其稱,小米“將公司戰略與黨的理論緊密結合,將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切實貫徹到企業決策中,引領企業健康發展,多渠道促進企業更好地為國家建設服務,發揮社會價值”。
上文提到的浙江一創業板上市公司董事長表示,“我覺得企業里黨委的作用,還是虛的比較多,實的少。形式大于內容。搞好經營,為股東、為員工創造更多的利潤,這才是企業的主業所在。當然,如果公司老板、‘一把手’重視黨建,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蘇寧集團黨委書記吳承慶則認為,黨組織在該公司的作用非常明顯,其最典型的表現之一就是蘇寧的“黨員先鋒隊”。
他舉例說,在蘇寧新開連鎖店時,“黨員先鋒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裝修、柜臺搬運、各種布置,黨員都是加班加點做的”。
吳承慶本人非常驕傲的是,因為蘇寧黨建工作表現出色,他已被習近平總書記兩次接見。受訪的創維集團黨委書記楊孝駿,在肯定黨委對于民營企業的作用的同時,還提到當前面臨的一大困難,“以前我們每年發展的新黨員有20~30人,但這兩年,上級黨委分配給我們的名額,每年只有2個了。好多預備黨員,尤其是新招的大學生是預備黨員的,可能很多年都沒法轉正了,怎么辦?”
蘇寧集團黨委提到,該公司2014年發展新黨員29名,2015年上半年發展新黨員12人。
“十八大”之后,中共中央對發展新黨員,提出了“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要求。2013年,全國共發展黨員240.8萬名,較上年減少82.5萬名,為過去十年來首次下降。2014年,這一數據進一步下降到了205.7萬名。
2015年6月30日,《人民日報》刊發的署名“黨建平”的評論文章則稱,當前基層黨建工作,“仍然存在非公有制企業黨員占比偏低、流動黨員管理難題依然突出、新興領域黨組織覆蓋仍較困難”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