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2015-11-30/ 第06版面/關注中國 【 大中小 】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11月29日文章,原題:當中國和西方人相愛,文化差異褪色 埃文斯在遇到任勝男(音)之前從未和中國人說過話。他們認識后的6個月需要靠翻譯軟件交流。不過,雖然他們彼此喜歡在一起,任對到底可以多隨意有些困惑。“在西方,人們先成為朋友,不必對兩人關系做任何承諾,直到你確信喜歡對方。”任說,“但在中國,你得先確立戀愛關系,然后再了解對方。和埃文斯相處,中國方式不管用。開始相處時有些困難。”
不過,久而久之,他們之間的背景差異不再那么重要。“如果你喜歡這個人,如果這個人真的很不錯,你也的確想確立關系,文化差異就像你身上穿的外套,脫去之后就會露出本真的自我。”任說。
這對夫妻的經歷與一項研究相吻合。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戀愛關系標準相近對一對夫妻的幸福感來說比來自同一文化更重要。研究人員采訪了120對夫婦,1/4是西方夫婦,1/4是中國夫婦,其余是中西結合的。他們發現,來自不同文化的夫妻有相似的婚戀標準,這種標準介于中國人強調的家庭觀念和西方人注重的夫妻關系之間。
昆士蘭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吉姆·哈爾福德表示,一般找中國人為伴侶的西方人尊重中國文化和行為標準。同樣,選擇西方人托付終身的中國人喜歡西方文化。因此,對任的父母來說,女兒未經他們同意就結婚生子,這是個不小的挑戰。任說:“我媽說服了我爸,‘你得相信女兒,她有自己的判斷’。”埃文斯和任回中國時,發現親戚對孩子更感興趣。他現在希望岳父母比自己父母對孩子更上心。▲(作者科西馬·馬里納,傳文譯)
環球時報2015-11-30